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l/L)为标准.按照患者饮酒量进行分组,比较大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不饮酒组的基础信息和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大量饮酒组为70.2%,适量饮酒组为27.3%,不饮酒组为42.8%;大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适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低于不饮酒组.结论:酒精的适量摄入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过量摄入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程团结;常红叶;朴金龙;陈小平;尚祥岭;徐璐璐;常杰;齐昆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参与本次观察,依据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7例.常规组应用常规电话随访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基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平台随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髋关节功能及随访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高,且随访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平台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访管理中,可明显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提高病人随访满意度.
作者:肖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配合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 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EBUS-TBNA检查的200例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优质护理.记录分析患者淋巴结情况、手术与住院时间.结果:共穿刺淋巴结830组,取材成功800组,成功率为96.37%,短径0.8~2.8cm,平均短径(1.76±0.59)cm;手术与住院时间分别(95.58±6.29)min、(5.47±1.69)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患者状况均较好.结论:在实施EBUS-TBNA手术时配合优质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顺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和X线联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均行X 线平片和双排螺旋CT 检查.结果:CT 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旁侧型与手术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2.00%、80.00%、66.67%、71.43%.X线平片和CT扫描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X 线平片单独检查及CT 单独检查的38.89% 及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和X线联合诊断法可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定性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蒋受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62人分为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首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采用临床病案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阶段考试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与对照组学生比,考试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掌握知识更系统、临床思维能力更强.结论: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春光;胡学军;高清波;苗迎秋;王辉;高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3例,作为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作为C组,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监测四组患者的血清hs-CRP、cTnI、TG、TC、LDL-C、HDL-C等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患者的hs-CRP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B组和C组的hs-CRP、cTnI、TG、TC、LDL-C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但HDL-C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的hs-CRP、cTnI、TG、TC、LDL-C指标低于C组,HDL-C指标高于C组,P<0.05;A组的hs-CRP、cTnI指标低于B组,P<0.05.hs-CRP水平同cTnI、TG、TC、LDL-C呈正相关,同HDL-C呈负相关,P<0.05.cTnI与TG、TC、LDL-C、HDL-C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与hs-CRP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hs-CRP、cTnI、TG、TC、LDL-C指标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预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青川;陈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数字化X线摄影(DR)是基于常规X线进行的数字化影像检查,较传统X线设备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成像质量理想,临床辅助诊断价值高[1].患者正确的体位设计是每位放射技师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它直接影响所摄影像是否达到临床的要求;是否能够为影像诊断医师提供详尽的影像信息,特别是重要的解剖结构和细节的显示.因此,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必将采取特殊的体位设计,并要求患者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而驼背患者无疑将采用特殊体位设计.
作者:李广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改变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作为脓毒症组,其中14例未治愈或死亡作为未愈组,其余26例存活作为存活组.同时选择同期非脓毒症患者40例作为非脓毒症组.检测所选病例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结果:脓毒症组患者体温和非脓毒症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内毒素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体温和内毒素与未愈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血清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
作者:李永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据统计全国有9.75%的HBV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HepB)是预防以及控制HBV感染、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但有5%~10%的人群在接种HepB后不产生或只产生低滴度抗-HBs,即出现无/低应答,免疫效果受到影响,易成为HBV感染高危人群,给HBV预防带来新挑战.因此探讨接种HepB无/低应答的机制及如何提高免疫率,对HBV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人体接种HepB后无/低应答的原因,并就目前提高免疫应答率的研究对策进行了综述.
作者:侯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计算诊断阳性率,同时将其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CT诊断腹部创伤时的符合率.结果:患者经多层螺旋CT首次诊断腹部创伤的阳性率为63.13%;首次诊断为腹部创伤的患者中,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6.2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对腹部创伤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可以为对症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指导,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江平;黄晓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近年来,通过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出一些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新型抗心衰药物.本文对托伐普坦、左西孟旦、B型利钠钛、LCZ696、Istaroxime 5种药物从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张姗姗;李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代谢综合征是人体内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出现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这些代谢紊乱是人体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到目前为止,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临床上期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先天性低免疫原性的优势,还可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有着巨大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综述.
作者:鲍毓;王慧;赵正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接收的48例肝硬化致肝性脑病(OH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50例非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氨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在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较高属于肝硬化致肝性脑病患者的高危因素,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通过对血氨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临床肝硬化致肝性脑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张靖;张厚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按照不同体位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俯卧位,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侧卧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韦乃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呼吸科诊治的16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千伏X线摄影及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对肺内圆形(p≤1.5mm、1.5mm
作者:梁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5例,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功能分级,评价患儿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皮SpO2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两组患儿心功能分级较术前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赖玲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慢性荨麻疹是指反复发作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的荨麻疹患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抗阻胺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提出了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教育,适当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本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行综述,从中探索慢性荨麻疹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莉;万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之后患者的妊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等情况并记录整理.分析患者的年龄、肌瘤部位等多指标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访发现,264例患者中术后169例自然妊娠,妊娠率为64.0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子宫切口数、子宫肌瘤个数以及部位是其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以及子宫切口数是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选择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对于年龄较大、切口数过多的患者若术后1年内未妊娠,可以采取辅助受孕.
作者:曾为红;陈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甲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下腹部胀痛、月经紊乱及舌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症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谷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MR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儿均在出生后及随访期行MRI检查,准确并及时记录MRI的检查结果,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皮层及皮层下点状及迂曲条状高信号、粗条状高信号、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点状消失及弥漫性脑实质出血与脑梗死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典型的症状;随访期复查中MRI检查阳性率较高,且弥漫性脑实质出血和脑梗死、细胞毒性脑水肿、基底节和内囊损伤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细胞毒性脑水肿,基底节和内囊损伤患儿预后不良率达60%以上,而弥漫性脑实质出血和脑梗死预后不良率达80%以上.结论: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上可客观反映脑病类型、严重程度及范围,利于对患儿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郭高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