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梁崟

关键词:高分辨率CT, 高千伏X线, 尘肺,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呼吸科诊治的1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及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对肺内圆形(p≤1.5mm、1.5mm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细菌感染新生儿3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WBC、CRP、PCT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含量、血清PCT含量及WB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CRP、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星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通过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2+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癌骨转移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Ca2+浓度、AKP水平,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甲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下腹部胀痛、月经紊乱及舌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症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l/L)为标准.按照患者饮酒量进行分组,比较大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不饮酒组的基础信息和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大量饮酒组为70.2%,适量饮酒组为27.3%,不饮酒组为42.8%;大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适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低于不饮酒组.结论:酒精的适量摄入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过量摄入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程团结;常红叶;朴金龙;陈小平;尚祥岭;徐璐璐;常杰;齐昆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5mg地佐辛复合50mg氟比洛芬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注,分别于术前(T1)、气管插管拔管前15min(T2)、气管插管拔管后15min(T3)、全麻苏醒后1h(T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2、T3、T4时间点IL-6及CRP水平均高于T1,但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围手术期IL-6及CRP水平,缓解患者应激反应,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余小丽;邓群书;侯俊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本院74例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结果: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SCL-90的总分、均分和阳性项目数与除精神病性外的8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一级亲属中女性在总分、均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偏执因子分上显著高于男性亲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再住院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易产生心理问题,女性比男性心理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应鼓励家属主动接受支持性心理干预,改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信心,改善家庭氛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飞;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患者,对其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术后1周>0.5的71例(69.6%),术后1个月>0.5的79例(77.5%),术后半年>0.5的72例(70.6%),术中术后出现的轻微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恢复,不影响疗效.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素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THFR和ERα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分析其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测定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MTHFR和ERα基因型,进而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THFR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及Xba Ⅰ酶切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P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及ERα基因多态性P等位基因可能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有关.

    作者:黄志华;周洪友;吕伟超;程晓燕;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是人体内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出现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这些代谢紊乱是人体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到目前为止,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临床上期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先天性低免疫原性的优势,还可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有着巨大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综述.

    作者:鲍毓;王慧;赵正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临床对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4例,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介入组63例、药物组61例,介入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药物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以及治疗后12个月时脑血管病变事件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介入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血管血供,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罗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及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实施康复训练及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采取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28%,与对照组的1.64%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率高达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邢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药物流产对象排胎后14d复查B超及检查尿液阴性后,按残留物大径线从小到大分为A、B、C三组,均给予补佳乐(戊酸雌二醇)2mg/d,共15d,服用补佳乐第6天加上地屈孕酮片10mg/次,Bid共10d;必要时二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比较三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月经复潮以及药物流产结局.结果:三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月经复潮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及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后A组治愈56例(100.0%),B组54例(90.0%),C组38例(76%),三组148例(89.2%),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治疗后B组总治愈57例(95.0%),C组41例(82.0%),三组154例(92.8%),C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14d后B超提示残留物≥2.5cm的患者建议及时行清宫术终止妊娠.

    作者:秦焕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TA1、CXCL1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转移相关蛋白1(MTA1)和趋化因子12(CXCL12)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NSCLC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MTA1和CXCL12的表达,分析MTA1和CXCL12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MTA1和CXCL12的阳性率分别为65.22%和58.70%,均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织中的15.00%和10.00%(P<0.05);NSCLC组织中MTA1和CXCL1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4,P<0.05);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组MTA1和CXCL12的阳性率分别为78.57%和71.43%,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44.44%和38.89%(P<0.05);MTA1和CXCL12的表达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MTA1和CXCL12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及肿瘤细胞侵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浩;侯殿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利用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并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病毒r-Bac-si-DNMT1-D1组(D1组)、r-Bac-si-DNMT1-D2组(D2组)、r-Bac-si-DNMT1-D3组(D3组).空白对照组仅加10%胎牛血清和DMEM培养基培养,阴性对照组、D1组、D2组、D3组加血清和DMEM培养基培养24h后依次加入空白载体r-Bac-CMV-EGFP和r-Bac-si-DNMT1-D1病毒、r-Bac-si-DNMT1-D2病毒、r-Bac-si-DNMT1-D3病毒150μl/孔,72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用MTT法测肿瘤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重组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感染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杆状病毒介导的DNMT1 siRNA感染人胰腺癌细胞后能通过降低细胞存活率,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郭柔玉;曹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数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甲组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给予乙组患者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非致死性再梗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5.92%,明显高于乙组的83.67%(P<0.05),非致死性再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非致死性再梗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寿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MRI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MR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儿均在出生后及随访期行MRI检查,准确并及时记录MRI的检查结果,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皮层及皮层下点状及迂曲条状高信号、粗条状高信号、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点状消失及弥漫性脑实质出血与脑梗死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典型的症状;随访期复查中MRI检查阳性率较高,且弥漫性脑实质出血和脑梗死、细胞毒性脑水肿、基底节和内囊损伤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细胞毒性脑水肿,基底节和内囊损伤患儿预后不良率达60%以上,而弥漫性脑实质出血和脑梗死预后不良率达80%以上.结论: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上可客观反映脑病类型、严重程度及范围,利于对患儿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郭高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是指反复发作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的荨麻疹患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抗阻胺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提出了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教育,适当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本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从中探索慢性荨麻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莉;万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卧位护理在改善新生儿黄疸光疗照射抵触反应及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卧位护理对新生儿黄疸光疗抵触反应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侧俯卧位-左/右侧卧位-平卧位循环翻身方法,对照组给予平卧位-左/右侧卧位-俯侧卧位循环翻身方法;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抵触反应及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抵触反应(哭闹、烦躁、拒乳、大汗)10例,发生率为21.28%,对照组发生22例,发生率为44.9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2、3天,观察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光疗时以俯卧-侧卧-平卧位循环翻身,对于降低治疗抵触反应改善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丽娟;任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精益管理在疾控门诊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目的:应用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的管理现状,找到不断改善其管理水平、提高日常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论证精益管理在卫生事业单位中广泛应用可行性.方法:本文主要以调查为主,采用了问卷调查、直接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包括对现有工作流程的直接观察、对工作流程的细化描绘、对其中存在灰色责任和浪费的分析以及对理想状态的描述等,充分利用了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和精髓.结果:精益管理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得到较为全面的应用和开展,改进管理水平后工作效率与之前提高,在精益管理的推广过程中,开展了17次直接观察和相应的流程绘制、理想状态绘制和浪费消除,总共消除47个TIMWOOD浪费,其中过度处理占32%,等待占28%,缺陷占19%,动作占13%,运输占6%,库存占2%.门诊部管理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精益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适用于医院、疾控中心等服务性行业,本文课题再次验证了其方法和效用的普适性,为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的改进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凌攀;刘毅;袁丹;谭利民;张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