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评价

李晶;李景辉;李延龙;詹杰;夏楠;马丽杰;任刚

关键词:营养, 知识, 饮食习惯, 学生, 医科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目前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习惯.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98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调查. 结果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除了对蛋白质、脂肪和胆固醇来源食品回答正确率较高外,对其余营养素铁、钙、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来源食品了解甚少.多教学生饮食习惯不合理,处于中下等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饮食不规律,男生海藻类食品、水果和奶摄入量少,盐较重;女生普遍不考虑食物构成,不能合理选择食物,蛋、鱼、肉、奶等动物性食品摄入频率少、海藻类食品摄入少.多数同学对营养与疾病关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无运动习惯. 结论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意识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防护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危险因素的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防护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危险因素的作用,并给予相应预防及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2001~2004年早期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得到的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2005~2008年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后脑出血早期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与2001~2004年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后早期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采取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

    作者:许小玲;方慈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926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926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采用SDS自评量表,被试者抑郁检出率为24.30%;采用EPQ个性问卷,初中男生较全国男性分低,高中男生较全国男性N分低,高中女生较全国女性E分高,EPQ与SDS得分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成绩与SDS得分间呈负相关. 结论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霍斌;高岚;邱柏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天津高校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策略的实施和文化经济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内地求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远离家乡,身处跨文化环境中,面临身心各方面适应的问题.本研究对在天津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内地求学期间的适应情况,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心理健康咨询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许钧;郭珏华;耿雪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护理兼职教师培训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兼职护理教师的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随机抽取本院受聘兼职教师65名对其培训需求内容及态度进行调查. 结果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培训需求,较多被兼职教师采纳的培训方法为读书报告、实例讨论、观摩教学、合作教学、参与或进行教育科研等形式,普遍认为影响参加培训的原因包括缺少相关的培训,医院和或学校不重视,没有时间、培训经费不足等. 结论应严格兼职教师聘用准入机制.拓展聘用范围;重视兼职教师的培养、切实纳入本校师资培养建设范畴;加强培训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培养方式多样化.

    作者:周菊芝;陈芙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江苏省青少年饮酒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的饮酒状况以及饮酒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2008年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5市60所初中、60所高中、30所职业中学、10所大学共160所学校的33 427名在校生进行调查,以是否喝过1杯酒、第1次饮酒的年龄及过去30 d内饮酒的天数来描述学生饮酒行为. 结果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59.2%,第1次饮酒年龄为8~15岁的比例高,为29.6%,住校学生喝过1杯酒率为62.7%,经济状好好的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60.0%,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学生喝过1杯酒的率为60.7%. 结论加强对饮酒行为的早期预防教育和干预刻不容缓.

    作者:戴月;袁宝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 262名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工科类高校学生与综合类、师范类高校学生在专业背景、学习压力、学校人文氛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我们调查安徽3所高校1262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景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郑州市某大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某高校入校新生结核病患病情况,使结核患者能进行早期规范治疗.减少结核菌在学生中的传播,并讨论学校采取适当预防结核病流行的措施. 方法以该校1981名入学新生作为受检对象,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检出强阳性者,对其进行胸透,胸部异常者进一步检查后确诊. 结果在被检的大学生PPD试验中,阳性率为10.50%;强阳性率为3.38%.男生阳性率为10.69%,女生阳性率为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而女生强阳性率高于男生(χ2=4.58,P<0.05).乙肝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6.80%,强阳性率为1.94%;非乙肝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为10.70%,强阳性率为3.46%. 结论大学生是结核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从新生入校时就加以控制,学校要做好早发现、早控制、加强体检、健康教育等工作.

    作者:秦丹丹;张红梅;蔡静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分析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其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胰高血糖素增高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糖尿病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也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血脂紊乱有关[1].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单纯性2型糖尿病与有高血压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在血脂代谢中有无差异.我们对我校2008年慢性病管理中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脂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柳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齐齐哈尔市400名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况,为开展其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由学生的抚养人填写调查问卷. 结果91.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早餐,44.0%的学生总是/经常吃零食,8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看电视边吃食物的现象,46.3%的小学生、49.0%的中学生有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 结论齐齐哈尔市初中学生偶尔/从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城市中学生;中小学生吃零食的比例均分别低于4城市;中小学生特别不喜欢或从来不吃的食物比例均低于4城市,还需要进一步对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作进一步的指导.

