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良;李晓华
目的:探究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给药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21日—2016年4月20日本科室进行上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关腹前30min不给予地佐辛,第二、三、四组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1mg/kg、0.2mg/kg、0.3mg/kg,并对其减轻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第三组的VAS评分低,其次为第四组,由此可知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以有效的改善VAS评分.4组患者的苏醒期不良反应显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发热第四组发生情况较多(P<0.05),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能安全有效地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虹;孟瑞霞;叶建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指导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维持期镇静深度调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250例,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根据镇静深度调控方法分成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依靠医师的经验判断镇静深度,研究组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镇静深度,对比两组的麻醉药用量、术中知晓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知晓病例,且研究组术后无躁动病例,传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研究组得普利麻和异氟醚用量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苏醒期的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维持期镇静调控中效果确切,保证镇静深度的合理性,减少麻醉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郭方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SOD活力以及MDA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7d后PT、APTT以及MDA含量均较对照组低,FIB及SOD活力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有效防止ICU脓毒症患者的凝血系统异常激活,改善微循环.
作者:戴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检出的32例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病例,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共有26400例产前超声检查,检出32例胎儿肾脏囊性病变,发病率为0.121%,其中婴儿型多囊肾6例(18.8%),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4例(43.8%),成人型多囊肾4例(12.5%),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8例(25.0%).结论: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产前超声表现复杂多样,而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给予客观的预后评价,进而为临床评估及干预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冯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冲洗方式在接受根管治疗的乳牙牙髓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冲洗,n=45)与对照组(注射器冲洗,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d、3d、7d,牙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利用超声根管冲洗可显著改善乳牙牙髓炎患儿根管清理力度,缓解患儿术后牙痛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微创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病情观察、体征检测、镇痛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及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尿失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贺姣;徐娜娜;陈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对益气活血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进行有效性和科学性评价.方法:选择80只雌性SD大鼠,制作破裂型突出模型,随机分为破裂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P38阻断剂组和中药+P38阻断剂组,每组20只.分别予中药益气活血方、阻断剂SB203580及中药+SB203580干预.造模分别于1、4周后取材,以HE染色、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1)椎间盘质量和体积:中药组减小明显,P38阻断剂组减小值小(P<0.05).(2)HE染色:各组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退变,中药组形态结构破坏明显,中药+P38阻断剂组次之,P38阻断剂组椎间盘形态退变轻.(3)Real Time PCR结果:中药组表达总体高于对照组,P38阻断剂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印迹图像分析结果显示:1周末,中药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38阻断剂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周末,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中药+P38阻断剂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具有促进P38MAPK磷酸化、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突出组织重吸收的作用.
作者:周孝文;刘锦涛;俞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的措施与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夫精人工授精前未处理)与研究组(41例,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妊娠情况、妊娠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睾酮(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周期数/总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期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可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妊娠情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探究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诊断的准确率,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主要可以分为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包块型及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三种类型,超声对三种类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检出的准确率为92.7%.结论:采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正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方式,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吉非替尼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类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特别是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着研究的深入,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耐药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因而如何更合理地使用吉非替尼,提高疗效、防止耐药性已成为当前临床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就吉非替尼单药或结合化疗、单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雯珺;王中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高危风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消化外科2008年6月—2017年10月298例术前或者术中确诊为急性小肠坏死,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死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急性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35例(11.7%)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有:年龄>53岁(χ2=10.705,P=0.001)、休克指数>0.8(χ2=6.405,P=0.011)、平均动脉压≤92.7mmHg(χ2=5.275,P=0.022)、白蛋白≤34.9g/L(χ2=4.989,P=0.026)、肌酐>95μmol/L(χ2=8.231,P=0.004)、D-二聚体>851.5mg/L(χ2=3.964,P=0.046)、腹内及肠积气(χ2=6.559,P=0.010)、电解质紊乱(χ2=5.926,P=0.015)、冠心病(χ2=11.157,P=0.001)、心房纤颤(χ2=4.026,P=0.045)、腹水性质异常(χ2=4.404,P=0.036)、肠穿孔(χ2=7.909,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肠穿孔为小肠坏死术后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急性小肠坏死患者,术前发现年龄>53岁、休克指数>0.8、合并冠心病、腹内及肠积气、术中发现有小肠穿孔应高度警惕术后死亡的风险并争取尽早处理.
作者:吕勇志;李云龙;余彦平;张舜;郭源;张龙;王士祺;吴颖;李纪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螺旋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计算螺旋CT对胃癌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35%、94.12%、95.00%,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螺旋CT对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率为100.00%,对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35%、93.02%、97.67%、97.67%,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胃癌予以灵敏、准确诊断,还可对患者肿瘤血供情况进行明确,可应用到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作者:钟荣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2例(151耳),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切除与内镜下鼓膜穿刺术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耳鸣耳闷消失时间、积液持续存在时间、听力恢复正常时间、鼓膜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耳鸣耳闷消失时间、积液持续存在时间、听力恢复正常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有效缩短其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促使其听力尽快恢复正常.
作者:韩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应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讨组,每组7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讨组应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应用于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较快,瘢痕长度较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d uveitis ,TINU) 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975年Do-brin等[1]首先报道了该病,病因尚不明确. 本文回顾分析确诊的1例TINU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刘建良;李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室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围手术期常规胃肠道外科护理,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沟通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遵医行为良好率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治疗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6%(P<0.05).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中,可纠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患沟通效果及患者遵医行为,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訾爱云;陈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后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对两组癫痫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自我效能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能够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产生显著积极影响,对其康复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崔伟伟;贺秋平;高玉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尖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远程血糖监测,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治疗3d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各临床指标情况(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平准血糖达标天数)、疾病知晓情况及患者治疗态度转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FPG及2hPBG达标率分别为82%、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3%,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期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态度转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极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琳;石文焕;陈曼丽;郑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片,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ALT、AST、HBsAg、HBeAg、HBV-DNA变化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LT、AST、HBsAg、HBeAg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Bs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食欲减退,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提高患者转阴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