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食用有机磷农药污染牛肉引起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

黄奕标;陈丽萍;丘玮玲;刘庆佳;雷霖

关键词:有机磷, 农药污染, 牛肉, 食物中毒, 卫生监督机构, 症状缓解, 瞳孔缩小, 山坡, 患者, 洗胃液, 卫生院, 解磷定, 阿托品, 治疗, 医生, 头晕, 头痛, 抢救, 呕吐, 内脏
摘要:1案例介绍 我市连山县永丰镇某村某户耕牛于2001年5月12日失踪,14日在山坡下发现死牛,牛主人认为牛是从山坡上跌下来死掉的,于是在发现当日下午将牛肉分给亲友,并卖给当地村民.当晚吃了牛肉的44名村民在进食后1~6h内陆续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症状,严重者昏迷、瞳孔缩小;送当地卫生院抢救,医生采用解磷定、阿托品进行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控制.15日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对吃剩的牛肉、牛内脏及患者的洗胃液进行了采样、检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一步法霍乱快诊检测技术应用有关问题探讨

    一步法快诊霍乱技术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免疫层析反应:即利用霍乱病原菌独特的抗原成分,在层析过程中与试纸条上包被的相应受体发生高度特异性免疫亲和反应,通过胶体金而得到肉眼直观的显色条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5~10min)、结果清楚,易于判断、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检测活菌与死菌的特点.适宜于无条件进行细菌培养的基层乡、镇医院作01群霍乱急性期病人早期诊断.基层乡、镇医院也将其检验结果作为疫情上报与否的依据.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此提出供大家探讨.

    作者:牟怀德;陈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生乳中检出红色沙雷菌

    2000年12月,我们对当地的生牛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调查,从采集的50份样品在营养琼脂单板上发现一些样品中出现红色菌落,经鉴定为红色沙雷菌(Serratia,rubidaea).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贞;陈敏;杨非;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冰箱保存食品大肠菌群污染状况调查

    为了解保存食品冰箱的卫生状况,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防止传染病和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01年4月对石河子市部分居民住户,饭馆保存食品的冰箱进行了大肠菌群检测,并进行比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咏梅;唐怀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管理、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系统

    卫生检验在公共卫生监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工作量大,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原始记录书写、检验报告打印等方面,占用了检验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而现今计算机功能的高速发展,使其进入了各行各业,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网络功能为卫生检验的自动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与石家庄海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卫生检验管理、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系统》,该系统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杏琴;徐保红;杨力学;张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总锑

    目前,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DDC-Ag比色法和砷斑法[1],前者有较高的灵敏度,但重现性不好,后者操作手续繁琐,所用试剂需纯化;锑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前者操作繁琐,条件严格,而且还需要毒性很大的苯进行提取,使该方法难以推广,后者灵敏度较低,仪器价格昂贵.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在环境[2]、地质[3]、卫生[4]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总锑的佳仪器条件及氢化物发生条件,介质及还原剂用量的影响,并对Bi3+,pb2+、Fe3+、Ca2+、Mg2+等离子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试验.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进行了6次测定,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5%,检出限为0.6μg·L-1;锑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71%,检出限为0.27μg·L-1.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同时检测食品中总砷和总锑,获得较满结果.

    作者:关铭;郭淑英;王春燕;边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溶样ICP-MS测定海产品中元素方法研究

    本文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海产品中Na、Mg、Al、P、Cr、Mn、Fe、Ni、Ca、Zn、As、Sr、Mo、Cd、Pb、Hg,并利用国家标准物质贻贝GBW08571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准确度在85%~115%,平均值为96.7%,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并用多内标法有效地校正了基体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孙玉岭;薛维政;郜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念珠菌的不同种菌的脂肪酸组成

    念珠菌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对分类和鉴定极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只需要少量的菌体,采用盐酸甲醇直接甲脂化,方法简单,操作快速,试剂便宜且需要量少,脂化效果好,稳定性与精密度都较好,是一种迅速处理多种菌株且简单易重复的优良方法.

