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汕头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监测情况分析

林洁敏

关键词:汕头市,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乙肝, 监测项目, 预防工作, 乙型肝炎, 监测结果, 常规体检, 统计
摘要:对食品公共场所人员进行乙型肝炎监测是常规体检的重点监测项目,本文将一年来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希望对乙肝预防工作有所帮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甲基紫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

    有些蔬菜、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尤其是不新鲜或腐烂、腌制的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大量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不足中毒剂量的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因此,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在食品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亚硝酸根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和示波极谱法[1-3].本文研究了利用亚硝酸根对甲基紫的褪色作用,建立了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甲基紫对570nm波长的光有较强吸收,在酸性介质中,由于亚硝酸根对甲基紫分子中的仲胺位氢发生了取代而使吸光度减少,其减少值△A与亚硝酸根浓度呈线性关系.籍此,可对亚硝酸盐进行测定.

    作者:杜晓燕;王德才;王悦;贾效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由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0年9月29日,福州市某学校学生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75名学生患病,轻微症状者50人,经医院诊治者25人,其中3名重症患者住院治疗.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证实本次事件是因食用豆浆污染蜡样芽胞杆菌而引起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峰;黄春文;齐文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步法霍乱快诊检测技术应用有关问题探讨

    一步法快诊霍乱技术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免疫层析反应:即利用霍乱病原菌独特的抗原成分,在层析过程中与试纸条上包被的相应受体发生高度特异性免疫亲和反应,通过胶体金而得到肉眼直观的显色条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5~10min)、结果清楚,易于判断、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检测活菌与死菌的特点.适宜于无条件进行细菌培养的基层乡、镇医院作01群霍乱急性期病人早期诊断.基层乡、镇医院也将其检验结果作为疫情上报与否的依据.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此提出供大家探讨.

    作者:牟怀德;陈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改进的苦味酸试纸法定性测定酒中氰化物的试验探讨

    国标GB/T5009.36-1996中规定苦味酸试纸法作为粮食中氰化物测定的定性试验,使操作者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作为基层检验工作者,当大量市场调查展开时,巨大的工作量及要求结果的紧迫性,往往使预试验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酒中氰化物国家标准较高,苦味酸试纸法的灵敏度能满足要求,笔者将苦味酸试纸法应用于酒中,作为氰化物测定的予试验,发现结果的假阳性率非常高,偶而也有假阴性样品,效果很差.干扰主要来源于酒中的醛类及SO2残留;另外,水浴加热操作中,由于温控不好,大量水蒸汽有时也将试纸条上试剂淋洗下来,使结果难以观察.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对样品作一些必要的处理后,再利用废弃的测汞仪气泵进行打气,结果证实,改进的苦味酸试纸法可以大大降低酒中氰化物测定的假阳性率,阴性符合率100%,应用于实践中效果较好,而且能够满足国标要求,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香;陈欣然;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北京市大兴区2000年新建楼房水质卫生状况检测结果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饮用水的水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热的升温,大批新建楼房应运而生,于是新建楼房水质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新入住居民的生活质量,2000年我们对本地区124座新峻工楼房水质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归纳如下.

    作者:赵冬丽;王海云;孟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蒸馏直接法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

    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将样品消化并蒸馏后进行测定.但其蒸馏过程复杂,且费时较长.为了探讨简便快捷的测定方法,我们设计研究了无蒸馏直接比色测定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增伦;翟炳明;王传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人体血清硒的方法研究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血清硒正常值为0.079mg/L±0.03.据报导测定血清硒的方法有多种,有NAA法、XRFS法、ICP-AES法、AAS法等.本文对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血清硒方法进行了探讨,此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均好,取样量少,干扰少简便快速,是测定血清硒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徐卫红;张亚增;申庆光;王雁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品卫生质量检测自动评价方法

    食品种类繁多,目前国家颁布有国家标准的食品多达450余种,检验项目达170余项.且每种食品的检验项目、检测方法、标准值都有差异.过去用微机进行食品样品检测评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立大量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与一种食品对应:二是建立一个包罗所有检测项目的超大型数据库.前者在进行数据评价时,一种食品要建立一套评价方法,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设计,且新面世的食品标准只能由程序设计员添加,普及使用受到限制;后者浪费了大量的计算机存贮空间,并且数据的重复处理使计算机的效率大大降低.再者,新的食品检测项目也只能由程序设计员添加,普及使用也受到限制.本系统利用visua Foxpro 6.0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解华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的异常现象分析

    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食物及饮水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硝酸盐,而硝酸盐在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此外亚硝酸盐常作为食品的发色剂,加入到肉食品中,使肉色鲜美,当人摄入大量的亚硝酸盐后,可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因此,在肉制品的测定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的卫生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在对我区某肉制品加工厂生产的产品进行亚硝酸盐的监测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异常的现象,其标准系列显色很好,r=0.9999,而被测定样品均未发生显色反应,根据1997、1998年两年对该厂肉制品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看,均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个别产品还有超标现象.为了确定该厂肉制品亚硝酸盐的含量,做了下列分析实验.

