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月晴
乌梢蛇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消肿、解毒、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解建国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四十载,学验俱丰,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擅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常获奇效.本文通过列举4例病案,突出反映解教授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的学术思想.
作者:高奎亮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0),治疗组予针刺加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2组患者术后12h、24 h、3d、7d疼痛评分状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组术后第12h、24 h、3d、7d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可更加有效地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徐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无为”思想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代表.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因循自然”的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去“为”. “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碌碌无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以“无”的原则去“为”.近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新形式导致多元化观念的广泛渗入,加剧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不确定性.用“无为”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对促使其拥有健康的个性发展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慧芳;任太全;黎鹏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门诊及疗区收集的2016年7月-2017年1月抑郁症引起失眠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联系中药并配合心理疏导进行.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中药汤剂每日1剂,共40剂;针刺治疗中保持诊室安静,并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要积极与患者交谈,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观察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氟西汀)进行治疗.每日20 mg,1次/日,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 (P<0.05).结论 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引起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丁庆刚;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中医药在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展开分组调查,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中医药用药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3d内首次排便患者48例,需用开塞露或其他辅助排便患者2例,发生便秘情况患者0例;对照组术后3d内首次排便患者27例,需用开塞露或其他辅助排便患者6例,发生便秘情况患者7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疮患者术后给予中医药用药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便秘并发症,同时达到辅助维持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孔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七白挺子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美容古方,根据《御药院方》中的神仙玉女粉和冬瓜洗面药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对比原方与加减方在美白保湿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5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七白挺子膏与其加减方的面膜治疗,共治疗5次.每次治疗前后用皮肤自动分析仪采集试验照片及皮肤数据,并评价原方与加减方的治疗效果.结果 加减方比原方对皮肤具有更好的美白作用,改善皮肤色泽,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融合了3张美容古方后形成的七白挺子膏变方提高了美白保湿作用,为现代中药美白面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周盈;张健真;雷明;刘仁重;祁雄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6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治疗组、传统穴治疗组、模拟贴对照组,热敏点治疗组在热敏点给予三伏贴贴敷,传统穴治疗组在传统穴采用三伏贴贴敷,模拟贴对照组在热敏点处予模拟贴贴敷,3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共治疗1年,于贴敷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及膝关节严重指数的改善.结果 总有效率方面,热敏点治疗组优于模拟贴对照组(P<0.05);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方面,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热敏点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学相关症状.
作者: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魏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络虽然有“经络”和“脉络”的区别,但“久病入络”的明确提出者叶天士,在辨证论治方面却没有把两者分开.无论是从辨证还是治疗只要辨证为“久病入络”的络病,用络病的治疗方法,往往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文蔚;王用书;贾成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面向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要结合其课程特点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中药鉴定人才,而本课程实验内容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人才上发挥作用.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从实验内容角度进行改革.运用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作者:彭江丽;罗堃;张智敏;龚力民;邵丽;彭求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王琦教授是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医领域建树颇多,尤其在中医男科上造诣颇深.本文就王琦教授诊疗男性不育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王琦教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时,诊疗思路灵活,遵循体质学说,发挥“辨病-辨体-辨证的诊疗模式”,强调“主病主方”,同时兼顾“湿热瘀虫毒”等致病因素,合理制方,以“升精赞育汤”为主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小洽;郭明菲;孙自学;付晓君;高自阳;朱延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随着中医“养生热潮”的兴起,中医养生科普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客观基础使中医养生科普需求强烈.但是专业的中医养生科普却整体缺乏,中医养生科普市场鱼龙混杂.解决这种现状需要传播健康理念,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需要,扩大专业中医养生保健的宣传范围,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在养生保健中的核心作用.
作者:梁万山;刁远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58例,采用揿针合火罐治疗.火罐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吸拔,背部膀胱经采用走罐和排罐留罐相结合的方法.每次留罐15 min左右.3d1次.揿针操作单侧耳朵取穴,每次选穴3~5个,揿针保留3d.两耳交替进行,3d换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总疗效、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及腰围的变化.结果 治愈4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81.0%,总有效率为94.8%.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腰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孔月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日本青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JOA、VAS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作者:张泳斌;黄丙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组PBL教学法在针灸推拿治疗耳鸣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实习同学进行门诊部和住院部分阶段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耳鸣作为单病种示教模型进行PBL教学法带教,并与传统实习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分组PBL教学法提高了耳鸣单病种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工作和学习能力.结论 分组PBL教学法与传统师生一对一教学方法比较有较大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陈涛;陶红霞;郑强霞;李奇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精液病”是全国名老中医黄海波教授首次提出的精液异常类疾病的统称.黄海波教授在诊疗男性不育症中,尤为关注精液异常情况,往往从精液异常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提高精液质量.治疗时强调应以补肾填精为要,同时注意祛除湿、热、痰、瘀之邪,并辅以饮食、情志调摄等以提高疗效.
作者:黄震洲;季雯;荣宝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也因此失去了及早救治机会和手术切除的可能,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建议肝癌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炎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等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早诊治,提高救治率及生存率.肝区疼痛为肝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缓解这一症状,近年来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发现耳针配合止痛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表现,本文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旋静;王晓枫;舒遵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运用三七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结果 不同类型患者在经过三七治疗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高血脂、心绞痛以及胃出血类型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均高于80%,表明三七能够治疗机体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疾病.结论 三七包含多种功能性组分,具有清咽润肺、镇痛消肿、抗炎、保肝利胆、促进造血、抵抗心律失常及止血等功能,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文章总结介绍了李鲤老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李鲤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指出湿热内蕴、瘀血阻络是痤疮发病病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乃治痤疮之法.
作者:常学辉;杨雅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丰富的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是中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做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做好中医翻译的关键.本文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进而基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举例分析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结论指出: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做好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首要前提是译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是基于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精神,体现在所有的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之中;两种翻译策略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或者将二者相结合.
作者:刘平;吴夏南;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2组均于治疗1次和2次后分别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1次治愈31例,2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次治愈11例,2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高敬辉;杨才德;金芝萍;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