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谢吟

关键词: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儿科
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9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8~1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5 d,停4 d,改口服阿奇霉素3d,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25~30 mg/,(kg·d)每日2次,疗程10~14 d.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71.2%)较对照组(48.0%)高(X2=6.20,P<0.05),咳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局部疼痛出现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校医杂志相关文献
  • 某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患者用药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患者对跌打损伤药物用药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我院药师发药交待的满意度,促进我校大学生用药安全.方法 因运动损伤在我院药房取跌打损伤药的大学生患者107例,观察组54例,药师发药时详细询问伤情,并给予详细的发药交待;对照组53例,药师只是配方发药,发药交待简单或患者询问时才给予用药指导.采用问答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所用跌打损伤药物的用药时间、用药方法 及注意事项的知晓度,对药师发药交待的满意度,并参照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期刊,总结应用跌打损伤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果 调查组与对照组用药知晓度分别为94.4%和62.2%,满意度分别为90.7%和62.2%.结论 药师应重视并详细向患者提供跌打损伤药物的用药指导.

    作者:宋兵芳;解晓虎;王生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

    目的 构建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方法 运用CNKI检索文献,并根据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发生的顺序,划分SCL-90常模建立与使用的时间段,后确定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建立当前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结果 以2002~2007年6年间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的SCL-90的9个因子平均值,全部高于1986年建立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结论 1986年建立的全国正常人群常模和全国青年组常模,已经陈旧、过时,不再适合作为常模使用,建议将以2002~2007年6年问大学生SCL-90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的各因子平均值及标准差暂时作为新常模使用.

    作者:仲稳山;李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7年攀枝花市某校学生体检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实验学校2007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体检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质量、视力、口腔等常规检查,体质营养评价采用BMI法.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45.13%,体质量超标肥胖率21.03%;视力低下率42.06%,龋患率24.96%,沙眼患病率0.54%,心脏听诊异常率0.20%.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率高于女生,女生视力低下率较男生高;营养不良率和龋患率有随年级增高而下降的趋势,而体质量超标肥胖率、视力低下率则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营养不良、视力低下和龋齿仍然是当前中小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

    作者:廖静琪;蒋德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脑梗死病人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分析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脑梗死病例70例.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6.2岁.男性发病60~85岁,女性60~78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检查和头颅CT证实.结果 治愈21例,治愈率30%;好转40例,好转率57.1%;死亡9例,死亡率12.9%.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老年人脑梗死主要的致病因素,降颅压、神经保护剂、抗凝剂、镁剂应用及并发症的积极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慧卿;周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不足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吴庆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3~2007年某大学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大学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校2003~2007年的新生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体检,对疑似病人经进一步检查而明确分析.结果 该校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低于新生肺结核的患病率,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采取群体防治措施后,该校肺结核的患病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作者:王秀霞;张素英;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在过敏性紫癜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BUA)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不同病程的B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常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N-乙酰-β-氨基葡萄苷酶(NAG)进行测定,并对BUA升高的部分患儿实行干预治疗.平均随访8.5个月.结果 (1)HSP出现BUA升高31例(62%);(2)HSP继发HSPN 23例(46%);(3)继发HSPN中BUA升高18例(78.3%),而仅表现为HSP的惠儿中BUA升高13例(4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BUA不升高的5例HSPN相比,18例BUA升高者其病情程度无明显加重(P>0.05);(5)对BUA升高者中10例HSPN进行干预治疗,与无干预的另8例HSPN相比,病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 HSP患儿BUA升高与HSPN发病率及病程相关,但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干预治疗高尿酸血症可缩短HSPN病程.

