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魏明
温经汤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古方,早于《金匮要略》中提出,该方是治疗上热中虚下寒而兼有血瘀之象的代表方,全方具温中寓养、温中寓通、气血双补、肝脾肾同调之特点.对痛经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应用范围较广.现将近几年来大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而为大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满玉晶;吴效科;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2016年12月25日颁布并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在第六章特别对支持中医药科普工作作了规定,中医药科普工作在未来必将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医药科普作品,并让更多的百姓看到这些作品,是每一位中医人共同面对的课题.项目利用网站、微博和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建立起立体化的中医药科普平台,以期为更为广泛的受众提供形式更为丰富、更受欢迎的中医药科普知识.
作者:黄粤锋;王聪聪;杨长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本文从粗茎鳞毛蕨的分类与鉴定、资源与栽培、化学成分提取与分子学研究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蕨类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中药本草,并整理、分析、汇总.结果 蕨类植物在我国有2600余种.主要成分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结论 为我国粗茎鳞毛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作者:郑皓;梁勇满;许亮;余佳培;蒋渐渐;李慧;梅晓丹;张辛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非医学专业开设中医诊断学旨在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有待于提升等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非医学类专业中医诊断学授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非医学类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以期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非医学类专业中医诊断学课程改革.
作者:李鑫;宋厚盼;蔡雄;简维雄;黄惠勇;王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内关穴佩戴电子止吐仪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月肿瘤科住院接受TACE的患者共91例,其中1例患者因TACE12 h后要求出院,退出试验.将实际入组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内关组30例及内关加足三里贴敷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托烷司琼等止吐治疗,内关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子止吐仪佩戴于内关穴,内关加足三里贴敷组则在内关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于足三里穴,治疗于TACE当天开始,每日2次,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24 h内的止吐效果.结果 内关加足三里贴敷组治疗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内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电子止吐仪在治疗TACE所致恶心呕吐症状方面,具有起效快、费用低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闵燕丽;王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本文主要介绍党中勤教授长期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通过跟师学习,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宣传健康教育,整理并总结导师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亚玲;党中勤;袁帅强;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日本青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JOA、VAS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作者:张泳斌;黄丙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褚玉霞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紫石英汤.临证时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将其运用于以“肾虚”为基本病机的诸多妇科疾病,屡获良效.本文就褚玉霞教授灵活运用紫石英汤辨治妇科疾病的验案进行整理.
作者:刘培培;赵婷婷;褚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失眠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涂长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儿科学人才的培养需求,案例结合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学双方交互式的探索过程,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虽然教学实践中存在难以把握案例选择及问题切入点及耗时较多的问题,但相较于被动的灌输式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能活跃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向峰;张建;吕伟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0),治疗组予针刺加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比较2组患者术后12h、24 h、3d、7d疼痛评分状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组术后第12h、24 h、3d、7d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可更加有效地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徐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从高中进入中医院校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石,是中医其他各临床专业的理论基础,也是继承与创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笔者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BOPPPS有效教学模式改革,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应用BOPPPS模组设计教学环节.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喜爱BOPPPS教学法,综合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认为BOPPPS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能力.
作者:邓洋洋;孙鑫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乳癖消片口服+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乳癖消片药物治疗,疗程4周.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有效率为44.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乳腺增生显著,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侯朝钋;车德亚;周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赣鄱中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内容和生命力,可为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将赣鄱中医文化融入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特色化和长效机制建设应该坚持培育崇高理想方向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放松、以推广赣鄱中医文化为抓手、以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医德医风的医生为目标等五个理念,并从内容、平台、模式、质量、评价、培养格局等六个方面出发进行设计,促使理想信念教育的特色化模式和长效机制的形成,势必激发医学生参加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邱家明;赵蕾;鹿秀云;陈敏;陈冠宜;李燕珍;刘端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自拟清肝利胆散治疗胁痛(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将70例胁痛(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利胆散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胶囊治疗,3个月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3.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清肝利胆散治疗胁痛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方得祚;张秀英;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基于中医特色微创医学治疗体系的金针疗法联合熏蒸与强肾通络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的患者给予金针疗法联合熏蒸与强肾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判断并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状况、生化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沉与C-反应蛋白指标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的ASAS20改善比例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基于中医特色微创医学治疗体系的金针疗法联合熏蒸与强肾通络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西药治疗更优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关节的活动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碧峰;郑甦;褚小刚;张丽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月经失调,稀发排卵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方面受肝脾肾三脏共同影响,以致脏器虚损,痰湿内生,治疗上以健脾燥湿,补肾调经的补肾导痰汤为主,附典型方案1则,叙述辨证诊治经过及用药疗效特点.
作者:高杨;祁玲玲;潘玲文秀;吴效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乌梢蛇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消肿、解毒、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解建国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四十载,学验俱丰,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擅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常获奇效.本文通过列举4例病案,突出反映解教授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的学术思想.
作者:高奎亮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6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治疗组、传统穴治疗组、模拟贴对照组,热敏点治疗组在热敏点给予三伏贴贴敷,传统穴治疗组在传统穴采用三伏贴贴敷,模拟贴对照组在热敏点处予模拟贴贴敷,3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共治疗1年,于贴敷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及膝关节严重指数的改善.结果 总有效率方面,热敏点治疗组优于模拟贴对照组(P<0.05);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方面,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热敏点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学相关症状.
作者: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魏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运用三七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结果 不同类型患者在经过三七治疗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高血脂、心绞痛以及胃出血类型患者,其治疗有效率均高于80%,表明三七能够治疗机体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疾病.结论 三七包含多种功能性组分,具有清咽润肺、镇痛消肿、抗炎、保肝利胆、促进造血、抵抗心律失常及止血等功能,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