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

赵玉玲;张莉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 继发感染, 院内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结核病患者, 治疗及预后, 整理分析, 高危人群, 感染情况, 致病菌, 原发病, 医院内, 病死率, 住院, 临床, 课题, 防治
摘要:肺结核患者是医院内继发感染的高危人群,肺部感染常见且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及预后,故防治院内肺部感染成为临床上备受重视的课题之一.为探讨肺结核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我们对近3年间住院的肺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空气中樟脑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樟脑又称2-茨酮,纯品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有强烈的樟木气味和辛辣的味道,能在常温升华,在医药上用于配制强心剂、十滴水、清凉剂和用于生产防蛀剂.塑料工业中用作增塑剂[1].美国ACGIH制定的车间空气卫生标准TLV-TWA为12mg/m3[2].目前国内尚未见其车间空气卫生标准和测定方法.我们用活性碳管采样,二硫化碳(CS2)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樟脑.

    作者:陈利平;叶能权;吴邦华;张子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方法的改进

    在应用国标方法GB5750-85测定水中氯仿、四氯化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经实验研究,我们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一些改进,使方法更加简单易行,方法的灵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康莉;陈春晓;仲岳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有机氯农药的主要品种六六六(BCH)和滴滴涕(DDT)分别于1825年和1874年问世,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和公共卫生,曾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首选的杀虫剂.有机氯农药是我国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七十年代是我国使用有机氯农药的高峰期,八十年代初达到顶峰.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降解十分缓慢,以及它的亲脂性等特点,在环境和动、植物体内大量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1983年我国才开始禁止生产BCH和DDT等有机氯农药.虽然有机氯农药在中国已被禁止使用了17年,但在食品中仍能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残留,且平均值远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对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黄卫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41例腹泻病人病原菌分离情况报告

    急性腹泻(以下简称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病原菌复杂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生更为严重,目前世界上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于2000年4~10月对锡山市辖区内各医院肠道门诊送验的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

    作者:姚正堂;廉靖贤;蒋巳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

    自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近20年来,对于这一问题在医学上的应用介绍得较多,而对于卫生检验、分析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相对介绍得较少,但仍有过报道[1].这无疑对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缩短过渡时间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只不过文中的确也存在某些不妥之处,由于没有及时改正,结果误导了应用者,致使引用者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同的错误[2].

    作者:林树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活性炭排除色素干扰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探讨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无论是采用GB5009·33-85还是采用GB/T5009·33-1996测定方法都同是一种重氮化偶合反应比色法.此法在对有色样品检测时,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严重地干扰着比色结果,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GB法中尚未提示对色素的消除.为消除干扰,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在不同的pH条件下,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的方法(以下简称本法).经过反复试验和实践,我们认为在pH=11~12时是排除色素的佳范围,它既有效地消除了色素的干扰,又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廖惠玲;陈德云;陈国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苯代谢物的方法

    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尿中苯的3种代谢物(包括粘糠酸、氢醌和儿茶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分析柱(4.6×250mm),流动相为甲酸:四氢呋喃:水=14:17:969,流速为1.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6%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1%~93%之间.本法经过样品预处理后,适于现场尿中苯代谢物的测定.

    作者:郝守进;曲宁;崔九思;戚其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航空食品厂面包生产卫生微生物学监测报告

    本航空食品厂是以生产航空快餐、糕点为等为主导的企业,日产面包量平均在9200个,其产品主要为本场起降的各航空公司航班及旅客配餐,面民是配餐食品中主要品种之一.面包因其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高温烤制后需经摊凉,部分需切片,再进行包装.其操作环节多、微生物十分容易繁殖.因此面包的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人员与旅客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产品卫生质量,笔者对本厂2000年所生产的面包进行了微生物学监测分析,同时对生产用工具、员工的手、季节等因素进行了监测分析,现将监测结果报告.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雌激素、沙丁胺醇残留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雌二醇、已烯雌酚、沙丁胺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0.45μmFH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得到雌二醇、已烯雌酚、沙丁胺醇浓度与峰面积成正比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9;其相对标准差RSD≤0.6%(n=6),检出限≤2ng,回收率范围为95.8~102.5%.[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准确、精密、样品处理简单、杂质干扰少等优点.

