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法测定念珠菌的不同种菌的脂肪酸组成

郑文晖;蔡葵花;席丽艳;鲁长明

关键词:念珠菌, 菌种, 甲脂化
摘要:念珠菌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对分类和鉴定极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只需要少量的菌体,采用盐酸甲醇直接甲脂化,方法简单,操作快速,试剂便宜且需要量少,脂化效果好,稳定性与精密度都较好,是一种迅速处理多种菌株且简单易重复的优良方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凯氏定氮法消化装置的改进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是测定有机氮的准确和操作较简便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应用普遍.[1]但消化过程放出大量的烟气,烟气的主要成份是SO2和CO2.传统的消化方法是通过通风柜把烟气排放在空气中或者是直接把烟气排放到空气中.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会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本文设计改良消化装置,消除了空气污染,测定结果与国际操作方法结果无差异显著性,但消化时间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兰;苏艳华;林会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分析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后逐步推广到实验室工作.目前在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以及医药、卫生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对分析质量控制非常重视,在卫生防疫系统开展了水质分析和生物样品等分析质量控制[1].

    作者:杨福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食物中毒分离出二种沙门菌

    2000年9月下旬,丹徒镇共有91人因食用该镇个体工商户销售的红烧凤爪而引起食物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经过对所食食物、中毒者粪便进行细菌学检验和鉴定,从食物及中毒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出乌干达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

    作者:钱瑶;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内部质量控制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是检测HIV感染为敏感的常规方法.利用HIV抗体检测的室内质控图判断实验的有效性,提高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认真做好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流行和蔓延.HIV检测是HIV感染者或者AIDS病人的诊断依据.目前,我国在筛选献血员、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出入境人员体检等方面常用的是血液中HIV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的方法很多,大多简单,经济便于广泛推广应用.其中IS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是HIV抗体初筛检测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传播、蔓延,我们对HIV抗体初筛检测进行了室内质控,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学军;田绿波;赵子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方法探讨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如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蒸馏滴定法等.但均各有其不足之处,如汞污染、标准不稳定、人为误差较大等.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SO32-),干扰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无污染.

    作者:范华锋;查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目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方法很多,单独测定硝酸盐氮的有二磺酸酚比色法[1],镉柱还原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等,测定亚硝酸酸盐氮的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1],催化分光光度法[4]等.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测定也有报道[5-6],本文基于文献[7]报道的N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并与标准法比较取得了很满意的结果.

    作者:何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机酸对ICP-AES测定Pb、As、Cd、Cu、Mn的影响

    本文试验了盐酸、硝酸、硫酸三种常用的无机酸对ICP-AES测定卫生学中十分关注的As、Cd、Cu、Mn、Pb的影响,内容包括无机酸对测定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溶液提升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20%酸度范围内,盐酸基体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无影响,硝酸、硫酸基体随酸度的增大导致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降低而且随盐酸、硝酸、硫酸的顺序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的影响逐渐增强;这种影响与样品溶液的提升量的关系很小甚至无关;同时发现在0-20%酸度范围内,端视ICP-AES受硝酸、硫酸的影响比侧视ICP-AES小.

    作者:谯斌宗;杨元;高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碘作氧化剂测定水中挥发酚

    天然水中酚的含量极少,但受某些工业废水的污染,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含有酚类化合物.挥发酚的检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监测都有重要意义.在卫生检验中,对挥发酚的测定,一直采用铁作氧化剂,但其水样必须蒸馏,而且操作过程中产生氰化物污染环境.本文用碘作氧化剂,在硫化氰和二氧化硫含量甚微的情况下,可以不必蒸馏,方法简单,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生乳中检出红色沙雷菌

    2000年12月,我们对当地的生牛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调查,从采集的50份样品在营养琼脂单板上发现一些样品中出现红色菌落,经鉴定为红色沙雷菌(Serratia,rubidaea).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贞;陈敏;杨非;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饮食企业检验员考核(试)和培训,提高产品质量监控力度

