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余宏虹;黄晓华;石先凤;刘琴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模式, 下肢静脉溃疡,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下肢静脉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整体状态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延续性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患有下肢静脉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方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方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远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普遍应用.

    作者:吕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针对临床喂养时所选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标准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的4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达全肠道的喂养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够缩短各项时间指标,且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闫静;祖婷;刘倩;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搭配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 1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咪唑斯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搭配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黄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究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超声检查,比较CT、超声对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以及转移率的诊断符合率,并计算CT、超声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超声对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以及转移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2%、96.88%、96.43%、94.74%,均明显高于CT的78.05%、81.25%、75.00%、63.16%(P<0.05);CT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0.536,超声诊断结果与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0.729.结论:采用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肿大进行检查,可对浅表淋巴结病变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为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李卫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栓形成、出血、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及感染的发生率(1.67%、3.33%、3.33%、0.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13.33%、13.33%、6.67%、1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荧;郑海英;赵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及不同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6例胃癌肝转移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P=0.046)、淋巴转移(P=0.046)、转移灶数目(P=0.046)、转移灶大小(P=0.019)、手术根治度(P=0.04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转移灶大小、转移灶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准确地掌握适应证,对于单发的直径<4cm的无浆膜侵犯胃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手术切除,为患者争取更好的预后.

    作者:孙新增;张霆;白建平;肖宝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帕金森病伴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精神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以抑郁和焦虑表现为主,对患者情绪稳定和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却很少被临床工作者正确诊断,更难做到行之有效的治疗,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为了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本文将从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潘晓群;王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预康复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预康复措施对于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促进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均为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早期预康复干预,入院后即开始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才开始指导相应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前及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周3min步行测试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住院天数、术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周3min步行测试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预康复干预可缩短术后住天数,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性影响,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韦怀籍;王小芃;周建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正畸临床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流程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口腔正畸过程中,分别为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流程和“独立操作”流程.每次治疗记录复诊时间、治疗结束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椅旁操作的时间、整个疗程的时间四手操作组较独立操作组明显缩短,患者对治疗舒适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口腔正畸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广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巩固治疗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巩固治疗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生存质量评分、血小板下降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及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巩固治疗组患者1年无病生存率和常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巩固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血小板下降时间、白细胞下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组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2年和3年无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可出现明显骨髓抑制现象,需加强治疗过程的用药监护.

    作者:王萍;张佳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行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价值

    目的:探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1LN)行冰冻切片(FS)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RIHC)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分成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利用FS法行SLN活检,研究组应用RIHC与FS联合法进行SLN活检,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两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N活检采取FS、RIH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诊断敏感性,从而予以临床治疗指导,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军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和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其复发率低,且治疗时间较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4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并知情同意.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劳素银;王雪珍;黄妙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在术后住院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所有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手术疗效显著,手术创口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减少其他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雷大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1年前发现左肩部有1块约蚕豆大小肿物,未予治疗,后肿物数量增至2块,逐渐增大至鸡蛋黄大小,伴有疼痛,曾行1次手术,术后复发.自发病以来,睡眠欠佳,饮食良好,二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肩部可触及2枚肿物,内侧约3.5cm×3.5cm,外侧约5.0cm×5.0cm,肿物质韧,边界欠清,表面欠光滑,活动度较差,无压痛.

    作者:焦宇;赵海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恩度联合化疗的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105、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化疗的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105、CD4+ CD25+ Foxp3+ Treg的变化.方法:5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恩度联合化疗组),对照组29例(单纯化疗组),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D105,FACS检测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0.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15/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105、CD4+ CD25+ Foxp3+ Tre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外周血CD105、CD4+ CD25+ Foxp3+ Treg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疗效好,CD105、CD4+ CD25+ Foxp3+ Treg有可能作为预测疗效的新指标.

    作者:帖晓静;屈福莲;申凤乾;张红蕊;刘培杰;徐志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FVC、PEF、PEmax、PImax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与高病死率等特点,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概况,重点综述了其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常见治疗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常见西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钙拮抗剂(CC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常见中药有玄参、生地黄、西洋参与枸杞子,阴虚阳亢型加用天马、夏枯草、生白芍、川牛膝、决明子、生牡蛎等,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芪、苍术、天冬、山药及天花粉等,气阴血虚型加用当归、党参、丹参、白术等.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治疗方案,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反应,以此保证用药效果,使其更加有效与安全.

    作者:刘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实施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实践与评估

    目的:探讨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1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及院外随访,观察组60例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随访对比2组出院3个月时恢复效果.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皮瓣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AD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其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作者:许雪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87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NF-α、IL-4以及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4水平有明显降低,而血清IFN-γ水平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4以及IFN-γ等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动态变化对于判断肺结核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凯;尚丹鹤;张学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