    作者:林奕芝;张世英;梁伟;刘奋;司徒潮满;戴京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以数值分类鉴定为核心的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少鉴定系统由于数学模型设计有缺陷,基础数据应用不当,致使该鉴定系统鉴定结果错误率升高,这是目前许多鉴定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对分类单位与生化鉴定项目的选择是否恰当,也是影响鉴定系统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上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简述如下:

    作者:任泽萍;段发愚;李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天津市滨海地区甲肝免疫水平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我滨海地区甲肝抗体水平的情况,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为今后有效控制甲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我区不同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血清学测定.结果显示我区各部分人群甲肝抗体水平基本无差别,抗-HAV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且与甲肝疫苗接种率不一致,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抗-HAY阳性率普遍低于甲肝疫苗接种率.统计学结果得出男性抗-HAY阳性率低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滨海地区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天津郊区东丽区的抗体阳性率.

    作者:徐品;陈玉荣;隗功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鸽粪中肠道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意义探讨

    为了解鸽子体内肠道杆菌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禽类动物作为肠道致病菌传染源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离鸽粪中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的方法,并采用空斑形成试验来了解各种噬菌体的滴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申元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探讨

    分析实验的质量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其目的在于用经济的方法为卫生监督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在卫生理化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实验人员业务素质是关键,另外要着重从实验室环境、实验工具的管理、建立完整的质控程序.

    作者:郭虹;方友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市售肉蛋制品中分离出一株德比沙门菌

    2001年5月,本中心开始对市售肉蛋制品进行卫生抽查.5月份共采样11份,并从其中2份猪肉样品中检出一株德比沙门菌.现将实验结果简报如下:1 培养特性菌落在S.S平板上的形态为扁平湿润、淡黄色透明、d=1~2mm、比较柔嫩、边缘整齐、无粘性、中央有黑心.2生化反应在双管糖上反应:甘露醇+、葡萄糖(+)、尿素-、蔗糖-、动力+、硫化氢+、、靛基质-.其它生化反应:赖氨酸+、乳糖-、ONPG-、麦芽糖(+)、KCN-.3玻片凝集试验该菌株与A~F多价、O4和Hf、Hg在1min内呈明显凝集,生理盐水对照不凝集.

    作者:陈昕;张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长期低剂量喂饮稀土Y对小鼠内脏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通过在饮水中加入稀土钇(0,23.25mg/L,2325.00mg/L)使小白鼠长期摄入稀土,7个月后用POEMS测定子代小鼠肝、脾、肾中微量元素Cu、Zn、Fe、Mn、Co、Ca、Mg、Ni、Na等的含量.结果显示,F1子代小鼠组织中Ca、Fe、Co、Mn、Ni、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或P<0.01),但Cu、Zn、Mg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稀土钇的长期摄入可造成小鼠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稀土生物效应的机制之一.

    作者:申治国;杨维东;刘洁生;车军;谢建滨;叶巧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念珠菌的不同种菌的脂肪酸组成

    念珠菌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对分类和鉴定极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只需要少量的菌体,采用盐酸甲醇直接甲脂化,方法简单,操作快速,试剂便宜且需要量少,脂化效果好,稳定性与精密度都较好,是一种迅速处理多种菌株且简单易重复的优良方法.

    作者:郑文晖;蔡葵花;席丽艳;鲁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

    2001年6月,某居民在农贸市场买卤鸭回家食用5-6h后感到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患者排粘液脓血便,并伴有头痛、口渴等症状,样品经实验室检查,认为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二次毒性代谢产物,现已证实有数十种存在形式.由于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及致基因突变等危害[1],尤其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纷纷制订了食品及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卫生限量标准加以控制,其中低限量达0.05μg/kg[2].黄曲霉毒素在牛奶及奶制品中,通常以M1的形式存在,AFT M1是AFT B1在生物体内的羟化产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AFT M1列为ⅡB类可疑致癌物.由于儿童和老人是牛奶消费的重要人群,因此加强对AFTMt的检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鹏;张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人体血清硒的方法研究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血清硒正常值为0.079mg/L±0.03.据报导测定血清硒的方法有多种,有NAA法、XRFS法、ICP-AES法、AAS法等.本文对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血清硒方法进行了探讨,此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均好,取样量少,干扰少简便快速,是测定血清硒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徐卫红;张亚增;申庆光;王雁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椒碱

    目前,市售胡椒粉掺杂使假者较多,其测定方法多为定性方法[1-2],关于胡椒中胡椒碱的定量分析曾经有薄层紫外扫描法[3]与比色法[4],前者受仪器条件的限制,一些基层单位尚难普及,后者前测定方法较烦杂.本文介绍一种容易推广的直接紫外光度法,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张沛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