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2mapping支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符大勇;周建国

关键词:膝关节, 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
摘要:目的:探讨T2 mapping技术对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行常规MRI扫描及T2 mapping成像,根据膝关节MRI表现,将半月板分为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测量各组半月板T2值并行多个独立样本方差检验,建立T2值ROC曲线,确定佳诊断阈值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30例患者,共60个半月板.其中,正常组8例,变性组12例,撕裂组10例,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T2值平均值分别为(17.81±1.75)ms、(23.14±2.25)ms、(31.17±5.54)ms,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ROC曲线,正常与变性半月板曲线下面积为0.959,当T2 map值=20.5时,为半月板正常与变性的佳诊断阈值.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4.7%.变性与撕裂曲线下面积为0.92,当T2 map值=25.5时,为半月板变性与损伤的佳诊断阈值,敏感度为89.3%,特异性为91.2%.结论:T2 mapping序列可以很好的用于半月板损伤的观察,T2值测量有助于半月板损伤的分级与定量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IgE、EOS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IgE与EOS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接收的小儿慢性咳嗽患儿98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与EOS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IgE与EOS水平有积极影响,能够显著降低IgE与EOS水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霖;彭绪云;刘建平;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6年9月开始实施日间手术精细化流程管理,分别在管理前、后各选取75例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并对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效率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后,首台手术等待时间与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均明显缩短,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管理前组患者对比,管理后组患者对卫生消毒、护理记录、护理配合、手术环境、器械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6.00%,与管理后组的9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流程管理能提高日间手术护理工作效率,也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王颖;黄秋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肌瘤剔除术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中的价值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为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产科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39例在剖宫产过程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另外4例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术中产后出血2例、宫底黏膜下肌瘤1例、盆腔黏连无法进腹1例.同时选取同期入住本院明确诊断为妊娠无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的异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实验对象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术后24h阴道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丽;蒋玲;张敏君;梅苏珍;张美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因原发性高血压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9例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则单用氨氯地平,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DBP)及舒张压(SBP)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汉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28例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感染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2016年1月-2017年1月)3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作者:文小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亢继发糖尿病和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甲亢继发糖尿病和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7例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继发组,33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合并组,比较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继发组与合并组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继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虽然甲状腺水平无差异,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更高,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大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大限度减少误诊和漏诊,对于明确诊断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对两种疾病兼顾治疗,防止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小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孕妇血清CA125及β-HCG水平在宫外孕诊断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CA125及β-HCG水平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孕患者240例,根据妊娠情况分为宫内妊娠组(132例)、宫内妊娠流产组(34例)和异位妊娠组(74例),分析三组患者CA125和β-HCG水平以及CA125和β-HCG单项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异位妊娠组患者CA125以及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宫内妊娠组和宫内妊娠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联合3-HCG检测敏感度和特性度均明显高于CA125单项检测和β-HCG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β-HCG检测可作为诊断宫外孕的敏感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邓毅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2S水平与IL-2、IL-15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硫化氢(H2S)、白介素-2(IL-2)、白介素-15(IL-15)的变化,分析H2S与IL-2、IL-15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我院明确诊断为AP患者84例,其中轻性AP(MAP)患者47例,重症AP(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非AP腹痛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2S、IL-2、IL-15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AP组与SAP组患者血H2S、白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IL-2、IL-15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MAP组比较,SAP组患者血H2S、白细胞、hs-CRP、PCT、IL-2、IL-15水平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患者血清H2S与白细胞、hs-CRP、PCT、IL-2、IL-15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AP患者血清H2S水平明显升高,其可以促进AP患者炎症反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洪瑞阳;柯霜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依达拉奉治疗颅内动脉瘤显微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显微术治疗后应用依达拉奉药物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80例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术后分别用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1d、2周、4周神经功能(NIHSS)、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以及改良Barthle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疗后1d两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术后2周、4周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后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改善颅内血流状况,同时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质量等也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正俭;黄绳跃;刘宇清;王开宇;张文清;洪文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龄(高危)妊娠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高龄(高危)妊娠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高龄(高危)孕妇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52例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子痫及子痫前期病发时孕周、分娩时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对比治疗前后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h尿蛋白量,统计比较两组子痫及子痫前期发生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子痫及子痫前期病发时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痫及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娩时孕周多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PTT、24h尿蛋白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TT多于对照组,24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剖腹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死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失血、血小板减少、胸腹水、肝肾功能异常、羊水过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高危)孕妇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增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24h尿蛋白量,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昌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节化管理措施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措施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化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虞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医学专业人群使用AED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人群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可行性,依据群众对AED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方法:在三个社区开展心源性猝死抢救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并采用AED模型训练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分析其对于AED设备的需求.结果:在讲解后认为自己可以熟练操作AED的达到70.5%,小部分(26.3%)没把握,不会者仅3.2%.87.6%的群众表示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愿意家庭购买AED.结论: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居民均能学会AED的使用.在家庭中配备AED,在未来将为相关生产企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作者:严慧深;卜平;熊彦;杨靖;王可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可必特(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46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行常规的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可必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PaO2、PaCO2有显著改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可必特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5%小苏打溶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前备皮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苏打溶液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前备皮毛发软化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于术前1d用温度为45~50℃、浓度为5%的小苏打溶液作为毛发软化剂,对照组于术前1d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备皮.比较评价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率均为0%;实验组备皮所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备皮后有皮肤损伤者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备皮过程中的疼痛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备皮满意度、实验组护士对备皮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度为45~50℃、浓度为5%的小苏打溶液作为皮肤毛发软化剂方法可行,其在保护皮肤完整性、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备皮,同时,此方法方便省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丁磊;丁彩云;黄冬梅;王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儿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究儿童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Ab)培养阳性患儿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儿64例进行本次试验,分析Ab的耐药性.结果:本次共有32例患儿痰培养和气管插管导管培养1次阳性,6例患儿血培养1次阳性,26例患几经2次及以上不同部位(血、气管插管导管、分泌物)培养阳性;共分离有效菌株102株,其中以痰培养为主;对Ab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发现每年都在逐渐增加,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药物有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和头咆哌酮舒巴坦等,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药物有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结论:儿童重症监护室内感染Ab的范围较广,且耐药性近年来不断增加,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缓其耐药性增加,降低儿童重症监护室感染率.

