刘艳红;魏晓兰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驰;肖玲;刘涛;刘密;张国山;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所记载的方子为经方.《伤寒杂病论》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病位有准确的描述,经方中的泽泻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均可治疗眩晕;另外病机相同时也可以异病同治,文中所举案例的病机与葛根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方证的病机一致,即可应用.文章通过临床验案进行分析.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顶岗实践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学校必然趋势.文章针对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青年教师去医院进行顶岗实践,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教师提供建议,积极应对顶岗实践.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关爱与理解.本文针对现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就临床工作中对医学生关于传染病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高校教育及医院临床教学提供作为参考,望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进程.
作者:江明洁;贺劲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是为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临床研究表明:心内科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30%,心脏神经官能症占绝大多数.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心脏功能性不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文献较多,涉及的方剂种类广泛,但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报道较少.以脏腑、八纲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按照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分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选方用药.
作者:包宇;杨涵;王潇凡;王恒涛;杨丽萍;李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常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筛查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高危儿筛查法,对比2组筛查准确率,并分析新生儿筛查异常情况.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1.67% (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 (45/60).55例异常病例中,视觉障碍占据较大比例,为36.36% (20/55),其次为听觉障碍,为32.73% (18/55),智力发育障碍占据比例少,为3.63% (2/55),P< 0.05.结论 儿童保健门诊采用高危儿筛查法可提升筛查效率,提高筛查准确率,便于临床尽早对该病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中医情志护理改善PICU患儿家属心理的作用,并评价和分析其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PICU患儿的家属68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的家属采用常规的探视和询问模式,研究组患儿的家属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情志护理,由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解.对比2组患者家属产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心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从治疗效果方面看,研究组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PICU患儿的家属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等消极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家属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积极心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内分泌专科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痹法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骨密度变化情况、疼痛强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 (P< 0.05);2组治疗后骨密度较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通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杨月;林家坤;林俊;姚晓文;易健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和急支糖浆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6mL/ (kg·d)),急支糖浆组给予急支糖浆口服液(3 mL/d),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5,10 g/(kg·d)),连续14d.酶联免疫法(Enzyme h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匀浆中IL-4,IL-12,INF-γ含量.结果 模型组肺匀浆中INF-γ、IL-4和IL-1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IL-4和IL-12均显著减少(P<0.01,P<0.05).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INF-γ表达,模型组INF-γ表达显著强于正常组.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中INF-γ表达较模型组减弱.结论 爱罗咳喘宁对COPD干预有效,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弱INF-γ,IL-4和IL-12的合成与分泌而抑制COPD炎症过程.
作者:王祎;陈婷婷;倪普;朱一鸣;黄华;冯宜飞;冯奕鹏;尚立芝;张红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根据铁涛班“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湿疹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按照湿疹章节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对教学方法、人员配置、教学内容、教学各个步骤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采用床边教学方式,实施理论和临床“一体化”教学,学生直接在临床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深入基层多实践,早进临床早临证,了解诊治疾病需要掌握的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重点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作者:肖红丽;眭道顺;李东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nglient ZORBAXSB-C18,5μm,4.6×150 m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在-0.0250~0.37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方法平均回收率99.5%,甘草次酸在0.0265~0.3975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98.8%.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胃康灵胶囊中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龙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前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CG)是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早期胃癌的预后良好甚至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高,可达到90%以上,然而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于10%.由于胃癌的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胃癌,因此大规模的筛查早期胃癌至关重要.本文就初步筛查早期胃癌的指标作一综述.
作者:席小霞;刘进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雷火灸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效果.方法 将145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使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并予西药注射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雷火灸中医技术操作治疗,分别在治疗后3d、7d使用疼痛VAS评分法及Barthel评定对比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火灸法改善气虚血瘀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汤娜;班颖;宋钝;杨荔芳;杨玉婷;王鶄;金潼;王志楠;曹柏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共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红细胞计数(RB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纤维蛋白原(Fb)、血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24 h UP、尿ACR、尿RBC、血Fb降低(P<0.01),血AT-Ⅲ升高(P<0.05),尿FDP降低(P<0.05);对照组24 h UP降低(P<0.01),尿ACR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尿RBC、血Fb、尿FDP均降低(P<0.05),血AT-Ⅲ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能降低24h UP、尿ACR、尿RBC、尿FDP和血Fb水平,升高血AT-Ⅲ活性.
作者:汪明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8例本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临床分4种证型(风热客目型、肝胆火炽型、湿热犯目型、阴虚夹风型)给予中药煎剂煎服,每日1剂,同时滴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44例44眼,治愈率为91.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优于对照组(x2=7.730,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能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新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硕士研究生开展医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近几年的细胞培养教学情况,全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模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能力为基本落脚点,展开对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为建设高端中医类科研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柴艺汇;高洁;吴大梅;李静;管连城;李文;秦忠;陈云志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90例患者,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辨证治疗,疗程30 d,评价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失眠疗效、睡眠质量(pSQI)指标,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88.8%,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疗程结束(30 d)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PSQI总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温心阳养肝血法(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并失眠症总体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勋善;余天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开展实践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训练项目的设计运用,拟培养学生文献搜集及利用能力、知识整合及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分工协作能力的训练,强化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与思维体系的构建培养,使学生在中医入门阶段形成对中医学的系统、科学认识,树立良好中医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梁润英;刘文礼;田艳霞;郭风鹏;徐江雁;李贞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癌痛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肿瘤的进一步治疗,故有效的镇痛治疗十分重要.单纯运用阿片类药物止痛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但若联合中药治疗不仅能更好地控制癌痛,且中药能很好地解决诸如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者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达到无痛生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马超;阎丽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矿物药石膏和方解石由于性状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石膏和方解石,它们主要成分是相同的,但是文献和《药典》对它们功效描述却有一定的差异,临床应用也不相同,这些问题在实际应用时易引起混淆.本文根据实际验收经验,参考文献,结合标本馆收藏标本,对上述几种矿物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卢红委;张付轩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