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云
本文对我院4 052名新生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乃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学校控制结核病流行与传播的有效措施.方法采取规范化管理模式控制结核病,即:查治结核病人;把住新生入学关,结素试验强阳性者预防服药;加强学校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改善校舍条件,定期通风消毒.结果采取规范化管理模式前后7年结核病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29‰、0.27‰,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该方法是学校控制结核病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董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中学生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营养不良的综合防治工作,本文作者对盐都区2002~2004年中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小妹;周爱庆;吴素萍;周新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校医院门诊进行直接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别,不同的性别对艾滋病的认知的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鉴于这种情况,积极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作者:王士荣;殷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见于儿童.近年来随着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广泛开展,儿童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成人麻疹发病情况相对增多,我院于2002年4月5日~5月8日共收治大学生麻疹病人2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谷艳钗;常渭琴;陈庆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当今社会关系到人类健康的诸多问题中,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伤害(injury)是指造成对机体的损伤,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伤害不仅限于躯体组织的损伤或机能障碍,还可能导致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须知,不应将伤害同意外混为一谈,意外(accident)是指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和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它可能造成伤害,也可能不造成伤害,通常属于偶然的、不可知和无法控制的.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根据盐城市某学校172名在职和离退休教师的体检资料,了解教师的健康水平及患病情况,并对其潜在病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闫小波;沈文秀;王爱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己成为15~24岁年龄组死亡的第1位因素[1].殷希林等对1989~1995年北京、南京等地31所高校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杀率在9/10万~24/10万之间,远远高于同期所在城市的一般人群自杀率.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人数在逐年增加,就死因而言己排前3位,在部分大学校园中,自杀和企图自杀己是常见事件,自杀己是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
作者:黄晓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优等生和一般学生常见病患病率的差异,笔者将本市一所省重点高中和一所普通高中的2002年和2003年新生体检资料进行了比较.
作者:李静;吕英;江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精神障碍疾病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我们对2004年来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分析发现青少年占住院的比例较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耀中;崔增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知识,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我国的艾滋病每年呈上升趋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艾滋病的预防高度重视,规定将艾滋病的预防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内容之中.我校是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传授是采用讲座,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经常对学生进行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和教育,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我于2004年11月~12月针对我校的58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体育运动学校训练中,外伤致病是经常发生的,对此进行有效预防与护理是很重要的.本文就体校学生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问题提出了一定的防治对策及护理方法,对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有一定作用,对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吴艳;张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探讨小学生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对照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工具为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自编的行为情绪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徐州市城区四所小学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结果发现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小学生58人,检出率为12.31%,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集中出现的儿童行为问题有多动、分裂样、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骄惯、任性、缺少锻炼现象较普遍.结论儿童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影响小学生行为和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孩子与父母间不良的依恋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差、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家庭养育方法不当等.减少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发生必须重视提高父母素质和改善家庭精神环境的作用.
作者:赵光;白智泳;杜玉霞;李健梅;刘媛媛;袁宝强;耿德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根据药品药理性质,临床应用范围及安全性等特征,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一定原则遴选认定,不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作者:王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期安徽省局部地区发生流脑疫情,其他多数省份也有散在的流脑病例发生.在这次流脑疫情中,发病者年龄多在13岁至18岁之间,以中小学生为主,学生占总发病数的77%.学校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发地.针对流脑疫情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流脑在学校传播的关键.
作者:刘艳宏;刘爱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宁波市海曙区托幼机构儿童的体格发状况,为幼托机构儿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04年5月~6月对全区46家幼托机构6 054名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戴嘉君;李尔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福州市中学生上网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对福州市6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1],现将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如下.
作者:范新宇;潘宝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共检出318个血肿,有233个血肿位于基底节及丘脑(占73.3%),199个血肿呈肾形或类圆形(占59.2%),201例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占67.0%),107例血肿破入脑室系统(占35.7%).结论 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除了直接显示脑内血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范围外,还可观察其动态变化,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文正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法测定血清总钙操作简单、快捷、用血量少,其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原子吸收法)很接近,适用于全自动分析,是我国卫生部推荐的血清总钙检测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实验室普遍采用.其测定原理是:在一定碱性条件下,OCPC与血清中Ca2+、Mg2+螯合成紫红色的可溶性螯合物,在一定波长有吸收峰,在试剂中加入一定量的Mg2+掩蔽剂除去Mg2+的干扰,通过比色法可求得Ca2+含量.目前OCPC法存在各试剂配方不尽相同、降低空白值和测定曲线负截距误差、提高灵敏度和基本稳定性等问题.
作者:薛丽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学生,男,20岁,左侧腋下疼痛于2004年儿月7日上午来门诊部求诊.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部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左腋中线第Ⅲ肋间有约4 cm×8 cmn大小不等的疱疹,当时确诊为带状疱疹,即给肌注聚肌胞注射液2 mg(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620).注射10 min后,患者出现双眼结膜充血水肿,并出现颜面部潮红,打喷嚏,而后双眼眶周围皮下出现水肿,胸、背、腹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块,微痒,患者神清,流清水鼻涕,测血压正常,脉搏120次/min,心律齐,心尖区无杂音,两肺未闻干湿性罗音,诊断为聚肌胞过敏反应.
作者:杨才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