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宸
质量控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后逐步推广到实验室工作.目前在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以及医药、卫生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对分析质量控制非常重视,在卫生防疫系统开展了水质分析和生物样品等分析质量控制[1].
作者:杨福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血清硒正常值为0.079mg/L±0.03.据报导测定血清硒的方法有多种,有NAA法、XRFS法、ICP-AES法、AAS法等.本文对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血清硒方法进行了探讨,此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均好,取样量少,干扰少简便快速,是测定血清硒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徐卫红;张亚增;申庆光;王雁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按企业发展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各企业内部均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但部分企业配备的检验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影响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力度.为此,我单位对21家饮食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发放盲样进行卫生细菌考核以及试验基础知识书面考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集中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再次发放盲样和试卷进行考核(试).同时我单位亦对培训前、后盲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平行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参考标准.结果如下:
作者:章齐平;顾丽萍;李伟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食物及饮水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硝酸盐,而硝酸盐在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此外亚硝酸盐常作为食品的发色剂,加入到肉食品中,使肉色鲜美,当人摄入大量的亚硝酸盐后,可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因此,在肉制品的测定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的卫生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在对我区某肉制品加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亚硝酸盐的监测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异常的现象,其标准系列显色很好,r=0.9999,而被测定样品均未发生显色反应,根据1997、1998年两年对该厂肉制品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看,均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个别产品还有超标现象.为了确定该厂肉制品亚硝酸盐的含量,做了下列分析实验.
作者:王丽荣;马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腹泻(以下简称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病原菌复杂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生更为严重,目前世界上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于2000年4~10月对锡山市辖区内各医院肠道门诊送验的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
作者:姚正堂;廉靖贤;蒋巳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近年痢疾杆菌流行菌株的不断变迁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长,给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了解包头市痢疾杆菌分布现状及变迁趋势,了解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于1998年3、4、5、6月对包头市四所医院的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痢疾杆菌21株,对分离到的痢疾杆菌进行了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文;常晓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测定生发类化妆品中斑蝥素的含量;用三氯甲烷为提取剂、以M/Z 128为定量离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储存技术(GC/MS-SIS)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1~50μg/ml,检出限为0.2ng,回收率为91.0%~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80%(n=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英;王成云;杨左军;张伟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天然水中酚的含量极少,但受某些工业废水的污染,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含有酚类化合物.挥发酚的检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监测都有重要意义.在卫生检验中,对挥发酚的测定,一直采用铁作氧化剂,但其水样必须蒸馏,而且操作过程中产生氰化物污染环境.本文用碘作氧化剂,在硫化氰和二氧化硫含量甚微的情况下,可以不必蒸馏,方法简单,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方法很多,单独测定硝酸盐氮的有二磺酸酚比色法[1],镉柱还原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等,测定亚硝酸酸盐氮的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1],催化分光光度法[4]等.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测定也有报道[5-6],本文基于文献[7]报道的N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并与标准法比较取得了很满意的结果.
作者:何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术式,术后为防止膀胱内出现血凝块,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1],以保持膀胱造瘘管及气囊尿管通畅.我们对178例术后患者,进行了术后尿液红细胞与冲洗液温度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邹杰;陈凤英;王芦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恩诺沙星为内标物,测定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鸡各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3%以上,日内、日间RSD分别低于8.40%和13.00%(n=5),环丙沙星在0.025~5.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7),低检测限为0.003mg/kg,可满足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检测的要求.
作者:谢恺舟;张军;龚道清;王志跃;陈国宏;赵万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有些蔬菜、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尤其是不新鲜或腐烂、腌制的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大量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不足中毒剂量的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因此,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在食品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亚硝酸根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和示波极谱法[1-3].本文研究了利用亚硝酸根对甲基紫的褪色作用,建立了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甲基紫对570nm波长的光有较强吸收,在酸性介质中,由于亚硝酸根对甲基紫分子中的仲胺位氢发生了取代而使吸光度减少,其减少值△A与亚硝酸根浓度呈线性关系.籍此,可对亚硝酸盐进行测定.
作者:杜晓燕;王德才;王悦;贾效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COD(化学需氧量)传统测定方法,是利用重铬酸钾的强氧化性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滴定误差往往会累积较大的结要误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利用重铬酸钾本身的颜色随浓度变化进行变化这一特性,而进行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尝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绘制标准曲线,并分析其r值、a值、b值,以及对特征浓度进行回收率控制等手段,对标准曲线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冯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保存食品冰箱的卫生状况,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防止传染病和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01年4月对石河子市部分居民住户,饭馆保存食品的冰箱进行了大肠菌群检测,并进行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咏梅;唐怀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食品公共场所人员进行乙型肝炎监测是常规体检的重点监测项目,本文将一年来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希望对乙肝预防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林洁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脱氢乙酸作为食品防腐添加剂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对霉菌、腐败菌、酵母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酸型保存剂,酸性时作用很强,在中性附近也有效果.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饮料、糕点、奶油制品、果脯以至一些保鲜剂中.本文对食品保鲜王、面包王等不含脂肪样品中脱氢乙酸进行酸化处理后,用乙醚多次萃取浓缩至近干,再用丙酮定容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明;梁春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案例介绍 我市连山县永丰镇某村某户耕牛于2001年5月12日失踪,14日在山坡下发现死牛,牛主人认为牛是从山坡上跌下来死掉的,于是在发现当日下午将牛肉分给亲友,并卖给当地村民.当晚吃了牛肉的44名村民在进食后1~6h内陆续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症状,严重者昏迷、瞳孔缩小;送当地卫生院抢救,医生采用解磷定、阿托品进行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控制.15日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对吃剩的牛肉、牛内脏及患者的洗胃液进行了采样、检验.
作者:黄奕标;陈丽萍;丘玮玲;刘庆佳;雷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无偿献血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血源质量,也是保证受血者健康安全的关键.本文就栖霞市5061名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政;路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对多糖的研究进展很快,研究面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广,尤其对抑制肿瘤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较深刻,但对这些起主要作用的多糖测定在我国至今尚无统一标准方法,为了检验的需要我们对多糖测定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作了初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建平;钟春燕;赵道辉;杜峻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海产品中Na、Mg、Al、P、Cr、Mn、Fe、Ni、Ca、Zn、As、Sr、Mo、Cd、Pb、Hg,并利用国家标准物质贻贝GBW08571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在85%~115%,平均值为96.7%,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并用多内标法有效地校正了基体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孙玉岭;薛维政;郜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