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任泽萍;段发愚;李京

关键词:细菌, 生化鉴定系统, 应用不当, 系统质量, 模型设计, 鉴定结果, 基础数据, 分类鉴定, 分类单位, 错误率, 选择, 数值, 数学, 缺陷, 方法
摘要:以数值分类鉴定为核心的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少鉴定系统由于数学模型设计有缺陷,基础数据应用不当,致使该鉴定系统鉴定结果错误率升高,这是目前许多鉴定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对分类单位与生化鉴定项目的选择是否恰当,也是影响鉴定系统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上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简述如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简便、快速、测定范围广(0.02~2000)PPm),不需分离溶液中大量干扰离子,广泛用于各类样品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是成熟的离子选择电极之一,它是用氟化镧单晶膜制成的一种膜电极,自1996年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相继研制成的一种膜电极、全固态离子电极、倒置平板式氟电极、复合电极等,对测定微量样品氟含量可获得满意效果.[1,2]为了减少测定误差,提高测量精确度,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本文就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周定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饮用井水中检出一群紫色细菌

    紫色细菌属于红色无硫菌科,是无硫紫色细菌,它是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紫色色素的自养微生物.从生活饮用水中通过人工培养直接检出紫色细菌较罕见,为便于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蓝光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活性炭排除色素干扰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探讨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无论是采用GB5009·33-85还是采用GB/T5009·33-1996测定方法都同是一种重氮化偶合反应比色法.此法在对有色样品检测时,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严重地干扰着比色结果,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GB法中尚未提示对色素的消除.为消除干扰,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在不同的pH条件下,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的方法(以下简称本法).经过反复试验和实践,我们认为在pH=11~12时是排除色素的佳范围,它既有效地消除了色素的干扰,又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廖惠玲;陈德云;陈国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钼黄法测定水中二氧化硅显色稳定性探讨

    水中二氮化硅引用GB8538-1995中的钼黄法来测定.此法简单、方便,但显色稳定性较差,必须在2~15min内比色完毕,给日常工作带来不便.笔者就此进行了探索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葛志刚;邵雪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乳酸菌AD钙奶中维生素A和D含量的HPLC法测定

    乳酸菌AD钙奶是儿童喜爱的一种饮料,内含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维生素A和D.有关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维生素A和D的方法,国内已有资料报道[1-2].但乳酸菌AD钙奶中的维生素A和D同时测定方法尚未见报导.本文采用反相HPIC法.用外标峰面积测定该产品中维生素A和D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具有简便、分离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作者:施群;付亚平;易有容;崔冶建;胡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

    自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近20年来,对于这一问题在医学上的应用介绍得较多,而对于卫生检验、分析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相对介绍得较少,但仍有过报道[1].这无疑对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缩短过渡时间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只不过文中的确也存在某些不妥之处,由于没有及时改正,结果误导了应用者,致使引用者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同的错误[2].

    作者:林树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列腺术后尿液红细胞与膀胱冲洗液温度的关系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术式,术后为防止膀胱内出现血凝块,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1],以保持膀胱造瘘管及气囊尿管通畅.我们对178例术后患者,进行了术后尿液红细胞与冲洗液温度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邹杰;陈凤英;王芦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

    2001年6月,某居民在农贸市场买卤鸭回家食用5-6h后感到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患者排粘液脓血便,并伴有头痛、口渴等症状,样品经实验室检查,认为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标准曲线质量控制

    COD(化学需氧量)传统测定方法,是利用重铬酸钾的强氧化性来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滴定误差往往会累积较大的结要误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利用重铬酸钾本身的颜色随浓度变化进行变化这一特性,而进行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尝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绘制标准曲线,并分析其r值、a值、b值,以及对特征浓度进行回收率控制等手段,对标准曲线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冯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苯代谢物的方法

    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尿中苯的3种代谢物(包括粘糠酸、氢醌和儿茶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分析柱(4.6×250mm),流动相为甲酸:四氢呋喃:水=14:17:969,流速为1.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6%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1%~93%之间.本法经过样品预处理后,适于现场尿中苯代谢物的测定.