    作者:王丽荣;马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溶样ICP-MS测定海产品中元素方法研究

    本文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海产品中Na、Mg、Al、P、Cr、Mn、Fe、Ni、Ca、Zn、As、Sr、Mo、Cd、Pb、Hg,并利用国家标准物质贻贝GBW08571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在85%~115%,平均值为96.7%,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并用多内标法有效地校正了基体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孙玉岭;薛维政;郜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标准曲线质量控制

    COD(化学需氧量)传统测定方法,是利用重铬酸钾的强氧化性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滴定误差往往会累积较大的结要误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利用重铬酸钾本身的颜色随浓度变化进行变化这一特性,而进行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尝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绘制标准曲线,并分析其r值、a值、b值,以及对特征浓度进行回收率控制等手段,对标准曲线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冯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五种定期移植法保存非苛养菌的效果比较

    菌种保存是从事微生物研究、检验及教学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定期移植保存法(又称传代培养保存法)为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技术,因而被各级微生物实验室和检验室所普遍采用.该法包括斜面培养、半固体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多种方法,我们就常用的5种定期移植方法对非苛养细菌的保藏效果进行了长达6年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敏;叶路;刘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冷原子吸收测定尿汞预处理方法探讨

    尿汞的测定是衡量人体汞中毒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可行的尿汞标准检验方法.为更好的开展对尿汞的监测,以控制样品中汞污染程度,笔者参照文献[1]对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尿汞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朱彩霞;张卫国;付家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脱氢乙酸

    脱氢乙酸作为食品防腐添加剂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对霉菌、腐败菌、酵母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酸型保存剂,酸性时作用很强,在中性附近也有效果.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饮料、糕点、奶油制品、果脯以至一些保鲜剂中.本文对食品保鲜王、面包王等不含脂肪样品中脱氢乙酸进行酸化处理后,用乙醚多次萃取浓缩至近干,再用丙酮定容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明;梁春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两种无菌检查方法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检验结果的比较

    我国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无菌检查试验时,应吸取脱液,经洗脱后用脱液接种做无菌检查试验(简称洗脱法)[1].同时我们参照注射针的无菌检查试验方法[1],即取样直接投入培养管中(管称浸泡法)作为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耀清;薛荣芬;潘慧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简便、快速、测定范围广(0.02~2000)PPm),不需分离溶液中大量干扰离子,广泛用于各类样品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是成熟的离子选择电极之一,它是用氟化镧单晶膜制成的一种膜电极,自1996年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相继研制成的一种膜电极、全固态离子电极、倒置平板式氟电极、复合电极等,对测定微量样品氟含量可获得满意效果.[1,2]为了减少测定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本文就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周定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汕头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监测情况分析

    对食品公共场所人员进行乙型肝炎监测是常规体检的重点监测项目,本文将一年来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希望对乙肝预防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林洁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雌激素、沙丁胺醇残留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雌二醇、已烯雌酚、沙丁胺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0.45μmFH滤膜过滤,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得到雌二醇、已烯雌酚、沙丁胺醇浓度与峰面积成正比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9;其相对标准差RSD≤0.6%(n=6),检出限≤2ng,回收率范围为95.8~102.5%.[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准确、精密、样品处理简单、杂质干扰少等优点.

    作者:林奕芝;张世英;梁伟;刘奋;司徒潮满;戴京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周口市2~18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HBsAg流行率为9.75%,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青少年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预后比成人差,并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为全面了解我市青少年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乙肝抗体保护水平,为今后全市开展大规模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于1999年10月对全市2~18岁青少年儿童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云超;赵伟;蒋文;郭爱英;殷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包头市细菌性痢疾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近年痢疾杆菌流行菌株的不断变迁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长,给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了解包头市痢疾杆菌分布现状及变迁趋势,了解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于1998年3、4、5、6月对包头市四所医院的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痢疾杆菌21株,对分离到的痢疾杆菌进行了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文;常晓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