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庚;杨玲娜;曹俊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雷火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雷火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消炎汤治疗.4周为1个周期,治疗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50%、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0.00%、72.50% (P<0.05).结论 消炎汤配合雷火灸对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喻佳;李宁;赵文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丰富的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是中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做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做好中医翻译的关键.本文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进而基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举例分析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结论指出: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做好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首要前提是译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是基于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精神,体现在所有的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之中;两种翻译策略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或者将二者相结合.
作者:刘平;吴夏南;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提托输刺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颈痛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提托输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颈痛胶囊联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结论 采用“提托输刺筋节点”法能有效治疗颈痛,还可避免内服药物的慢性长期损害及急性期中推拿引起的副作用.由于本法取穴少,具有可复制性,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立光;李孟媛;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2组均于治疗1次和2次后分别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1次治愈31例,2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次治愈11例,2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高敬辉;杨才德;金芝萍;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面向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要结合其课程特点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中药鉴定人才,而本课程实验内容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人才上发挥作用.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从实验内容角度进行改革.运用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作者:彭江丽;罗堃;张智敏;龚力民;邵丽;彭求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本文从粗茎鳞毛蕨的分类与鉴定、资源与栽培、化学成分提取与分子学研究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蕨类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中药本草,并整理、分析、汇总.结果 蕨类植物在我国有2600余种.主要成分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结论 为我国粗茎鳞毛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作者:郑皓;梁勇满;许亮;余佳培;蒋渐渐;李慧;梅晓丹;张辛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本文主要介绍党中勤教授长期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通过跟师学习,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宣传健康教育,整理并总结导师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亚玲;党中勤;袁帅强;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和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3个月后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如疱疹消退时间、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CN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还能促进患儿神经功能快速恢复,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袁爱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精液病”是全国名老中医黄海波教授首次提出的精液异常类疾病的统称.黄海波教授在诊疗男性不育症中,尤为关注精液异常情况,往往从精液异常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提高精液质量.治疗时强调应以补肾填精为要,同时注意祛除湿、热、痰、瘀之邪,并辅以饮食、情志调摄等以提高疗效.
作者:黄震洲;季雯;荣宝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三伏灸不同灸量影响哮喘型新西兰兔气道重塑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3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地塞米松组.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造模后,于“三伏天”以隔姜灸加中药贴敷法干预.实验结束后,取新西兰兔肺组织,检测肺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及MMP-9基因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地塞米松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与地塞米松组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增加三伏隔姜灸量达到9壮可以更好地通过抑制MMP-9的合成,改善支气管哮喘型新西兰兔气道重塑.
作者:陈铭;苏美玲;文婧;李淑娟;董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国家名老中医周玉朱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周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症可以分为乳痛症和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周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症的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治疗上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针对不同病因、不同症状的乳腺疾病应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方能显效.临床上采用自拟方和乳汤、丹化汤进行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分析笔者跟师收集的病案浅谈周老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实践经验.
作者:张玉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乳癖消片口服+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乳癖消片药物治疗,疗程4周.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有效率为44.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乳腺增生显著,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侯朝钋;车德亚;周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失眠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涂长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80名中医本科实习生随机分组,试验组40人,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中医外科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95.5±3.24)分及实践成绩(91.6±5.87)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88.6±6.86)分及实践成绩(81.2±7.1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90%的学生能够适应“三明治”教学法.结论 “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作者:郝蕾;卢蔚起;吴健瑜;陈育忠;古巧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日1剂.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25 mg、生理盐水300 ml静脉点滴治疗,日1次.14d.结果 2组1年后的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41.3%.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自拟方加减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宏平;刘忠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在临床胃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医饮食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传统组与饮食组,各47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饮食组患者则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性质的饮食护理,对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及具体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饮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相关指标、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 (均P< 0.05).结论 在对胃溃疡患者的具体护理中,中医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医护人员应用.
作者:洪静;闵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运用三七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结果 不同类型患者在经过三七治疗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高血脂、心绞痛以及胃出血类型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均高于80%,表明三七能够治疗机体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疾病.结论 三七包含多种功能性组分,具有清咽润肺、镇痛消肿、抗炎、保肝利胆、促进造血、抵抗心律失常及止血等功能,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门诊及疗区收集的2016年7月-2017年1月抑郁症引起失眠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联系中药并配合心理疏导进行.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中药汤剂每日1剂,共40剂;针刺治疗中保持诊室安静,并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要积极与患者交谈,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观察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氟西汀)进行治疗.每日20 mg,1次/日,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P<0.05).结论 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丁庆刚;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0),治疗组予针刺加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2组患者术后12h、24 h、3d、7d疼痛评分状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组术后第12h、24 h、3d、7d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可更加有效地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徐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运用火针疗法辅助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价值.方法 选66例炎症性囊肿性痤疮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联合痤疮净胶囊口服、痤疮消融膏外涂)33例,对照组(采用痤疮净胶囊口服、痤疮消融膏外涂)33例,观察2组患者的皮肤症状总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皮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点刺能明显改善囊肿性痤疮患者的皮损,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美;王文莉;胡素叶;李领娥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