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伟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接收的48例肝硬化致肝性脑病(O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氨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较高属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的高危因素,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靖;张厚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发热、咽部疼痛、右侧颈部肿大10d在胶南医院进行就诊.查体:T:39.8℃,P:98次/min,BP:120/75mmHg(1mmHg=0.133kPa),血常规检查示WBC:15.13×109/L,N:88.4%,HGB:100g/L,PLT:269×109/L,静滴抗感染药物治疗后1周,症状未见缓解.患者自觉咽痛加重、颈部明显肿大、吞咽困难、声音嘶哑,T:39℃.遂来我院就诊并接受超声检查,超声表现:右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大小约4.6cm×3.4cm×5.8cm,其内可见3.75cm×1.71cm×4.28cm的不均质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大部分呈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可见细密光点回声,探头加压可见浮动,CDFI示血流信号丰富,脉冲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D)示可见动脉血流频谱.右侧颈部及颌下区可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左侧甲状腺及峡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区.超声诊断:(1)右侧甲状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合并脓肿形成(见图1);(2)右侧颈部及颌下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后经入院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见图2).临床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即手术切开引流出乳白色液体,脓液培养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作者:宫庆防;朱桓;朱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患者,对其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术后1周>0.5的71例(69.6%),术后1个月>0.5的79例(77.5%),术后半年>0.5的72例(70.6%),术中术后出现的轻微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均恢复,不影响疗效.结论:对白内障患者采取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素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根据对在校医学本科生开展医学基础知识的药理学训练情况,从学生参与度、满意度、培训前后的测试成绩等方面分析培训效果,介绍对药理学训练的教学体会,旨在与同行交流,借此改善药理学教学质量,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通过率.
作者:李佩琼;翁启芳;梁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l/L)为标准.按照患者饮酒量进行分组,比较大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不饮酒组的基础信息和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大量饮酒组为70.2%,适量饮酒组为27.3%,不饮酒组为42.8%;大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适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低于不饮酒组.结论:酒精的适量摄入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过量摄入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程团结;常红叶;朴金龙;陈小平;尚祥岭;徐璐璐;常杰;齐昆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慢性荨麻疹是指反复发作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的荨麻疹患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抗阻胺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提出了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教育,适当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本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从中探索慢性荨麻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莉;万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次结扎加暴露法用于新生儿水肿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出生的947例新生儿,其中水肿脐带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试验组断脐后用丝线常规双重结扎脐带,75%酒精消毒脐带断端及脐根部,95%酒精干燥脐带断端及脐周皮肤并暴露,24h后用无菌双气门芯二次结扎,剪去多余的残脐,同法消毒脐部并保持暴露.对照组断脐后用丝线常规双重结扎脐带,同法消毒脐带断端及脐周皮肤并用无菌纱布包裹.结果:试验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部渗血率、脐带血肿率、脐部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肿脐带二次结扎加暴露法有利于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减少脐部渗血率、血肿率、降低脐部感染率,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敏;张海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与护理后的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能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颜其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WBC、CRP、PCT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细菌感染新生儿3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WBC、CRP、PCT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CRP含量、血清PCT含量及WB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CRP、PCT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星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残留物大径线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药物流产对象排胎后14d复查B超及检查尿液阴性后,按残留物大径线从小到大分为A、B、C三组,均给予补佳乐(戊酸雌二醇)2mg/d,共15d,服用补佳乐第6天加上地屈孕酮片10mg/次,Bid共10d;必要时二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比较三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月经复潮以及药物流产结局.结果:三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月经复潮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及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雌孕激素后续治疗后A组治愈56例(100.0%),B组54例(90.0%),C组38例(76%),三组148例(89.2%),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治疗后B组总治愈57例(95.0%),C组41例(82.0%),三组154例(92.8%),C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14d后B超提示残留物≥2.5cm的患者建议及时行清宫术终止妊娠.
作者:秦焕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风险管理实施前210例,实施后210例,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风险时间发生率、患者对就诊安全和综合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跌倒、坠床、深静脉血栓、导管滑脱、静脉炎及总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走失和自杀倾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就诊安全、综合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时间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向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4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6周后阴道肌电压和肌张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周后阴道肌电压和肌张力改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可显著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具有较高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王艳芳;段攀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配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 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200例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优质护理.记录分析患者淋巴结情况、手术与住院时间.结果:共穿刺淋巴结830组,取材成功800组,成功率为96.37%,短径0.8~2.8cm,平均短径(1.76±0.59)cm;手术与住院时间分别(95.58±6.29)min、(5.47±1.69)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患者状况均较好.结论:在实施EBUS-TBNA手术时配合优质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顺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规范化管理高警示药品模式,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结合我院药品目录,梳理高警示药品目录,分析我院在高警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结果:全面落实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的各项措施,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药师参与医院规范化管理,特别是高警示药品的精准管理之中,是用药安全乃至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王欣;沈炳香;王法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数字化X线摄影(DR)是基于常规X线进行的数字化影像检查,较传统X线设备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成像质量理想,临床辅助诊断价值高[1].患者正确的体位设计是每位放射技师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它直接影响所摄影像是否达到临床的要求;是否能够为影像诊断医师提供详尽的影像信息,特别是重要的解剖结构和细节的显示.因此,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必将采取特殊的体位设计,并要求患者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而驼背患者无疑将采用特殊体位设计.
作者:李广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贝复舒滴眼液对全麻手术患者眼睛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全麻后常规用四环素眼膏涂眼;观察组全麻后应用贝复舒滴眼液冲洗保护眼睛,比较两组患者眼睛的保护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出现并发症9例(11.39%),而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34例(4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使用贝复舒滴眼液,可减少术后常见眼科疾病的发生,为全麻手术患者提供一种效果好、便捷、安全可靠的新型眼睛保护方法,经济实用、方便,临床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尔英;罗永香;黄国雄;潘振斌;劳景茂;张培丽;钟恒芳;吴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减轻背部疼痛、减少腰痛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离子导入.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代谢综合征是人体内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出现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这些代谢紊乱是人体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到目前为止,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临床上期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先天性低免疫原性的优势,还可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有着巨大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综述.
作者:鲍毓;王慧;赵正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分析其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测定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的MTHFR和ERα基因型,进而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THFR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及Xba Ⅰ酶切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ERα基因Pvu Ⅱ酶切P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及ERα基因多态性P等位基因可能与产后抑郁症易感性有关.
作者:黄志华;周洪友;吕伟超;程晓燕;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及下肢FMA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实施康复训练及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