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玲;党中勤;袁帅强;谢莉
目的 比较评价PBL教学法在高职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立1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对2个班级的理论学习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以评价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PBL教学法对于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效果均有明显作用.
作者:陈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大多数患者也因此失去了及早救治机会和手术切除的可能,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建议肝癌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炎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等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早诊治,提高救治率及生存率.肝区疼痛为肝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缓解这一症状,近年来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发现耳针配合止痛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表现,本文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旋静;王晓枫;舒遵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2016年12月25日颁布并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在第六章特别对支持中医药科普工作作了规定,中医药科普工作在未来必将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医药科普作品,并让更多的百姓看到这些作品,是每一位中医人共同面对的课题.项目利用网站、微博和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建立起立体化的中医药科普平台,以期为更为广泛的受众提供形式更为丰富、更受欢迎的中医药科普知识.
作者:黄粤锋;王聪聪;杨长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跟痛症采取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跟痛症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用药类型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60例,西药组实施常规封闭+布洛芬治疗,中药组实施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 中药组治愈率、Maryland评分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且治疗后VAS评分、1年总复发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均P<0.05).结论 跟痛症采取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王丽平;吴腊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月经失调,稀发排卵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方面受肝脾肾三脏共同影响,以致脏器虚损,痰湿内生,治疗上以健脾燥湿,补肾调经的补肾导痰汤为主,附典型方案1则,叙述辨证诊治经过及用药疗效特点.
作者:高杨;祁玲玲;潘玲文秀;吴效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在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具有可比性的本院本科实习生30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教学结束时对2组实习生考试成绩及自我评定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学生的自我评定较好.结论 PBL教学法能很好地训练实习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陆逸莹;王长德;冯蓓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复发性流产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产后调复对女人的恢复更为重要,中医药在此方面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跟师学习及对姜丽娟教授门诊医案的整理,介绍姜丽娟教授所创的“和畅”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复发性流产产后调复所获得的疗效,总结导师“和畅”思想在防治复发性流产产后调复的体现及相关临证经验. “和畅”思想在“助孕安胎产后序贯调治”中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提高优生优育的素质,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曼玲;罗婧;梁迪;王敏江;姜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温经汤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古方,早于《金匮要略》中提出,该方是治疗上热中虚下寒而兼有血瘀之象的代表方,全方具温中寓养、温中寓通、气血双补、肝脾肾同调之特点.对痛经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应用范围较广.现将近几年来大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而为大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满玉晶;吴效科;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无为”思想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代表.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因循自然”的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去“为”. “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碌碌无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以“无”的原则去“为”.近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新形式导致多元化观念的广泛渗入,加剧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不确定性.用“无为”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对促使其拥有健康的个性发展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慧芳;任太全;黎鹏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分组PBL教学法在针灸推拿治疗耳鸣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实习同学进行门诊部和住院部分阶段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耳鸣作为单病种示教模型进行PBL教学法带教,并与传统实习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分组PBL教学法提高了耳鸣单病种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工作和学习能力.结论 分组PBL教学法与传统师生一对一教学方法比较有较大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陈涛;陶红霞;郑强霞;李奇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0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日本青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JOA、VAS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术配合针刺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
作者:张泳斌;黄丙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面向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要结合其课程特点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中药鉴定人才,而本课程实验内容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人才上发挥作用.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从实验内容角度进行改革.运用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作者:彭江丽;罗堃;张智敏;龚力民;邵丽;彭求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治疗,2组均于治疗1次和2次后分别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1次治愈31例,2次总治愈4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次治愈11例,2次总治愈2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7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3A+“足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跟骨骨刺效果明显优于局部药物注射,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高敬辉;杨才德;金芝萍;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本文主要介绍党中勤教授长期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通过跟师学习,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宣传健康教育,整理并总结导师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亚玲;党中勤;袁帅强;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提托输刺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颈痛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提托输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颈痛胶囊联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结论 采用“提托输刺筋节点”法能有效治疗颈痛,还可避免内服药物的慢性长期损害及急性期中推拿引起的副作用.由于本法取穴少,具有可复制性,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立光;李孟媛;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本文以中医证候量化为思路,以冠心病热毒证为主题,在文献整理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调查问卷,通过离散趋势法、区分度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伦巴赫系数、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6种方法筛选出了冠心病热毒证的辨证条目,并对条目进行赋值,确定证候诊断阈值.期间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现介绍具体方法,以期能为研究中医证候量化的同道提供参考.
作者:王晓越;卢笑晖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丰富的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是中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做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做好中医翻译的关键.本文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进而基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举例分析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结论指出: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做好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首要前提是译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是基于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精神,体现在所有的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之中;两种翻译策略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或者将二者相结合.
作者:刘平;吴夏南;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位贴敷联合内关穴佩戴电子止吐仪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月肿瘤科住院接受TACE的患者共91例,其中1例患者因TACE12 h后要求出院,退出试验.将实际入组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内关组30例及内关加足三里贴敷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安、托烷司琼等止吐治疗,内关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子止吐仪佩戴于内关穴,内关加足三里贴敷组则在内关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于足三里穴,治疗于TACE当天开始,每日2次,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24 h内的止吐效果.结果 内关加足三里贴敷组治疗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内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电子止吐仪在治疗TACE所致恶心呕吐症状方面,具有起效快、费用低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闵燕丽;王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太极拳理根太极,包含了道家、儒家、哲学、阴阳、五行、经络等学术思想,是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的传统健身养生功法.随着它的养身保健作用逐渐受到世界认可,太极拳作为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被提出应用到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中.从传统中医学角度来说,修炼太极拳时要求的虚灵状态,对人体之气的推动,对脏腑经络的刺激,都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预后.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多项研究表明,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改善生存质量,控制危险因素,使疾病后的身心状态得到康复.
作者:杨潇;崔灿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乌梢蛇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消肿、解毒、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解建国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四十载,学验俱丰,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擅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常获奇效.本文通过列举4例病案,突出反映解教授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的学术思想.
作者:高奎亮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