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PBL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

陈文

关键词:PBL教学法, 中药药理与应用,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摘要:目的 比较评价PBL教学法在高职中药药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立1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实验班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对2个班级的理论学习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以评价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PBL教学法对于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效果均有明显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七白挺子膏变方与原方美白保湿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七白挺子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美容古方,根据《御药院方》中的神仙玉女粉和冬瓜洗面药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对比原方与加减方在美白保湿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5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七白挺子膏与其加减方的面膜治疗,共治疗5次.每次治疗前后用皮肤自动分析仪采集试验照片及皮肤数据,并评价原方与加减方的治疗效果.结果 加减方比原方对皮肤具有更好的美白作用,改善皮肤色泽,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融合了3张美容古方后形成的七白挺子膏变方提高了美白保湿作用,为现代中药美白面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周盈;张健真;雷明;刘仁重;祁雄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PBL临床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BL)在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具有可比性的本院本科实习生30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教学结束时对2组实习生考试成绩及自我评定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学生的自我评定较好.结论 PBL教学法能很好地训练实习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陆逸莹;王长德;冯蓓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肥胖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治验析要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月经失调,稀发排卵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方面受肝脾肾三脏共同影响,以致脏器虚损,痰湿内生,治疗上以健脾燥湿,补肾调经的补肾导痰汤为主,附典型方案1则,叙述辨证诊治经过及用药疗效特点.

    作者:高杨;祁玲玲;潘玲文秀;吴效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19例

    目的 观察热敏点三伏贴防治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伏贴治疗的60例寒湿痹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点治疗组、传统穴治疗组、模拟贴对照组,热敏点治疗组在热敏点给予三伏贴贴敷,传统穴治疗组在传统穴采用三伏贴贴敷,模拟贴对照组在热敏点处予模拟贴贴敷,3组均于夏季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共治疗1年,于贴敷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及膝关节严重指数的改善.结果 总有效率方面,热敏点治疗组优于模拟贴对照组(P<0.05);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指数方面,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热敏点三伏贴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学相关症状.

    作者:邱明亮;朱卫娜;盛励;喻建平;魏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80名中医本科实习生随机分组,试验组40人,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中医外科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95.5±3.24)分及实践成绩(91.6±5.87)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88.6±6.86)分及实践成绩(81.2±7.1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90%的学生能够适应“三明治”教学法.结论 “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作者:郝蕾;卢蔚起;吴健瑜;陈育忠;古巧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以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培养老年护理高职人才能力的研究

    “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研究,以培养能力型、实用型、复合型老年护理高职人才为目标,以社区养老护理为切入点,以“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突出中医特色.“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高职人才能力培养对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先庚;杨玲娜;曹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委中穴贴敷对妇科CSEA下腹腔镜术后腰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四黄贴敷委中穴对妇科腰硬联合麻下行腹腔镜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妇科住院行腹腔镜术后出现腰痛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3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补液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在术后1h内采用四黄贴敷委中穴,3d后观察2组患者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3%,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黄穴位贴敷委中穴可有效缓解和预防腰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腰痛的症状,其操作简单、安全,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艳萍;梁月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太极拳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太极拳理根太极,包含了道家、儒家、哲学、阴阳、五行、经络等学术思想,是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的传统健身养生功法.随着它的养身保健作用逐渐受到世界认可,太极拳作为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被提出应用到心脏康复的运动处方中.从传统中医学角度来说,修炼太极拳时要求的虚灵状态,对人体之气的推动,对脏腑经络的刺激,都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预后.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多项研究表明,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改善生存质量,控制危险因素,使疾病后的身心状态得到康复.

