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30例

丁庆刚;刘洋

关键词:针药并用, 抑郁症, 心理疏导, 失眠, 郁证
摘要: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门诊及疗区收集的2016年7月-2017年1月抑郁症引起失眠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联系中药并配合心理疏导进行.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中药汤剂每日1剂,共40剂;针刺治疗中保持诊室安静,并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要积极与患者交谈,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观察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氟西汀)进行治疗.每日20 mg,1次/日,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P<0.05).结论 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19例

    目的 观察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6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治疗组、传统穴治疗组、模拟贴对照组,热敏点治疗组在热敏点给予三伏贴贴敷,传统穴治疗组在传统穴采用三伏贴贴敷,模拟贴对照组在热敏点处予模拟贴贴敷,3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共治疗1年,于贴敷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及膝关节严重指数的改善.结果 总有效率方面,热敏点治疗组优于模拟贴对照组(P<0.05);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方面,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热敏点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学相关症状.

    作者: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魏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新时期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探索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影响着医学院校的整体发展及综合实力.针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中存在、以及将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从实验室安全、设备、药品、档案等几个方面,加以探究,阐述了实验室日常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为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改革实验室管理方式,提升实验室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苏雄;刘艳超;闫涛;李乐慧;高玉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党中勤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初探

    本文主要介绍党中勤教授长期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通过跟师学习,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宣传健康教育,整理并总结导师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亚玲;党中勤;袁帅强;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太极拳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太极拳理根太极,包含了道家、儒家、哲学、阴阳、五行、经络等学术思想,是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的传统健身养生功法.随着它的养身保健作用逐渐受到世界认可,太极拳作为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被提出应用到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中.从传统中医学角度来说,修炼太极拳时要求的虚灵状态,对人体之气的推动,对脏腑经络的刺激,都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预后.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多项研究表明,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改善生存质量,控制危险因素,使疾病后的身心状态得到康复.

    作者:杨潇;崔灿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PBL临床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在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具有可比性的本院本科实习生30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教学结束时对2组实习生考试成绩及自我评定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学生的自我评定较好.结论 PBL教学法能很好地训练实习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陆逸莹;王长德;冯蓓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耳针配合止痛药治疗肝癌疼痛1例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也因此失去了及早救治机会和手术切除的可能,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建议肝癌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炎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等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早诊治,提高救治率及生存率.肝区疼痛为肝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缓解这一症状,近年来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发现耳针配合止痛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表现,本文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旋静;王晓枫;舒遵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七白挺子膏变方与原方美白保湿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七白挺子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美容古方,根据《御药院方》中的神仙玉女粉和冬瓜洗面药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对比原方与加减方在美白保湿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5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七白挺子膏与其加减方的面膜治疗,共治疗5次.每次治疗前后用皮肤自动分析仪采集试验照片及皮肤数据,并评价原方与加减方的治疗效果.结果 加减方比原方对皮肤具有更好的美白作用,改善皮肤色泽,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融合了3张美容古方后形成的七白挺子膏变方提高了美白保湿作用,为现代中药美白面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周盈;张健真;雷明;刘仁重;祁雄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院校非医专业诊断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非医学专业开设中医诊断学旨在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有待于提升等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非医学类专业中医诊断学授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非医学类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以期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非医学类专业中医诊断学课程改革.

    作者:李鑫;宋厚盼;蔡雄;简维雄;黄惠勇;王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探析

    丰富的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是中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做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做好中医翻译的关键.本文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进而基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举例分析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结论指出: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做好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首要前提是译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是基于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精神,体现在所有的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之中;两种翻译策略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或者将二者相结合.

    作者:刘平;吴夏南;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舒筋活血合剂配合熏洗治疗跟痛症60例

    目的 探讨跟痛症采取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跟痛症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用药类型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60例,西药组实施常规封闭+布洛芬治疗,中药组实施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 中药组治愈率、Maryland评分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且治疗后VAS评分、1年总复发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均P<0.05).结论 跟痛症采取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王丽平;吴腊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面向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要结合其课程特点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中药鉴定人才,而本课程实验内容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人才上发挥作用.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从实验内容角度进行改革.运用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作者:彭江丽;罗堃;张智敏;龚力民;邵丽;彭求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基于“BOPPPS”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从高中进入中医院校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石,是中医其他各临床专业的理论基础,也是继承与创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笔者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BOPPPS有效教学模式改革,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应用BOPPPS模组设计教学环节.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喜爱BOPPPS教学法,综合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认为BOPPPS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能力.

    作者:邓洋洋;孙鑫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养生科普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随着中医“养生热潮”的兴起,中医养生科普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客观基础使中医养生科普需求强烈.但是专业的中医养生科普却整体缺乏,中医养生科普市场鱼龙混杂.解决这种现状需要传播健康理念,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需要,扩大专业中医养生保健的宣传范围,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在养生保健中的核心作用.

    作者:梁万山;刁远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张大宁补肾活血法研究》评介

    补肾活血法作为一种新兴的中医临床治疗法则,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张大宁补肾活血法研究》一书,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角度,阐述了补肾活血法的科学内涵,并介绍了张大宁教授利用补肾活血法相关理论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对《张大宁补肾活血法研究》一书的解读十分必要.

    作者:高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30例

    目的 观察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日1剂.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25 mg、生理盐水300 ml静脉点滴治疗,日1次.14d.结果 2组1年后的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41.3%.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自拟方加减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宏平;刘忠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周玉朱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验案举隅

    国家名老中医周玉朱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周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症可以分为乳痛症和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周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症的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治疗上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针对不同病因、不同症状的乳腺疾病应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方能显效.临床上采用自拟方和乳汤、丹化汤进行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分析笔者跟师收集的病案浅谈周老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实践经验.

    作者:张玉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以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培养老年护理高职人才能力的研究

    “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研究,以培养能力型、实用型、复合型老年护理高职人才为目标,以社区养老护理为切入点,以“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突出中医特色.“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高职人才能力培养对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先庚;杨玲娜;曹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宣肺平喘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困难20例

    目的 观察宣肺平喘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单纯使用宣肺平喘方,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平喘方可以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且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亚萍;文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58例,采用揿针合火罐治疗.火罐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吸拔,背部膀胱经采用走罐和排罐留罐相结合的方法.每次留罐15 min左右.3d1次.揿针操作单侧耳朵取穴,每次选穴3~5个,揿针保留3d.两耳交替进行,3d换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总疗效、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及腰围的变化.结果 治愈4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81.0%,总有效率为94.8%.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腰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孔月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王琦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思路

    王琦教授是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医领域建树颇多,尤其在中医男科上造诣颇深.本文就王琦教授诊疗男性不育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王琦教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时,诊疗思路灵活,遵循体质学说,发挥“辨病-辨体-辨证的诊疗模式”,强调“主病主方”,同时兼顾“湿热瘀虫毒”等致病因素,合理制方,以“升精赞育汤”为主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小洽;郭明菲;孙自学;付晓君;高自阳;朱延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