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忠;彭长华;彭明军;郑立国;张险峰;袁方玉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谷胱甘肽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R)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和辛烷磺酸钠混合溶液∶乙腈=96∶4;流速1.00 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本方法检出限为0.125 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2%~103.0%之间,RSD在1.27%~3.17%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爱月;解魁;李发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目前由于含氯消毒剂经济、可靠、使用方便,所以目前国内使用含氯消毒剂是主流消毒方法.但氯能与水中有机物质反应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如三氯甲烷、氯乙酸等副产物.因而游离余氯的测定是水质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其现场的测定方法为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但此法对于pH>7的水样现场操作中较麻烦.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改变显色剂中的盐酸浓度,在现场使用方便,结果可靠.
作者:张家树;张大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出口化妆品的卫生质量,防止不合格化妆品出口.同时通过对化妆品不合格原因分析,指导企业改善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卫生质量.方法:按GB7918-87《化妆品卫生标准》进行微生物检测,按《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合格评定,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产品不合格原因.结果:共检测化妆品1 189份,检出不合格样品41份,不合格率为3.40%.不合格原因为细菌总数超标(41份),或同时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19份),或同时检出粪大肠菌群(2份),但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拟从汕头口岸出口的化妆品卫生质量总体是好的,只有少部分受污染.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原料不洁或生产储存过程卫生控制不良.因此,应重视对化妆品原料卫生把关,加强对化妆品的生产和储藏过程的卫生控制.
作者:马少玲;陈冠武;许如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定奶制品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日常检验数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本室奶制品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以对数值的平均数表示时,logx=log(x)±0.017.结论:利用日常检验数据评定奶制品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是可行的.
作者:许如苏;马少玲;陈冠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初步了解台州市区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污染状况和血清型别,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台州市区25家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30份,经酸处理,以GVPC、BCYE、血平板进行菌落筛选,并应用生化反应、PCR鉴定,后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30份冷却塔水军团菌检出率达56.67%(17/30),其中酒店、办公楼、医院、商场的阳性率分别为68.75%、50.00%、42.86%、33.33%.17份水样中分离到25株军团菌,嗜肺军团菌占80.00%(20/25),博杰曼军团菌占20.00%(5/25),血清型别多样化,但以LP1为主,同一份水样同时检出2个或3个型别的占总检出水样的41.18%(7/17).结论:台州市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严重,血清型别多样化,对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作者:裘丹红;郑官增;沈伟伟;林海江;朱水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改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液中铅的方法.方法:使用Triton X-100为血液稀释剂,Mg(NO3)2为基体改进剂,通过优化仪器测定条件,直接进样测定血液中铅.结果:血铅浓度为0~100 μg/L时,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0,检出限为1.13 μg/L,回收率为97.2%~110%,RSD为1.8%~3.2%.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适用于测定血液中铅.
作者:高全成;李亚峰;马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合肥市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加工生产的卫生状况.方法:应用国标法对5个定点生猪屠宰场50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总超标率达46%和22.5%;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4.2%和17%;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合肥市生猪胴体的卫生质量急需提高,屠宰生产加工水平亟待改善,在肉品生产过程中重视大肠菌群的控制则有利于降低沙门菌的污染程度,实施宰前管理和宰前检验是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郁;焦新安;魏建忠;王桂军;李春芬;张吉贵;黄金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2004~2006年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方法: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结果:2004年合格率为45.8%;2005年合格率为74.6%;2006年合格率为85.1%.结论:说明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添加亚硫酸盐量过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经整顿后2006年有所提高,但形势仍然不够乐观.
作者:陈晓;黎进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为了用纸片法检测食饮品中大肠菌群,掌握其正确操作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我们于2006年5~10月对纸片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进行了研究,对所需培养时间、结果判定标准、影响因素、纸片法与发酵法平行检测食品标本中大肠菌群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试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方琦;马乐好;王方木;薛彦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在线测定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LACHATQC8500型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在佳的测试条件下,对水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进行方法学试验.结果:在0.01~0.4 mg/L范围内,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99;方法低检出限为0.01 mg/L,和经典的方法比较可以提高灵敏度5倍;方法的回收率为100%~107%,精密度RSD为1.0%~3.0%.结论:利用流动注射仪进行水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封闭式萃取可以降低氯仿对分析工作者的职业危害.此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检测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含量.