    作者:杨潇;崔灿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舒筋活血合剂配合熏洗治疗跟痛症60例

    目的 探讨跟痛症采取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跟痛症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用药类型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60例,西药组实施常规封闭+布洛芬治疗,中药组实施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 中药组治愈率、Maryland评分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高,且治疗后VAS评分、1年总复发率与西药组相比明显较低(均P<0.05).结论 跟痛症采取舒筋活血合剂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王丽平;吴腊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四黄软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输液性静脉炎30例

    目的 探讨四黄软膏外敷治疗留置针所致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浅静脉留置针所致输液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用院内四黄软膏涂抹患处按摩后再将四黄软膏涂抹于静脉炎患处,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对照组用50%硫酸镁液纱布湿敷静脉炎患处,2组均每次治疗2h,2次/d,4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愈22例,显效8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四黄软膏有效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且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刀琳;李虹霖;唐月;陈分;邓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提托输刺-筋节点法治疗颈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提托输刺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颈痛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提托输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颈痛胶囊联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结论 采用“提托输刺筋节点”法能有效治疗颈痛,还可避免内服药物的慢性长期损害及急性期中推拿引起的副作用.由于本法取穴少,具有可复制性,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立光;李孟媛;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王琦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思路

    王琦教授是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医领域建树颇多,尤其在中医男科上造诣颇深.本文就王琦教授诊疗男性不育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王琦教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时,诊疗思路灵活,遵循体质学说,发挥“辨病-辨体-辨证的诊疗模式”,强调“主病主方”,同时兼顾“湿热瘀虫毒”等致病因素,合理制方,以“升精赞育汤”为主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吕小洽;郭明菲;孙自学;付晓君;高自阳;朱延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姜丽娟教授和畅思想防治复发性流产之产后调复

    复发性流产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产后调复对女人的恢复更为重要,中医药在此方面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跟师学习及对姜丽娟教授门诊医案的整理,介绍姜丽娟教授所创的“和畅”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复发性流产产后调复所获得的疗效,总结导师“和畅”思想在防治复发性流产产后调复的体现及相关临证经验. “和畅”思想在“助孕安胎产后序贯调治”中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提高优生优育的素质,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曼玲;罗婧;梁迪;王敏江;姜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熏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乳癖消片口服+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乳癖消片药物治疗,疗程4周.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有效率为44.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乳腺增生显著,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侯朝钋;车德亚;周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58例,采用揿针合火罐治疗.火罐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吸拔,背部膀胱经采用走罐和排罐留罐相结合的方法.每次留罐15 min左右.3d1次.揿针操作单侧耳朵取穴,每次选穴3~5个,揿针保留3d.两耳交替进行,3d换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总疗效、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及腰围的变化.结果 治愈4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81.0%,总有效率为94.8%.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腰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揿针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孔月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火针疗法辅助治疗囊肿性痤疮33例

    目的 探讨临床运用火针疗法辅助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价值.方法 选66例炎症性囊肿性痤疮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联合痤疮净胶囊口服、痤疮消融膏外涂)33例,对照组(采用痤疮净胶囊口服、痤疮消融膏外涂)33例,观察2组患者的皮肤症状总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皮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点刺能明显改善囊肿性痤疮患者的皮损,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美;王文莉;胡素叶;李领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清肝利胆散治疗胁痛(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35例

    目的 观察自拟清肝利胆散治疗胁痛(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将70例胁痛(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利胆散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胶囊治疗,3个月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1%,对照组总有效率73.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清肝利胆散治疗胁痛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方得祚;张秀英;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特色微创医学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基于中医特色微创医学治疗体系的金针疗法联合熏蒸与强肾通络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的患者给予金针疗法联合熏蒸与强肾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判断并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状况、生化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沉与C-反应蛋白指标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的ASAS20改善比例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基于中医特色微创医学治疗体系的金针疗法联合熏蒸与强肾通络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西药治疗更优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关节的活动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碧峰;郑甦;褚小刚;张丽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解建国教授应用乌梢蛇治疗疑难病举隅

    乌梢蛇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消肿、解毒、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解建国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四十载,学验俱丰,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擅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常获奇效.本文通过列举4例病案,突出反映解教授用乌梢蛇治疗各种疑难病的学术思想.

    作者:高奎亮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三伏灸不同灸量对哮喘型新西兰兔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伏灸不同灸量影响哮喘型新西兰兔气道重塑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3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地塞米松组.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造模后,于“三伏天”以隔姜灸加中药贴敷法干预.实验结束后,取新西兰兔肺组织,检测肺组织MMP-9的蛋白表达及MMP-9基因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地塞米松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与地塞米松组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增加三伏隔姜灸量达到9壮可以更好地通过抑制MMP-9的合成,改善支气管哮喘型新西兰兔气道重塑.

    作者:陈铭;苏美玲;文婧;李淑娟;董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