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甘草酸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成红艳;孙新臣;成玉生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 谷胱甘肽, 化疗药物性肝损害
摘要: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与甘欣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予天晴甘美0.2 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1 8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疗程10 d.结果 治疗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有95.83%(23/24)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只有69.23%(18/26),治疗组AST汀有90.48%(19/21)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只有63.64%(14/22),治疗组Tbil恢复正常仅6例,占60.0%(6/10);对照组Tbil恢复正常7例,占53.85%(7/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 天睛甘美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临床上应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作用随剂量不同而异.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

    目的 构建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方法 运用CNKI检索文献,并根据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发生的顺序,划分SCL-90常模建立与使用的时间段,后确定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建立当前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结果 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的SCL-90的9个因子平均值,全部高于1986年建立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结论 1986年建立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已经陈旧、过时,不再适合作为常模使用,建议将以2002~2007年6年问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的各因子平均值及标准差暂时作为新常模使用.

    作者:仲稳山;李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例高锰酸钾粉剂中毒的急救护理

    2008年10月和2009年1月,我院急诊科成功抢救2例吞服高锰酸钾粉剂的中毒患者,现将急救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翟春燕;陈慕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2~2006年上海市某街道中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地区街道中学生视力低下概况,探讨其成因并为学生的视力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由校医依照视力检查卫生标准对辖区内中学生视力进行检查,收集、整理2002~2006年辖区内中学生视力低下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本街道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学生,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学校和学生的视力保护意识欠缺,应积极采取视力保护措施.

    作者:朱宏敏;鲍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每年进行1次乙肝HBsAg、HBsAb检测(ELISA),对HBsAg、HBsAb阴性的学生按0、1、6注射乙肝疫苗,对HBsAb弱阳性学生加强1针乙肝疫苗,通过HBsAg、BHsAb阴性率及HBsAb阳性率比较,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BHsAg、HBsAb阴性率明显降低,HBsAb阳性率明显上升,未发现HBsAg阳性率增加.结论 本校乙肝疫苗注射取得较好免疫效果,有效预防了乙肝病毒在校园的传播.

    作者:刘咏;钱伟平;张久松;阮昌华;唐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39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廖媛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在过敏性紫癜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BUA)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不同病程的B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常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N-乙酰-β-氨基葡萄苷酶(NAG)进行测定,并对BUA升高的部分患儿实行干预治疗.平均随访8.5个月.结果 (1)HSP出现BUA升高31例(62%);(2)HSP继发HSPN 23例(46%);(3)继发HSPN中BUA升高18例(78.3%),而仅表现为HSP的惠儿中BUA升高13例(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BUA不升高的5例HSPN相比,18例BUA升高者其病情程度无明显加重(P>0.05);(5)对BUA升高者中10例HSPN进行干预治疗,与无干预的另8例HSPN相比,病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 HSP患儿BUA升高与HSPN发病率及病程相关,但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干预治疗高尿酸血症可缩短HSPN病程.

    作者:李喜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45例进行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疾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术后恢复顺利,均于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颈部无疤痕,皮下无淤血,活动自如,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经过精心护理,完全可以避免或及时发现并发症,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3~2007年某大学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大学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校2003~2007年的新生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体检,对疑似病人经进一步检查而明确分析.结果 该校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低于新生肺结核的患病率,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采取群体防治措施后,该校肺结核的患病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作者:王秀霞;张素英;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环丙沙星治疗伤寒24例疗效观察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2000年至今,收集了44例伤寒病例,其中用环丙沙星治疗24例,用羟氨苄青霉素作对照组治疗20例,并对2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梁;龙佑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脑梗死病人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分析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脑梗死病例70例.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6.2岁.男性发病60~85岁,女性60~78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检查和头颅CT证实.结果 治愈21例,治愈率30%;好转40例,好转率57.1%;死亡9例,死亡率12.9%.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老年人脑梗死主要的致病因素,降颅压、神经保护剂、抗凝剂、镁剂应用及并发症的积极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慧卿;周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er大白鼠共80只,4~5周龄;雄性40只,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雌性40只,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模型;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雄性大鼠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性大鼠检测FSH、LH、雌二醇(E2).结果 72 h睡眠剥夺后,雄性大鼠实验组FSH与对照组比较、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性大鼠实验组FSH与对照组比较、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睡眠剥夺引起青春期雄性大鼠T、雌性大鼠E2分泌减少.睡眠剥夺是否会导致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性激素分泌减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以免引起性激素分泌减少、紊乱.

    作者:孙清梅;李冬艳;冯铁娟;张雯;王彧;陈玉松;汪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不足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吴庆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研究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莉莉(化名),女,25岁,某师范大学2006级研究生.学习生涯比较坎坷,高中期间休学1次,高考成绩不理想.性格偏外向,但较敏感.

    作者:刘天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80例综合护理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亦可由细菌引起,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轻者仅表现为呼吸道的局部症状,重者可伴有发热,甚至超过39℃.

    作者:高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050名女性教职工妇科B超检查结果分析

    为全面保障女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顺应她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要求,我校每年均进行专项B型超声的盆腔检查,再结合妇科检查、宫颈刮片,以期较全面的评估每位女性教职工生殖健康的状况,现就2007年3~4月,10~11月B型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运动性晕厥及其防治措施

    运动性晕厥是指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脑部一过性血供不足或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引起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并伴跌倒的现象.运动性晕厥是高校医院门诊常见的急症之一.

    作者:万同己;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校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为做好妇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学校1 169名女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 查出常见妇科疾病7种,总检出率为78.1%,其中以宫颈炎和阴道炎为主.结论 妇女病患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应加强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定期做好妇女病普查,重视妇女病普治工作,从而降低妇女病患病率.

    作者:王曙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7~2008学年常熟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常熟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探讨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2007~2008学年常熟市已开展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的58所中小学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10.55%,因病缺课率0.92%,平均因病缺课天数1.68 d.学生缺课原因前5位是感冒、其他疾病、水痘、胃肠道疾病和意外伤害.春季是学生患病的高发期.结论 预防和控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的疾病是降低因病缺课率的重要措施,同时需加强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王冬月;沈明珠;吴叶;闻伟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太原市城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针对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评定.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9名城市中学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及成年人,明显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0%,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高年级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低年级.结论 应关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姬成伟;吴谷红;韩江涛;余红梅;李武梅;杜鹃;吴文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