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

曾为红;陈晶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之后患者的妊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等情况并记录整理.分析患者的年龄、肌瘤部位等多指标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访发现,264例患者中术后169例自然妊娠,妊娠率为64.0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子宫切口数、子宫肌瘤个数以及部位是其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以及子宫切口数是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对于年龄较大、切口数过多的患者若术后1年内未妊娠,可以采取辅助受孕.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呼吸科诊治的1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及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对肺内圆形(p≤1.5mm、1.5mm

    作者:梁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细菌感染新生儿3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WBC、CRP、PCT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含量、血清PCT含量及WB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CRP、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星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低应答原因分析及加强对策的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据统计全国有9.75%的HBV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HepB)是预防以及控制HBV感染、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但有5%~10%的人群在接种HepB后不产生或只产生低滴度抗-HBs,即出现无/低应答,免疫效果受到影响,易成为HBV感染高危人群,给HBV预防带来新挑战.因此探讨接种HepB无/低应答的机制及如何提高免疫率,对HBV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人体接种HepB后无/低应答的原因,并就目前提高免疫应答率的研究对策进行了综述.

    作者:侯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之后患者的妊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等情况并记录整理.分析患者的年龄、肌瘤部位等多指标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访发现,264例患者中术后169例自然妊娠,妊娠率为64.0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子宫切口数、子宫肌瘤个数以及部位是其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以及子宫切口数是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对于年龄较大、切口数过多的患者若术后1年内未妊娠,可以采取辅助受孕.

    作者:曾为红;陈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是指反复发作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的荨麻疹患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抗阻胺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提出了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教育,适当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本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从中探索慢性荨麻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莉;万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通过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2+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骨转移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Ca2+浓度、AKP水平,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THFR和ERα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分析其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测定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MTHFR和ERα基因型,进而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THFR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及Xba Ⅰ酶切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P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及ERα基因多态性P等位基因可能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有关.

    作者:黄志华;周洪友;吕伟超;程晓燕;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排螺旋CT联合X线平片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和X线联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均行X 线平片和双排螺旋CT 检查.结果:CT 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旁侧型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00%、80.00%、66.67%、71.43%.X线平片和CT扫描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X 线平片单独检查及CT 单独检查的38.89% 及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和X线联合诊断法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定性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蒋受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普外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CO2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1mmHg=0.133kPa),观察组58例CO2气腹压力设定为10mmHg,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肝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ALT、AST、γ-GT、ALP、TBIL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P、TNF-α、IL-6、IL-8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8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10mmHg的CO2气腹压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的肝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刘明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临床对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4例,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介入组63例、药物组61例,介入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药物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以及治疗后12个月时脑血管病变事件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介入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血管血供,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罗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患者,对其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术后1周>0.5的71例(69.6%),术后1个月>0.5的79例(77.5%),术后半年>0.5的72例(70.6%),术中术后出现的轻微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恢复,不影响疗效.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素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药物流产对象排胎后14d复查B超及检查尿液阴性后,按残留物大径线从小到大分为A、B、C三组,均给予补佳乐(戊酸雌二醇)2mg/d,共15d,服用补佳乐第6天加上地屈孕酮片10mg/次,Bid共10d;必要时二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比较三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月经复潮以及药物流产结局.结果:三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月经复潮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及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后A组治愈56例(100.0%),B组54例(90.0%),C组38例(76%),三组148例(89.2%),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治疗后B组总治愈57例(95.0%),C组41例(82.0%),三组154例(92.8%),C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14d后B超提示残留物≥2.5cm的患者建议及时行清宫术终止妊娠.

    作者:秦焕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良情绪对消化性溃疡发病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不良情绪对消化性溃疡发病影响及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住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将研究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情绪可促进消化性溃疡发病,通过心理护理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冯丽坤;张利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5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功能分级,评价患儿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皮SpO2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患儿心功能分级较术前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赖玲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按照不同体位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俯卧位,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侧卧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韦乃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成功受孕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17.78%,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22%;参照组的剖宫产率为42.22%,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35.56%,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为75.56%.通过比较,发现两组各项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通过给予产妇全方位的关怀,缓解产妇因分娩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改善分娩结局,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洪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l/L)为标准.按照患者饮酒量进行分组,比较大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不饮酒组的基础信息和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大量饮酒组为70.2%,适量饮酒组为27.3%,不饮酒组为42.8%;大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适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低于不饮酒组.结论:酒精的适量摄入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过量摄入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程团结;常红叶;朴金龙;陈小平;尚祥岭;徐璐璐;常杰;齐昆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MRI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MR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儿均在出生后及随访期行MRI检查,准确并及时记录MRI的检查结果,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皮层及皮层下点状及迂曲条状高信号、粗条状高信号、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点状消失及弥漫性脑实质出血与脑梗死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典型的症状;随访期复查中MRI检查阳性率较高,且弥漫性脑实质出血和脑梗死、细胞毒性脑水肿、基底节和内囊损伤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细胞毒性脑水肿,基底节和内囊损伤患儿预后不良率达60%以上,而弥漫性脑实质出血和脑梗死预后不良率达80%以上.结论: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上可客观反映脑病类型、严重程度及范围,利于对患儿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郭高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本院74例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结果: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SCL-90的总分、均分和阳性项目数与除精神病性外的8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一级亲属中女性在总分、均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偏执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男性亲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再住院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易产生心理问题,女性比男性心理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应鼓励家属主动接受支持性心理干预,改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信心,改善家庭氛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飞;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例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给予结肠透析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BUN、Scr、UA、Tp、Alb、HGB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通过扩大黏膜滤过面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药物的进一步保留及吸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谭世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