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锋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毒蛇咬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被毒蛇咬伤患者80例(毒蛇咬伤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采集血浆样本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n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凝血、纤溶指标及血小板(PLT)计数和血栓弹力图(TEG)的检测,并进行相关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毒蛇咬伤患者PT、APTT、TT、D-D、FD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FIB、PLT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EG表现为病理性低凝图像.结论:毒蛇咬伤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常出现病理性低凝状态及异常纤溶亢进,凝血指标、PLT水平和TEG存在相关性,三者同时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临床可根据这些指标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防止DIC的进一步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赖东莲;郭笑如;傅吉春;黄晓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住院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 (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敏;李萍;刘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结直肠癌是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大量研究证实,某些肠道基础疾病如炎性肠病(IBD)、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IL-23是一种IL-12家族中异二聚体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发生有密切联系,它主要由活化的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现在普遍认为IL-23是介导炎性肠病发生的重要细胞因子,它有望成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新靶点.新研究表明,IL-23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有关,本文将IL-23与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小聪;陈小伍;朱达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观察复杂性肾结石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邓敏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语言交流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20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给予语言交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潜伏期给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程度、生产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1min阿普加评分(Apgar评分),同时记录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潜伏期及活跃期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生产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潜伏期、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语言交流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症状,缩短第一产程,促进分娩顺利进行.
作者:杨凤莲;蔡玲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应用在护生《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课程中,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要好,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生们对本次教学实践的评价,学生们评价普遍较高.因此,建议在护生基础医学类实验课程中推广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
作者:饶圣宏;姚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中药外敷用于压疮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中药外敷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及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外敷用于压疮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珍珠;冯莹;熊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亢继发糖尿病和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7例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继发组,33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合并组,比较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继发组与合并组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继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虽然甲状腺水平无差异,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更高,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大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大限度减少误诊和漏诊,对于明确诊断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对两种疾病兼顾治疗,防止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小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HD合并OSAHS的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CHD指南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于入院第1天、3个月后分别检测NT-proBNP、VEGF、vWF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LAD、LVEDD、LVEF、FS变化,多导联睡眠系统记录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睡眠过程清醒时间、清醒次数、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所占百分比(TST SaO2 <90%)等睡眠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VEGF、vWF、NT-proBNP、LAD、LVEDD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LVEF、F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AHI、TST SaO2 <90%、睡眠过程清醒时间、清醒次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及睡眠质量.
作者:张世袍;杨阳;陈建平;乐兴丁;刘仁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两个病区2016年6-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萧氏双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舒适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NIHSS和Brathel指数评分在住院当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CQ评分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四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曾珍;付小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运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脑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而观察组则运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的Pb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brO2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不同时间段的MDA、SOD以及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丙泊白酚静脉麻醉运用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能够使术中脑氧代谢降低,发挥脑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潘丽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可必特(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46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行常规的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可必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PaO2、PaCO2有显著改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可必特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子宫修复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神经肌肉电刺激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8天、第15天的腹痛程度、月经量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变化.结果:术后第15天、第1次月经来潮第3天时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的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5天,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的子宫内膜血流等级达Ⅲ型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月经过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有效减轻人流术后患者的腹部疼痛,促进子宫修复,使子宫内膜增厚,预防月经过少,且具有安全、无创、易实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芊;兰鹰;兰小曼;陈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在对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症状患者共52例,利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检查,并且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从而判定64排螺旋CT对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度以及这种技术应用的临床价值.结果:本文52例患者发生病变的有297段,经64层螺旋CT检查,其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8.42%、80.65%、92.19%,特异性分别为98.58%、99.09%、97.85%,准确率分别为94.0%、96.8%、96.4%.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良好,其中Kappa约为0.44.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对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时具有灵敏度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伤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潘启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苏打溶液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前备皮毛发软化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于术前1d用温度为45~50℃、浓度为5%的小苏打溶液作为毛发软化剂,对照组于术前1d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备皮.比较评价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率均为0%;实验组备皮所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备皮后有皮肤损伤者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备皮过程中的疼痛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备皮满意度、实验组护士对备皮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度为45~50℃、浓度为5%的小苏打溶液作为皮肤毛发软化剂方法可行,其在保护皮肤完整性、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备皮,同时,此方法方便省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丁磊;丁彩云;黄冬梅;王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硫化氢(H2S)、白介素-2(IL-2)、白介素-15(IL-15)的变化,分析H2S与IL-2、IL-15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我院明确诊断为AP患者84例,其中轻性AP(MAP)患者47例,重症AP(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非AP腹痛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2S、IL-2、IL-15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AP组与SAP组患者血H2S、白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IL-2、IL-15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MAP组比较,SAP组患者血H2S、白细胞、hs-CRP、PCT、IL-2、IL-15水平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患者血清H2S与白细胞、hs-CRP、PCT、IL-2、IL-15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AP患者血清H2S水平明显升高,其可以促进AP患者炎症反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洪瑞阳;柯霜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MIS 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住天津医院的78例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Ⅲ、Ⅳ期晚期ONF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常规THA术与MIS THA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基础情况、ONFH改善情况、治疗前后VAS评分、Harris总评分及股骨头坏死体积变化、随访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 (P<0.05);(2)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NFH改善情况各维度(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X线片评价)评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股骨头坏死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5)经1年随访,对照组患者术前X线检查结果:双侧髋关节关节间隙轻度狭窄,骨赘增生,股骨头内可见大量囊性改变,术后X线检查结果:双髋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较好.观察组患者术前X线检查结果:右侧股骨头坏死,术后X线检查结果:髋关节活动良好,下肢负重行走,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与常规THA术比较,MIS THA术可更为有效改善晚期ONFH患者的预后状况及髋关节功能,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余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显微术治疗后应用依达拉奉药物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80例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术后分别用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1d、2周、4周神经功能(NIHSS)、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以及改良Barthle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疗后1d两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术后2周、4周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后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改善颅内血流状况,同时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质量等也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正俭;黄绳跃;刘宇清;王开宇;张文清;洪文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人群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可行性,依据群众对AED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方法:在三个社区开展心源性猝死抢救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并采用AED模型训练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分析其对于AED设备的需求.结果:在讲解后认为自己可以熟练操作AED的达到70.5%,小部分(26.3%)没把握,不会者仅3.2%.87.6%的群众表示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愿意家庭购买AED.结论: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居民均能学会AED的使用.在家庭中配备AED,在未来将为相关生产企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作者:严慧深;卜平;熊彦;杨靖;王可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2组,即治疗组(盐酸贝那普利)48例和对照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4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的SBP及D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可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具有理想的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