    作者:李喜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等职业学院乙肝病毒携带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我院乙肝病毒携带的学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华;周义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与社区健康促进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流行现状,为社区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高校551名教师(男323人,228人)进行疾病筛查.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22.32%,患病率随年龄升高;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19.96%,男性患病呈低龄化趋势;混合性高脂血症检出率15.79%,尤以40~49岁女教师突出.糖尿病检出率4.72%,空腹血糖偏高的检出率为9.26%.结论 高校教师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流行形势严峻,是高校社区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

    作者:王兆勤;张河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东营市部分6岁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东营地区6岁儿童结核感染情况,评价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 对1 824名6岁儿童进行PPD测试,并检查卡痕,接种后72 h观测局部反应.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拍摄胸部平片.结果 1 824名小学生结核茵素试验阴性、阳性、强阳性分别占受试人数的69.85%、30.15%、3.78%;有卡痕者占调查人数的66.34%,女生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男生,有卡痕者结素试验阳性率显著性高于无卡痕者,无卡痕者结素试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有卡痕者.结论 加强对学生群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摸清疫情,早期发现传染源并给予合理治疗,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生中的传播,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文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39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廖媛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4年与2007年汕头市监测点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儿童学习能力减退与行为障碍,严重的还能诱发感染性疾病.

    作者:许丽芬;林春娜;陈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 社区护士对87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实施每月电话随访和每3月上门随访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在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士对糖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实施随访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杨庆芬;梁燕;韦丽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贵州某学院非高级职称男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高校非高级职称男教职工是高校中的重要力量,随着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教师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体育锻炼减少,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环境污染等,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亚健康状况、高血脂、脂肪肝等逐年上升,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朱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异甘草酸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与甘欣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4例,给予天晴甘美0.2 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静脉滴注1次,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1 8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疗程10 d.结果 治疗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有95.83%(23/24)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只有69.23%(18/26),治疗组AST汀有90.48%(19/21)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只有63.64%(14/22),治疗组Tbil恢复正常仅6例,占60.0%(6/10);对照组Tbil恢复正常7例,占53.85%(7/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 天睛甘美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红艳;孙新臣;成玉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对青春期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er大白鼠共80只,4~5周龄;雄性40只,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雌性40只,对照组、实验组各2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模型;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雄性大鼠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性大鼠检测FSH、LH、雌二醇(E2).结果 72 h睡眠剥夺后,雄性大鼠实验组FSH与对照组比较、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性大鼠实验组FSH与对照组比较、L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睡眠剥夺引起青春期雄性大鼠T、雌性大鼠E2分泌减少.睡眠剥夺是否会导致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性激素分泌减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的睡眠,以免引起性激素分泌减少、紊乱.

    作者:孙清梅;李冬艳;冯铁娟;张雯;王彧;陈玉松;汪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太原市城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针对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评定.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9名城市中学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及成年人,明显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5.0%,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高年级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低年级.结论 应关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姬成伟;吴谷红;韩江涛;余红梅;李武梅;杜鹃;吴文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每年进行1次乙肝HBsAg、HBsAb检测(ELISA),对HBsAg、HBsAb阴性的学生按0、1、6注射乙肝疫苗,对HBsAb弱阳性学生加强1针乙肝疫苗,通过HBsAg、BHsAb阴性率及HBsAb阳性率比较,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BHsAg、HBsAb阴性率明显降低,HBsAb阳性率明显上升,未发现HBsAg阳性率增加.结论 本校乙肝疫苗注射取得较好免疫效果,有效预防了乙肝病毒在校园的传播.

    作者:刘咏;钱伟平;张久松;阮昌华;唐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3~2007年龙口市各类学校餐具消毒效果分析

    为全面掌握龙口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堂餐饮具、炊具、容器的消毒情况,防止因餐饮具不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笔者对该市所有学校食堂2003~2007年度的餐饮具、炊具的消毒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王玉生;杜政华;温吉盛;张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7~2008年南京市白下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为掌握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做好卫生管理,防止相关传染病传播.方法 2007~2008年选取南京市白下区8家游泳场馆,现场采集游泳池水样,每周取样监测.结果 所有水样的浊度、pH、细菌总教均符合国家标准,尿素合格率83.4%,大肠菌群合格率98.2%,游离性余氯合格率37.6%.2008年的超标率高于2007年(X2=15.03,P<0.05).结论 南京市白下区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较差,需要加强监管.

    作者:刘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校医杂志

中国校医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