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王东勇;张松乐

关键词:免疫胶体金技术, 快速诊断,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 技术的起源, 应用, 医学检验, 细胞化学, 染色技术, 免疫诊断, 免疫沉淀, 工业领域, 电镜, 沙门菌, 染色法, 可追溯, 蛋白质, 显微
摘要:免疫胶体金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1971年,Faulk等应用电镜免疫胶体金染色法(IGS)观察沙门菌.随后30年的发展,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之已不仅广泛应用于电镜水平研究、光显微细胞化学、免疫沉淀及蛋白质染色技术上,并且被引进免疫诊断工业领域中,尤其是在医学检验的快速诊断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前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月饼中的脱氢乙酸钠

    脱氢乙酸(Dehydroacetic acid)简称DHA,分子式为C8H8O4,分子量168.15,为无色结晶,能溶于苯、丙酮,微溶于醇,不溶于水.熔点109-110℃.脱氢乙酸钠(本试验中用TQ表示)则能溶于水.

    作者:罗晓燕;刘莉治;李晓东;林玉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永安监狱甲型副伤寒病原学的调查

    本文介绍永安监狱近几年来,不断发生疑似伤寒病的病例报告,为了避免该病在监狱中流行或暴发,查出该病的病原菌,我们于2002年7月30日奔赴永安监狱,在现场将5名发热病人抽取血液及肛拭子采样,经增菌分离培养,在血液中查出一株甲型付伤寒沙门菌,双份血清肥达氏试验(40:640).调查方法如下:

    作者:张国江;罗兰妹;蔡苏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002年上海市普陀区肉制品中的致病菌调查

    沙门菌属和大肠埃希菌O157都是可以引起严重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尤其是对于大肠埃希菌O157引起的案例,近年来时有报道.其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人畜共患的致病菌.

    作者:张磊;陈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冷冻状态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之一,在食品检验时将其列入常规项目.一般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受冷等多种理化因素的作用,引起亚致死性损伤,会影响细菌的存活与检出,在冷冻食品中存活时间很短[1].

    作者:余雪明;徐景野;于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自动酶标仪测定淡色库蚊抗药性应用研究

    [目的]根据蚊虫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利用生化检测法讨论蚊虫体内酯酶与抗性的关系,测定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活性以判断其抗药性,探讨检测蚊虫抗药性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以α-乙酸萘酯和β-乙酸萘酯为底物,固蓝B盐为显色剂,用酶标板测定蚊虫NSE的活性,在酶标仪上读取OD值,同时用生物测试法检测LC50作为对照.[结果]现场品系淡色库蚊NSE活力均高于敏感品系,与生物测试结果相一致.[结论]使用全自动酶标仪可以快速测定淡色库蚊体内NSE活性,简单易行,可以作为一种淡色库蚊抗药性检测方法,以便推广应用.

    作者:寇宇;倪晓平;葛朝珍;任樟尧;蒋辉权;孙建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毛细管提取端浸入试液深度对原子吸收信号的影响

    常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目前普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该法原理是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有一定的吸收,而吸光度值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呈线性关系这一原理来进行的.由于金属元素的含量较低,分析条件的选择更为必要,一个很微小的环节往往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俊菊;马秀恒;邹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隐疾宁洗液杀灭微生物效果实验观察

    隐疾宁洗液为中药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消毒剂,临床上一般常采用直接涂抹消毒,但对不同菌群消毒的浓度、用药效果不十分明确.为此,我们对其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观察,以便达到药效.

    作者:徐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种霍乱快速诊断试剂的试用效果观察

    膜免疫层析一步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诊断病原体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易于判定.其原理是以条状微孔滤膜为载体,通过渗透、毛细管作用使样本在层析条上泳动,使样本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上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高亲和性的免疫反应,用于快速诊断O1群霍乱弧菌的金标法试剂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制成.

    作者:陈嘉琳;曹小俊;陈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鱼糜类制品大肠菌群阳性菌的分析

    本公司是以鱼糜为原料,经制浆、定型、水煮或油炸等工艺,生产鱼糜熟制品为主的食品企业.为了解产品中大肠菌群的主要来源,我们对鱼糜类制品大肠菌群阳性的样品进行了抽样分析,为提高本行业的卫生品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黄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观察

    病毒性脑炎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为观察病毒性脑炎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改变的相关关系,本文对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微量元素锌、铜、铁、T细胞亚群、IL-2R、NK细胞、及体液免疫作了检测,以了解其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尹统玲;李世光;武仙果;祁春茹;梁英仪;游石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002年浙江省消毒、灭菌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分析

    卫生检验是卫生行政许可的基础工作,开展消毒、灭菌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活动,作为一项技术培训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各参加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参加实验室检验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作者:姚强;林军明;陆龙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在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方便而可靠的方法.[方法]应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健康人群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进行了检测,并检测了30份鼠脑中和试验阳性的血清,与反向间接血清凝集抑制试验测得的抗体进行对比.[结果]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测得的抗体能真正了解人群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而不能用血凝抑制试验代替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论]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是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的方便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邵文爱;李晓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壁纸中氯乙烯单体

    室内装饰中墙体的美化大量使用壁纸(墙纸),而壁纸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必须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即≤1.0mg/kg[2],否则长期的接触会引起头晕、头痛、失眠和记忆力减退;还会引起丘疹、手掌角化、脱发现象,严重时会引起肝肾病变甚至致癌[1].