    按企业发展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各企业内部均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但部分企业配备的检验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影响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力度.为此,我单位对21家饮食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发放盲样进行卫生细菌考核以及试验基础知识书面考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集中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再次发放盲样和试卷进行考核(试).同时我单位亦对培训前、后盲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平行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参考标准.结果如下:

    作者:章齐平;顾丽萍;李伟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念珠菌的不同种菌的脂肪酸组成

    念珠菌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对分类和鉴定极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只需要少量的菌体,采用盐酸甲醇直接甲脂化,方法简单,操作快速,试剂便宜且需要量少,脂化效果好,稳定性与精密度都较好,是一种迅速处理多种菌株且简单易重复的优良方法.

    作者:郑文晖;蔡葵花;席丽艳;鲁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管理、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系统

    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监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工作量大,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原始记录书写、检验报告打印等方面,占用了检验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现今计算机功能的高速发展,使其进入了各行各业,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网络功能为卫生检验的自动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与石家庄海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卫生检验管理、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系统》,该系统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杏琴;徐保红;杨力学;张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天津市滨海地区甲肝免疫水平现状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我滨海地区甲肝抗体水平的情况,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为今后有效控制甲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我区不同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血清学测定.结果显示我区各部分人群甲肝抗体水平基本无差别,抗-HAV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且与甲肝疫苗接种率不一致,尤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抗-HAY阳性率普遍低于甲肝疫苗接种率.统计学结果得出男性抗-HAY阳性率低于女性,且有显著性差异.滨海地区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天津郊区东丽区的抗体阳性率.

    作者:徐品;陈玉荣;隗功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非细菌性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的调查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是临床常见的、对健康危害较大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致ARI的病原体具有种类多、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别、常规方法检测很困难、有地域和季节差别等特点,使临床病原学诊断ARI和及时有针对性地治疗ARI较为困难,对ARI盲目使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了解致ARI的病原体种类和分布情况,对制定诊治ARI的方案和有效避免滥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就诊的ARI患者中,多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占有较大的比例,此情况使临床诊治ARI的复杂程度增加,应引起注意,对ARI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初步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薛承岩;刘耀敏;卢云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动物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危及人类健康的问题,早在40年代末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WHO在1969年就对各国提出:应对各种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量制定出允许标准.我国对此也做出相应规定,并制定了国标检测方法.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国标检测方法对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分离、检出效果很不理想.本文对抗生素残留的检测进行了方法上的探讨,并得到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阎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341例腹泻病人病原菌分离情况报告

    急性腹泻(以下简称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病原菌复杂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生更为严重,目前世界上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于2000年4~10月对锡山市辖区内各医院肠道门诊送验的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

    作者:姚正堂;廉靖贤;蒋巳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冰箱保存食品大肠菌群污染状况调查

    为了解保存食品冰箱的卫生状况,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防止传染病和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01年4月对石河子市部分居民住户,饭馆保存食品的冰箱进行了大肠菌群检测,并进行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咏梅;唐怀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所幼儿园、小学88名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及检验结果分析

    2001年4月12日,无锡市某区3个镇的10所幼儿园、小学发生一起因食用牛奶饮料导致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检验,证实为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及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俞彩娥;沈梅云;童鹤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94例HBsAg阳性从业人员血清乙肝调查

    为了解我县饮副食从业人员和劳动卫生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2000年6月对我县在健康体检中确定为HBsAg阳性的饮副食从业人员和劳动卫生从业人员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高玉荣;孙素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包头市细菌性痢疾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近年痢疾杆菌流行菌株的不断变迁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长,给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了解包头市痢疾杆菌分布现状及变迁趋势,了解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于1998年3、4、5、6月对包头市四所医院的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痢疾杆菌21株,对分离到的痢疾杆菌进行了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文;常晓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