    作者:郝守进;曲宁;崔九思;戚其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鸡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的HPLC法测定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恩诺沙星为内标物,测定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鸡各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3%以上,日内、日间RSD分别低于8.40%和13.00%(n=5),环丙沙星在0.025~5.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7),低检测限为0.003mg/kg,可满足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检测的要求.

    作者:谢恺舟;张军;龚道清;王志跃;陈国宏;赵万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几种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中,分析仪器越来越朝着微型化,智能化,仿生化,高敏感度的方向发展.传感器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几十年来在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化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生物传感器,还是化学传感器或模拟生物传感器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本文摘述了一些文献中关于传感器的发展应用和特性.从中可以看出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发展前景.

    作者:卫彩旗;马永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以数值分类鉴定为核心的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少鉴定系统由于数学模型设计有缺陷,基础数据应用不当,致使该鉴定系统鉴定结果错误率升高,这是目前许多鉴定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对分类单位与生化鉴定项目的选择是否恰当,也是影响鉴定系统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对上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简述如下:

    作者:任泽萍;段发愚;李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食物中毒分离出二种沙门菌

    2000年9月下旬,丹徒镇共有91人因食用该镇个体工商户销售的红烧凤爪而引起食物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经过对所食食物、中毒者粪便进行细菌学检验和鉴定,从食物及中毒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出乌干达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

    作者:钱瑶;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无机酸对ICP-AES测定Pb、As、Cd、Cu、Mn的影响

    本文试验了盐酸、硝酸、硫酸三种常用的无机酸对ICP-AES测定卫生学中十分关注的As、Cd、Cu、Mn、Pb的影响,内容包括无机酸对测定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溶液提升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20%酸度范围内,盐酸基体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无影响,硝酸、硫酸基体随酸度的增大导致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降低而且随盐酸、硝酸、硫酸的顺序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的影响逐渐增强;这种影响与样品溶液的提升量的关系很小甚至无关;同时发现在0-20%酸度范围内,端视ICP-AES受硝酸、硫酸的影响比侧视ICP-AES小.

    作者:谯斌宗;杨元;高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1年3月份,我市一住户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认本次中毒为亚硝酸盐中毒所致.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2001年3月21日,我市一住户(全家三口)在家吃晚餐.除孩子因身体不舒服未吃无症状外,父母在餐后2h,均出现青紫现象,伴头晕,腹胀,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经问诊,患者自诉为建筑工人,将工业盐带回家食用.

    作者:李兰换;李剑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目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方法很多,单独测定硝酸盐氮的有二磺酸酚比色法[1],镉柱还原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等,测定亚硝酸酸盐氮的方法有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1],催化分光光度法[4]等.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测定也有报道[5-6],本文基于文献[7]报道的N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同时测定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并与标准法比较取得了很满意的结果.

    作者:何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北京市大兴区2000年新建楼房水质卫生状况检测结果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饮用水的水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热的升温,大批新建楼房应运而生,于是新建楼房水质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新入住居民的生活质量,2000年我们对本地区124座新峻工楼房水质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归纳如下.

    作者:赵冬丽;王海云;孟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生乳中检出红色沙雷菌

    2000年12月,我们对当地的生牛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调查,从采集的50份样品在营养琼脂单板上发现一些样品中出现红色菌落,经鉴定为红色沙雷菌(Serratia,rubidaea).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贞;陈敏;杨非;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念珠菌的不同种菌的脂肪酸组成

    念珠菌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对分类和鉴定极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只需要少量的菌体,采用盐酸甲醇直接甲脂化,方法简单,操作快速,试剂便宜且需要量少,脂化效果好,稳定性与精密度都较好,是一种迅速处理多种菌株且简单易重复的优良方法.

    作者:郑文晖;蔡葵花;席丽艳;鲁长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