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相萃取GC/MS定性定量分析中毒药酒中的马钱子碱

林佶;鲁寿芳

关键词:固相萃取, 定性定量分析, 碱中毒, 药酒, 马钱子碱, 云南省, 州县, 物质, 生物, 泡制, 检测
摘要:云南省的部分专州县有食用私自泡制药酒的习惯,生物碱中毒时有发生.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此类物质,我们采用固相萃取GC/MS定性定量分析马钱子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永安监狱甲型副伤寒病原学的调查

    本文介绍永安监狱近几年来,不断发生疑似伤寒病的病例报告,为了避免该病在监狱中流行或暴发,查出该病的病原菌,我们于2002年7月30日奔赴永安监狱,在现场将5名发热病人抽取血液及肛拭子采样,经增菌分离培养,在血液中查出一株甲型付伤寒沙门菌,双份血清肥达氏试验(40:640).调查方法如下:

    作者:张国江;罗兰妹;蔡苏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白沟批发市场化妆品微生物污染调查

    白沟是全国有名的箱包、小商品集散地,为了解白沟小商品批发市场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于2002年9月对其抽样调查,分护肤类、洗洁类、彩妆类和特殊用途四个类别进行随机采样,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淑红;申志新;王英豪;关文英;侯凤伶;朱喜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江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及其耐药性试验结果分析

    按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要求,我省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金湖县四个地区的5类食品(熟肉制品、生肉、生奶、冰淇淋、水产品)计427份进行了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及单核细菌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建华;袁宝君;陈太基;乔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测定食品中维生素E荧光分光光度法的探讨

    1922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VANS和BISHOP从莴苣和胚胎脂溶性膳食因子首先发现维生素E.1924年阿肯色大学的休尔(SURE)命名该因子为维生素E;1936年EVANGS极其同事麦胚油中分离出结晶维生素E,命名为生育酚(tocopherol);1938瑞士化学家KARRER首次人工合成这种维生素.

    作者:郭健;李敏;孟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沈阳市部分地区A群流脑IgG抗体测定结果调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历史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

    作者:刘虎生;王冰;栾颖;陈杰;吴旭;安静;罗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pH与低水活度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

    [目的]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株(Listeria Monoytogenes,LM)加入TSB-YE增菌液中,20℃培养,研究在不同的pH与水活度实验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参数.[方法]加入NaOH、乙酸、NaCl调节TSB-YE增菌液,使其pH值分别为9.0、5.6,水活度(αω)为0.950.[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迅速战胜碱性压力,但其对酸性压力和低αω压力敏感.[结论]在酸性或低αω实验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过程中延滞时间和代时与标准条件相比明显延长.

    作者:张聪恪;刘征;廖兴广;张秀丽;张蒙;汪世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五种培养基分离El-Tor霍乱弧菌比较

    4号、庆大、亚胆、亚洗、双洗都是分离El-Tor霍乱弧菌的常用培养基.我们利用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制备的上述几种培养基成品,对污染不同量El-Tor霍乱弧菌的大便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现将实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官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血清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硒与肌体的解毒、心血管、心肌的健康、生长繁殖、白内障、糖尿病及肿瘤密切相关,硒缺乏与过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1].准确地测定血清中的硒对研究硒与疾病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蔚云;司徒伟强;杜二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分组分析法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多因素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得到较多应用,各种分析方法都有其使用的优点及条件,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方法都是从影响总体的多个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其主要缺陷是无法对主要因素的次级因素进一步分析,为此本文引进分组分析法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马爱霞;马俊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观察

    病毒性脑炎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为观察病毒性脑炎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改变的相关关系,本文对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微量元素锌、铜、铁、T细胞亚群、IL-2R、NK细胞、及体液免疫作了检测,以了解其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尹统玲;李世光;武仙果;祁春茹;梁英仪;游石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次性增菌管剂型的增菌效果探讨

    我们于1993~1994年,开发研制肠道致病菌三线培养增菌剂,一次性增菌管剂型系列品种:GN、SC、碱胨等增菌管剂型,用于健康体检人员分离培养:志贺菌、沙门菌、O2菌的增菌培养.

    作者:杨幼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002年上海市普陀区肉制品中的致病菌调查

    沙门菌属和大肠埃希菌O157都是可以引起严重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尤其是对于大肠埃希菌O157引起的案例,近年来时有报道.其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人畜共患的致病菌.

    作者:张磊;陈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霍乱监测与控制工作的探索

    霍乱(Cholera)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危及生命,对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影响,被列为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作者:唐明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化妆品中汞和砷同时测定的研究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化妆品中汞和砷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方法]采用一次性压力消解.[结果]方法低检出限分别为Hg:0.02ng/ml、As:0.19n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Hg<5.0%、As<3.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Hg:91.6-103.2%;As:92.3%-109.7%;线性范围为:0-0.080μg/ml(r≥0.999).[结论]本法基体干扰小、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陈旭辉;王宏菊;许德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两种剂型醋酸氯己定杀菌效果比较

    JX牌皮肤消毒剂是含醋酸氯己定的水溶液(以下简称液体),含醋酸氯己定5006mg/L,泰奇牌泡腾消毒片由醋酸氯己定和淀粉组成(以下简称片剂),也是皮肤消毒剂,含醋酸氯己定32.77mg/片,为了解这两种剂型醋酸氯己定的杀菌效果,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效果的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艳淑;崔玉杰;姜霞;关文英;董辉;刘继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梅毒TPPA、ELISA两种试剂的比较

    梅毒是常见性病中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的一种.近几年来,梅毒的患病率快速上升[1].由于它几乎可以引起全身所有系统组织和脏器的损害及病变,导致功能失常,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作者:毛爱玲;郭晓黎;聂晓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波斯特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毒性研究

    波斯特(Polysept)消毒剂又称保力莎,由德国引进,其有效成分为聚氧烯烃基胍(聚六亚甲基胍)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7H14O2N3Cl)n,我们在实验室对其杀菌效果、影响因素和毒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候秀丽;董海燕;王淑凤;于钦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卫生微生物检验样品收取和检验原则

    卫生微生物检验是指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化妆品、日用品、涉水产品、保健用品及其他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产品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质量检验.做好卫生微生物检验样品的正确采取、处理,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符合微生物检验要求,是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

    作者:杨修军;隋达伟;薄萍;刘桂华;于峰;孔祥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在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方便而可靠的方法.[方法]应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健康人群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进行了检测,并检测了30份鼠脑中和试验阳性的血清,与反向间接血清凝集抑制试验测得的抗体进行对比.[结果]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测得的抗体能真正了解人群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而不能用血凝抑制试验代替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论]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是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的方便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邵文爱;李晓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鱼糜类制品大肠菌群阳性菌的分析

    本公司是以鱼糜为原料,经制浆、定型、水煮或油炸等工艺,生产鱼糜熟制品为主的食品企业.为了解产品中大肠菌群的主要来源,我们对鱼糜类制品大肠菌群阳性的样品进行了抽样分析,为提高本行业的卫生品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黄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