    作者:郑文晖;蔡葵花;席丽艳;鲁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0年武汉市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的调查及药敏试验报告

    2000年我们收集了武汉市各区卫生防疫站在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中分离初筛的沙门菌共502株.经系统鉴定,502株沙门菌分布于B、C1、C2、D1、E1、E4、F等7个群37个血清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58株菌做26种药敏纸片试验,结果对丁胺卡那、头孢哌哃、头孢拉定100%敏感,对青霉素G、麦迪霉素等100%耐药.

    作者:熊燕;陈智;齐小保;徐小菊;龙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方法探讨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如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蒸馏滴定法等.但均各有其不足之处,如汞污染、标准不稳定、人为误差较大等.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亚硫酸盐(SO32-),干扰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无污染.

    作者:范华锋;查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检测结果分析

    无偿献血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血源质量,也是保证受血者健康安全的关键.本文就栖霞市5061名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政;路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锌试剂--环已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

    锌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研究证实,锌具有对人体重要生理功能,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儿、儿童更为重要.锌能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缺锌可影响味觉及食欲,锌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性功能.

    作者:卢抗美;张文全;朱建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鸽粪中肠道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意义探讨

    为了解鸽子体内肠道杆菌的分布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禽类动物作为肠道致病菌传染源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离鸽粪中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的方法,并采用空斑形成试验来了解各种噬菌体的滴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申元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五种定期移植法保存非苛养菌的效果比较

    菌种保存是从事微生物研究、检验及教学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定期移植保存法(又称传代培养保存法)为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技术,因而被各级微生物实验室和检验室所普遍采用.该法包括斜面培养、半固体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多种方法,我们就常用的5种定期移植方法对非苛养细菌的保藏效果进行了长达6年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敏;叶路;刘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有机氯农药的主要品种六六六(BCH)和滴滴涕(DDT)分别于1825年和1874年问世,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和公共卫生,曾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首选的杀虫剂.有机氯农药是我国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七十年代是我国使用有机氯农药的高峰期,八十年代初达到顶峰.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降解十分缓慢,以及它的亲脂性等特点,在环境和动、植物体内大量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1983年我国才开始禁止生产BCH和DDT等有机氯农药.虽然有机氯农药在中国已被禁止使用了17年,但在食品中仍能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残留,且平均值远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对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黄卫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质联用法测定生发类化妆品中斑蝥素

    测定生发类化妆品中斑蝥素的含量;用三氯甲烷为提取剂、以M/Z 128为定量离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储存技术(GC/MS-SIS)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1~50μg/ml,检出限为0.2ng,回收率为91.0%~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80%(n=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英;王成云;杨左军;张伟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94例HBsAg阳性从业人员血清乙肝调查

    为了解我县饮副食从业人员和劳动卫生从业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2000年6月对我县在健康体检中确定为HBsAg阳性的饮副食从业人员和劳动卫生从业人员进行乙肝五项指标的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高玉荣;孙素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加强饮食企业检验员考核(试)和培训,提高产品质量监控力度

    按企业发展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各企业内部均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但部分企业配备的检验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影响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力度.为此,我单位对21家饮食品生产企业实验室发放盲样进行卫生细菌考核以及试验基础知识书面考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集中培训.培训结束之后,再次发放盲样和试卷进行考核(试).同时我单位亦对培训前、后盲样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平行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参考标准.结果如下:

    作者:章齐平;顾丽萍;李伟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包头市细菌性痢疾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近年痢疾杆菌流行菌株的不断变迁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长,给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了解包头市痢疾杆菌分布现状及变迁趋势,了解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于1998年3、4、5、6月对包头市四所医院的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痢疾杆菌21株,对分离到的痢疾杆菌进行了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文;常晓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标准曲线质量控制

    COD(化学需氧量)传统测定方法,是利用重铬酸钾的强氧化性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滴定误差往往会累积较大的结要误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利用重铬酸钾本身的颜色随浓度变化进行变化这一特性,而进行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尝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绘制标准曲线,并分析其r值、a值、b值,以及对特征浓度进行回收率控制等手段,对标准曲线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冯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分析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后逐步推广到实验室工作.目前在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以及医药、卫生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对分析质量控制非常重视,在卫生防疫系统开展了水质分析和生物样品等分析质量控制[1].

    作者:杨福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