    作者:翟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非典型肺炎(AP)的关系.[方法]对85例疑似AP患者血清用间接凝集试验(IAT)检测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结果]85例患者中抗-MP-IgM阳性46例,阳性率为54.1%,而对照组阳性率为11.6%,P<0.01,显示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2月份上中旬患者与中下旬患者抗-MP-IgM检出率也不同,两者阳性率分别为70.5%和12.5%,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典型肺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朱华;杨霞芳;庄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农村居民肠线虫感染纵向监测与防治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开展肠线虫感染病情的纵向监测、规模性防治的方法.[方法]本文总结了连续八年对农村居民肠线虫病的监测与防治对策研究.[结果](1)车站乡三官庙村、阳丰乡罗李村、沈寨乡魏庄村三个监测点肠线虫感染率分别从1995年的64.81%、64.78%和65.89%降至2002年的2.27%、2.13%和4.16%,下降速度快的虫种是蛔虫,2002年三个点均为零感染率.(2)在同等条件下开展健康教育和未开展的试点对比,前者下降速度快于后者.(3)每年对感染率较高的且易造成重点感染的小学生加强选择性化疗一次.比浪费人力物力每年粪检普查后对阳性者选择性化疗措施下降速度更为显著,两者对比从1995年的感染率前者偏高(78.82%)后者偏低(64.81%),至2002年感染率前者低于后者(1.27%和3.51%),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实施卫生目标责任制制度,在感染率相同(X2=0.057,P>0.05),防治措施相同的两个点对比,实施者感染率呈逐年稳定下降趋势,后者除全民化疗年有大幅度下降外,其它年度感染率持平甚至有出现回升年,针对回升年采取全民化疗措施,虽然感染率降至较低水平,但与实施卫生目标责任制且不进行全民化疗的村相比,感染率仍具有显著性差异,x2=7.0804,P<0.01.[结论]全民化疗、健康教育、选择性化疗、实施卫生目标责任制度对肠线虫的规模性防治作用明显.

    作者:王昊;陈清卫;赵旭东;赵海坤;柴和;牛学义;常建华;陈晓红;申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不确定度分析

    1 原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是将一定量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利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通过对待测样品中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来定性,根据样品峰面积与标准比较用外标法来定量.

    作者:刘文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91浴液的卫生指标检测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和化妆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好的化妆品能够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保持健康.人体皮肤的分泌腺不断地分泌出汗液和皮脂,这些分泌物不仅容易腐败,放出异味,且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

    作者:张松乐;陈梅玲;王友海;车凤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合PCR-SSCP检测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探讨

    [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法]复合PCR-SSCP检测分离培养结核菌株及分离分纯结核病患者标本中巨噬细胞内TB-DNA的耐药基因变异情况.[结果]PCR检测TB-DNA阳性率为90.8%;复合PCR-SSCP检测分离菌株总耐药率为90.0%(18/20),其中耐单药、耐2药和耐3药突变率分别为20.0%(4/20)、40.0%(8/20)和30.0%(6/20).而对PCR扩增到的结核病患者标本中巨噬细胞内TB-DNA的检测总耐药率为72.7%(48/66);其中耐单药、耐2药和耐3药突变率分别为19.7%(13/66)、36.4%(24/66)和16.7%(11/66).[结论]复合PCR-SSCP测定分离分纯结核病患者巨噬细胞内TB-DNA及分析其耐药性变异,可为病原、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安;宋鸿;黄赟;刘清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H与低水活度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

    [目的]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株(Listeria Monoytogenes,LM)加入TSB-YE增菌液中,20℃培养,研究在不同的pH与水活度实验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参数.[方法]加入NaOH、乙酸、NaCl调节TSB-YE增菌液,使其pH值分别为9.0、5.6,水活度(αω)为0.950.[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迅速战胜碱性压力,但其对酸性压力和低αω压力敏感.[结论]在酸性或低αω实验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过程中延滞时间和代时与标准条件相比明显延长.

    作者:张聪恪;刘征;廖兴广;张秀丽;张蒙;汪世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