    作者:方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应用于县级医院急诊科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应用于县级医院急诊科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见习护士中随机抽取92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则采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技术操作、应急能力、医生满意评分以及总成绩合格率等.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专科理论、技术操作、应急能力、医生满意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成绩合格率则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应用于县级医院急诊科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许利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在牙科畏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牙科畏惧症的患儿在口腔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儿童口腔健康的维护.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具有镇静抗焦虑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患儿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心理,近年来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做一综述.

    作者:王泽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100例在观察室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室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监护人满意度,观察两组患儿穿刺时疼痛(Wong-Baker评分)和心理(MHRSP评分)变化.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干预组监护人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 (P<0.05).干预组Wong-Baker评分和MHRS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小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监护人满意度,减轻静脉穿刺时疼痛,改善心理健康.

    作者:袁丹华;卢玲;郁胜华;钱丽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单纯性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高脂、高糖和高脂、高糖混合饲料饮食建立单纯性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健康同种、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2d后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普通饲料)和3个实验组(高脂、高糖和高脂高糖混合饲料),每组15只,喂养3个月,观察动物体重、Lee's指数、睾丸重量、附睾重量、附睾脂肪重量、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及光镜下观测精子活动数量等主要指标.结果:各组比较,除了体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和高脂高糖混合饲料饮食均可诱发单纯性肥胖,且随着肥胖程度的逐渐加重,可造成睾丸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精液品质的下降.

    作者:农林琳;许园甫;林静;陈秋月;莫刚;杨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管径增宽结合HD-FlowTM检测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

    目的:探讨管径增宽结合HD-FlowTM(方向性能量多普勒)检测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声像及应用分析,提高超声对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及血栓不完全性阻塞的诊断.方法:回顾95例深静脉急性血栓,血栓病灶计117处,通过对血栓处管径与健肢对应静脉比较以及与其伴行动脉比较,结合HD-FlowTM管腔内显示血流信息以及CD-FI(彩色多普勒)与HD-FlowTM模式在血栓不完全性阻塞中血流信号比较,确定血栓部位、性质、范围、检出率及分布.结果: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占19.79%(95/480),主干(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栓占22.11%(21/95);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占50.53%(48/95);多部位血栓占15.79%(15/95);血栓处静脉管径与健肢对应管径之比四分位数:75%大于1.3~1.33,50%大于1.35~1.52,25%大于1.50~1.74;血栓处静脉管径与伴行动脉管径之比四分位数:75%大于1.53~1.67,50%大于1.70~1.78,25%大于1.88~2.0.血栓患肢静脉与健肢对应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栓不完全性阻塞HD-FlowTM显示血流信号较CDFI灵敏(P<0.01).结论:管径增宽结合超灵敏的HD-FlowTM模式,检测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及血栓不完全性阻塞,诊断准确,临床实用性强.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