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彩旗;马永盛
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将样品消化并蒸馏后进行测定.但其蒸馏过程复杂,且费时较长.为了探讨简便快捷的测定方法,我们设计研究了无蒸馏直接比色测定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增伦;翟炳明;王传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世纪40至60年代,茶园中使用的杀虫剂品种主要是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杀虫剂,虽然这些农药品种对茶树上鳞翅目食叶害虫等有良好的效果,但因其高残留,逐渐被淘汰禁用.自20世纪70年中期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品种大量发展,这类农药的毒性一般较大,有一定蓄积性,有些品种有‘三致'作用.其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症状.以往此类农药在茶叶中残留测定未得到应有重视,因此对茶叶中此类农药残留测定十分重要,本文选用宽口径毛细管柱,7种菊酯类农药得到有效分离,检测结果符合农残分析的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刘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0年9月下旬,丹徒镇共有91人因食用该镇个体工商户销售的红烧凤爪而引起食物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经过对所食食物、中毒者粪便进行细菌学检验和鉴定,从食物及中毒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出乌干达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
作者:钱瑶;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通过在饮水中加入稀土钇(0,23.25mg/L,2325.00mg/L)使小白鼠长期摄入稀土,7个月后用POEMS测定子代小鼠肝、脾、肾中微量元素Cu、Zn、Fe、Mn、Co、Ca、Mg、Ni、Na等的含量.结果显示,F1子代小鼠组织中Ca、Fe、Co、Mn、Ni、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或P<0.01),但Cu、Zn、Mg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稀土钇的长期摄入可造成小鼠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稀土生物效应的机制之一.
作者:申治国;杨维东;刘洁生;车军;谢建滨;叶巧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菌种保存是从事微生物研究、检验及教学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定期移植保存法(又称传代培养保存法)为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技术,因而被各级微生物实验室和检验室所普遍采用.该法包括斜面培养、半固体穿刺培养、液体培养等多种方法,我们就常用的5种定期移植方法对非苛养细菌的保藏效果进行了长达6年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敏;叶路;刘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试验了盐酸、硝酸、硫酸三种常用的无机酸对ICP-AES测定卫生学中十分关注的As、Cd、Cu、Mn、Pb的影响,内容包括无机酸对测定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溶液提升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20%酸度范围内,盐酸基体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无影响,硝酸、硫酸基体随酸度的增大导致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降低而且随盐酸、硝酸、硫酸的顺序对待测元素灵敏度、准确度的影响逐渐增强;这种影响与样品溶液的提升量的关系很小甚至无关;同时发现在0-20%酸度范围内,端视ICP-AES受硝酸、硫酸的影响比侧视ICP-AES小.
作者:谯斌宗;杨元;高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腹泻(以下简称腹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病原菌复杂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生更为严重,目前世界上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了解和掌握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于2000年4~10月对锡山市辖区内各医院肠道门诊送验的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
作者:姚正堂;廉靖贤;蒋巳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恩诺沙星为内标物,测定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鸡各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73%以上,日内、日间RSD分别低于8.40%和13.00%(n=5),环丙沙星在0.025~5.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7),低检测限为0.003mg/kg,可满足鸡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检测的要求.
作者:谢恺舟;张军;龚道清;王志跃;陈国宏;赵万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指导实际扑疫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消毒办法,提供准确有效的消毒剂种类、浓度,我们于1999年测试了几种消毒剂对土壤中污染的霍乱弧菌的消毒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叶庆临;肖霖;廖骏;王兴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1年3月19日我站卫生科接樟木头车站粮食仓库的紧急电话,内容是:有二个车皮的大米怀疑受到油漆异味的污染,要求尽快进行检测,以确定污染物的成分及污染的程度.我科分别于3月19日、3月26日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污染的大米进行了快速鉴定,确定异味成分分别为:苯、甲苯、二甲苯和松节油,并进行了定量,当天即完成了分析,有力地支持了污染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作者:沈珑珑;陈小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是检测HIV感染为敏感的常规方法.利用HIV抗体检测的室内质控图判断实验的有效性,提高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认真做好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流行和蔓延.HIV检测是HIV感染者或者AIDS病人的诊断依据.目前,我国在筛选献血员、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出入境人员体检等方面常用的是血液中HIV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的方法很多,大多简单,经济便于广泛推广应用.其中IS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易行,是HIV抗体初筛检测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地预防AIDS的传播、蔓延,我们对HIV抗体初筛检测进行了室内质控,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学军;田绿波;赵子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百草枯(1,1-2甲基-4,1-连吡啶二氯化物)是一种除草剂,可致人中毒.文献[1]中对百草枯的测定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但在实践中,有几个关键地方叙述不清,致使无法操作.第一,净化样品所用树脂没有说明用阳离子还是阴离子树脂;第二,样品过柱后,加连二亚硫酸钠前,是否要调节pH;第三,每个样品需要测定3个波长处的吸光度,计算公式繁琐,并且没有说明具体的测定波长;第四,连二亚硫酸钠在小于400nm波段有很强的吸收,该法没有说明其用量,且没强调空白用量.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树脂必须用阳离子树脂;样品过柱后,必须将pH调至大于10,然后再加连二亚硫酸钠;吸光度测定仅需在396.8nm处;连二亚硫酸钠用量要准确限量且空白用量也要与样品用量相同.
作者:罗晓芳;王翠;王国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HBsAg流行率为9.75%,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青少年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预后比成人差,并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为全面了解我市青少年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乙肝抗体保护水平,为今后全市开展大规模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于1999年10月对全市2~18岁青少年儿童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云超;赵伟;蒋文;郭爱英;殷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测定尿中苯的3种代谢物(包括粘糠酸、氢醌和儿茶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分析柱(4.6×250mm),流动相为甲酸:四氢呋喃:水=14:17:969,流速为1.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6%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1%~93%之间.本法经过样品预处理后,适于现场尿中苯代谢物的测定.
作者:郝守进;曲宁;崔九思;戚其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0年7月21日,沈阳市某合资企业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调查和采样检测,证实为奇异变形杆菌所致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静;高丹;赵常智;何玉馨;王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锰烟及锰尘,可引起锰中毒.锰的测定目前多采用磷酸-高碘酸钾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采用同位镀汞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锰.
作者:孙世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是测定有机氮的准确和操作较简便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应用普遍.[1]但消化过程放出大量的烟气,烟气的主要成份是SO2和CO2.传统的消化方法是通过通风柜把烟气排放在空气中或者是直接把烟气排放到空气中.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会污染空气,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本文设计改良消化装置,消除了空气污染,测定结果与国际操作方法结果无差异显著性,但消化时间缩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兰;苏艳华;林会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检测麻疹抗体时,由于血凝抑制法(以下简称HI法)经济,结果易读,在基层应用很普遍,但是由于新鲜敏感的猴血球较难获得,使得HI法难以进行.目前我们采用了中和实验法(以下简称NT法)检测麻疹抗体,对健康儿童进行了监测,并与HI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春;蔡军;王玉芹;王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近20年来,对于这一问题在医学上的应用介绍得较多,而对于卫生检验、分析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相对介绍得较少,但仍有过报道[1].这无疑对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缩短过渡时间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只不过文中的确也存在某些不妥之处,由于没有及时改正,结果误导了应用者,致使引用者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同的错误[2].
作者:林树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紫色细菌属于红色无硫菌科,是无硫紫色细菌,它是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紫色色素的自养微生物.从生活饮用水中通过人工培养直接检出紫色细菌较罕见,为便于水质微生物检测工作,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蓝光柱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