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杨春光;胡学军;高清波;苗迎秋;王辉;高卫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 药理学, 教学改革
摘要:目的:探讨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62人分为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首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采用临床病案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阶段考试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与对照组学生比,考试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掌握知识更系统、临床思维能力更强.结论: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的配合和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配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 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200例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优质护理.记录分析患者淋巴结情况、手术与住院时间.结果:共穿刺淋巴结830组,取材成功800组,成功率为96.37%,短径0.8~2.8cm,平均短径(1.76±0.59)cm;手术与住院时间分别(95.58±6.29)min、(5.47±1.69)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患者状况均较好.结论:在实施EBUS-TBNA手术时配合优质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顺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及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实施康复训练及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急性血液学毒性及对放疗实施的影响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及锁骨区调强放疗对患者血象的影响及放疗实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胸壁及锁骨区调强放疗的患者73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调强放疗的血液学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调强放疗期间共有48例患者出现血液学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5.75%.其中以Ⅰ~Ⅱ级为常见,无严重不良反应者.年龄≥45岁的患者调强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稍有升高;N3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HER2阴性患者发生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不良反应较高,但多数为轻度,部分较严重的患者针对性给予治疗后能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滕开原;程文芳;陈娜;吴君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药师参与高警示药品管理实践与合理化建议

    目的:探讨医院规范化管理高警示药品模式,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结合我院药品目录,梳理高警示药品目录,分析我院在高警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结果:全面落实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药师参与医院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高警示药品的精准管理之中,是用药安全乃至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王欣;沈炳香;王法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Dent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Dent病为一种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低相对分子量蛋白尿、高钙尿症、肾脏钙化、肾石症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Dent病属罕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或漏诊,故本文现拟总结Dent病的诊断、治疗进展,以便大家更好地认识该病,方便临床应用.

    作者:王露露;张晓雪;赵占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采取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28%,与对照组的1.64%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率高达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邢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之后患者的妊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等情况并记录整理.分析患者的年龄、肌瘤部位等多指标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访发现,264例患者中术后169例自然妊娠,妊娠率为64.0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子宫切口数、子宫肌瘤个数以及部位是其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以及子宫切口数是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对于年龄较大、切口数过多的患者若术后1年内未妊娠,可以采取辅助受孕.

    作者:曾为红;陈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THFR和ERα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分析其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测定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MTHFR和ERα基因型,进而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THFR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及Xba Ⅰ酶切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P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及ERα基因多态性P等位基因可能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有关.

    作者:黄志华;周洪友;吕伟超;程晓燕;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细菌感染新生儿3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WBC、CRP、PCT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含量、血清PCT含量及WB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CRP、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星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临床对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4例,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介入组63例、药物组61例,介入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药物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以及治疗后12个月时脑血管病变事件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介入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血管血供,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罗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呼吸科诊治的1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及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对肺内圆形(p≤1.5mm、1.5mm

    作者:梁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纳入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随访至少6个月,统计复发率、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时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孕酮水平.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时点性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巧克力囊肿患者卵巢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腹腔镜手术并不会加剧此影响,且该术式具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叶大强;雷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l/L)为标准.按照患者饮酒量进行分组,比较大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不饮酒组的基础信息和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大量饮酒组为70.2%,适量饮酒组为27.3%,不饮酒组为42.8%;大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适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低于不饮酒组.结论:酒精的适量摄入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过量摄入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程团结;常红叶;朴金龙;陈小平;尚祥岭;徐璐璐;常杰;齐昆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减轻背部疼痛、减少腰痛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离子导入.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对医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培训效果浅谈药理学教学体会

    根据对在校医学本科生开展医学基础知识的药理学训练情况,从学生参与度、满意度、培训前后的测试成绩等方面分析培训效果,介绍对药理学训练的教学体会,旨在与同行交流,借此改善药理学教学质量,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通过率.

    作者:李佩琼;翁启芳;梁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药物流产对象排胎后14d复查B超及检查尿液阴性后,按残留物大径线从小到大分为A、B、C三组,均给予补佳乐(戊酸雌二醇)2mg/d,共15d,服用补佳乐第6天加上地屈孕酮片10mg/次,Bid共10d;必要时二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比较三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月经复潮以及药物流产结局.结果:三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月经复潮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及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后A组治愈56例(100.0%),B组54例(90.0%),C组38例(76%),三组148例(89.2%),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治疗后B组总治愈57例(95.0%),C组41例(82.0%),三组154例(92.8%),C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14d后B超提示残留物≥2.5cm的患者建议及时行清宫术终止妊娠.

    作者:秦焕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是指反复发作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的荨麻疹患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抗阻胺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提出了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教育,适当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本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从中探索慢性荨麻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莉;万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二次结扎加暴露法在新生儿水肿脐带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二次结扎加暴露法用于新生儿水肿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出生的947例新生儿,其中水肿脐带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试验组断脐后用丝线常规双重结扎脐带,75%酒精消毒脐带断端及脐根部,95%酒精干燥脐带断端及脐周皮肤并暴露,24h后用无菌双气门芯二次结扎,剪去多余的残脐,同法消毒脐部并保持暴露.对照组断脐后用丝线常规双重结扎脐带,同法消毒脐带断端及脐周皮肤并用无菌纱布包裹.结果:试验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部渗血率、脐带血肿率、脐部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肿脐带二次结扎加暴露法有利于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减少脐部渗血率、血肿率、降低脐部感染率,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敏;张海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辅助生殖中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成功受孕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17.78%,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22%;参照组的剖宫产率为42.22%,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35.56%,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为75.56%.通过比较,发现两组各项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通过给予产妇全方位的关怀,缓解产妇因分娩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改善分娩结局,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洪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接收的48例肝硬化致肝性脑病(O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氨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较高属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的高危因素,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靖;张厚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