作者:苏占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保健品中铅的微波消解和原子吸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MARS-Xpress微波消化仪和HNO3+H2O2消化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保健品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消解程序快速彻底消化样品,采用AA-240Z原子吸收仪建立分析方法.结果:铅含量在0.00~50.0 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本法检出限为1.7 μg/L,相对标准偏差2.4%~4.5%,加标回收率在89.2%~106.4%之间.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保健品铅测定的快速化,准确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慈溪市各乡镇自备水井卫生状况与水质微生物污染情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甲副伤寒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介水传播.方法:对19个乡镇的水井的使用权、位置、介水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抽取井水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了1 716口水井的1 716份水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70.1%,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69.8%、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6.5%、4口水井中检出甲副伤寒沙门菌、8.5%的水井存在被粪便污染的可能;公用井与私有井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水井合格率与周围有无污染源有关并随距污染源由近到远逐渐升高;45.0%的乡镇井水合格率不到平均值.结论:保护水资源,加强城乡自备水井卫生管理,改善水井周围卫生环境,远离污染源,方能消除甲副伤寒等介水传染性疾病.
作者:吴建根;岑迪;马旭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TNF-α和黏附分子sICAM-1在嗜肺军团菌(LP)感染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NF-α和sICAM-1与L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LP感染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NF-α、sICAM-1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LP感染者血清中TNF-α、sICAM-1均表现出急性期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急性期>恢复期,P<0.05;TNF-α与sICAM-1的改变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LP感染者血清中TNF-α、sICAM-1含量出现表达异常,对临床病情发展进行预测、判断治疗效果、帮助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吉莲;王桂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血铅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有双硫腙比色法[1],微分电位溶出法[2]等,本文选用国产化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仪进行了DPSA法对发铅测定的探讨,样品消化简单,方法重现性好,可测出微克级的铅,便于推广使用.
作者:孙世义;焦永涛;齐新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健康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 977 bp的缺失情况.方法:收集27例年龄在17~44岁的健康人外周血,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每个样品同时检测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量和无4 977 bp缺失的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27例健康人外周血样品中,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阳性率为70.37%(19/27);19例有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样品,其扩增产物的CT值在第35个循环到第39个循环之间;无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扩增产物的CT值在第15个循环到第21个循环之间;不同年龄组间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和无线粒体DNA4 977 bp缺失的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文中超过2/3的健康人外周血含有线粒体DNA 4 977 bp的缺失;在有该缺失的样品中大约每106~107拷贝中携带有一个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随年龄的增长外周血中线粒体DNA 4 977 bp的缺失未显示出累积现象.
作者:陈晓培;王平;赵阳辉;韩林;王喜爱;吕玉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奎屯垦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采集奎屯垦区十个农牧团场204个连队自来水水样,根据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204份水样中pH合格率低为50.5%,其次依次为:细菌总数合格率79.4%,氟化物合格率为81.9%.结论:奎屯垦区生活饮用水仍需加强改进和监督检测.
作者:洪桂霞;方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食品及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方法:食品中提取的脂肪或油脂样品直接甲酯化,于SP-2560(100 m ×0.25 mm×0.2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并经FID检测器检测.通过标准品保留时间、脂肪酸甲酯的链等长值定性(ECL)及顺反式脂肪酸甲酯出峰规律进行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计算反式脂肪酸在油脂中的百分含量.结果:该方法可使顺反式脂肪酸甲酯得到有效分离,从而进行准确定量.结论: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食品营养标签的测定.
作者:韩丽;黄杰;倪昕路;王敏;郭德华;樊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报告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在流行病学、临床学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实验室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结果:从食物中毒患者和有关厨师、服务人员粪便中和吃剩的相关烤鸡、卤鸡爪中均检出肠炎沙门菌,其抗原模式为O9∶g∶m,符合该菌血清学特征.结论: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携带者在食品烹调制作和手接触而污染食品引发的典型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据此,今后要十分严格地实施食品卫生关键控制点管理(HACCP).
作者:王琳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深圳南山区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菌群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细菌分离方法按GB/T4789-2003的常规方法进行,用K-B法测定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在248株副溶血性弧菌中,O3菌群135株,占54.4%;O1菌群42株,占16.9%;不定群有41株,占16.5%.血清型别中,K6型125株,占50.4%;K25型35株,占14.1%;耐药性试验,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庆大霉素3种抗生素100%敏感,对氨卞西林、头孢噻吩、头孢西丁耐药性占83.9%以上.结论:2004~2006年深圳南山区副溶血性弧菌以O3群K6型为主,占50.4%;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庆大霉素是首选的抗生素.
作者:黄锐敏;陈辉;袁月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了片剂和注射液中甲硝唑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甲硝唑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形成黄色配合物的新指示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样品中的甲硝唑含量.结果:选定了佳测量条件,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方法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定结果与药典法基本一致.
作者:陈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