    作者:程宇;孙要武;衣英欣;李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在校大学生献血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新生中符合献血条件者占70%[1].在高校,献血反应时有发生.献血反应一旦发生,必须立刻停止采血,采量<100 mL的不规则血液必须报废,影响同学献血热情,造成不良影响.为更好地做好高校的无偿献血工作,我们对2004~2008年在校大学生献血反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兵;刘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海南师范大学女教职工妇科病调查

    妇女健康管理是新兴的一种健康促进手段,在妇女保健门诊对女职工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医学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健康维护的整个过程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健康管理不仅能及时有效地防治妇女的身心疾病,而且是预防妇女老年退行性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海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女教职工的身体状况,每年对女教职工妇科疾病普查1次.

    作者:杨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303名大学生自尊和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 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文理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P<0.05),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338,P<0.01),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1,P<0.0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6,P<0.01).自尊对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均呈显著相关.自尊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王继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非诺贝特致肾损害1例

    随着血脂异常发病率升高,高三酰甘油血症需服用贝特类降脂药物治疗患者也呈现增多趋势.在服用此药将三酰甘油降低控制在正常水平时,警惕个别患者出现肾损害情况,国内有服用贝特类降脂药物疗出现肾损害报道[1].1临床资料今年在临床我们曾遇到此类病例,患者男性49岁,有高血压史5年,在单位组织体检中发现血脂异

    作者:邱晓蔚;郝晓英;黄英;罗月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性别差异

    目的 探讨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性别差异. 方法让38名大学生志愿者完成时间等分任务.结果在低唤醒图片,800 ms时距条件下,男性较女性高估时间;相对于低唤醒图片及中性图片,男性与女性均高估高唤醒图片的持续时间,但没有发现男性或女性被试估计低唤醒图片与中性图片持续时间的差异. 结论性别因素影响情绪在时间知觉上的作用;情绪唤醒主要通过唤醒机制影响时间知觉.

    作者:曹亢;宣宾;王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上海市颛桥镇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通过对闵行区颛桥镇居民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了解精神卫生健康促进效果,为下阶段精神卫生宣教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抽样调查3个居委会2 550名居民. 结果精神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为43.55%;部份知晓率为44.66%.知晓率与职业、教育、年龄、居住时间相关. 结论本镇居民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比较高,但个别项目知晓情况较差,仍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世伟;凤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频电离子治疗面部雀斑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电离子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30例雀斑患者在局部冷冻麻醉下采用高频电离子球形电极对皮损进行碳化治疗,术后配合应用防晒乳及关白凝胶. 结果30例中痊愈27例,显效2例,好转1例.2例术后出现轻度素沉着,无1例出现疤痕.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 结论离频电离子治疗雀斑配合防晒乳及美白凝胶的应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洪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91名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中学毕业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针对2所中学在校191名毕业班学生进行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调查. 结果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34.6%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59.7%)、入睡时间(58.6%)、主观睡眠质量占31.4%、睡眠障碍占15.2%4个成分上.初三、高三学生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学毕业班学生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性正相关.但在睡眠效率与睡眠时间二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显著相关. 结论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质量不尽人意,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各个部门及学生自身应高度关注.

    作者:潘友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某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资料提供科学有力的根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当地户籍和居住6个月以上居民1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5~1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5.5%;20~4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3.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3.8%;50~69岁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7%,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0.6%. 结论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作者:张成学;伊艳敏;李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BL教学模式下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卷调查

    目的 研究PBL教学是否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促进作用,为PBL教学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某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大三临床专业学生1 258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 结果PBL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问题意识、问题定义和表征、监控3个方面优于传统教学学生,并且PBL教学的问卷总分优于传统教学.人口学特征对PBL教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PBL教学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BL教学应加强对医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发展更好的评估方式.

    作者:李天娇;于淼;高修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校医院护士情商的培养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情商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其情商的高低影响护患沟通,它对护理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