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丽娜
目的:探讨T2 mapping技术对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行常规MRI扫描及T2 mapping成像,根据膝关节MRI表现,将半月板分为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测量各组半月板T2值并行多个独立样本方差检验,建立T2值ROC曲线,确定佳诊断阈值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30例患者,共60个半月板.其中,正常组8例,变性组12例,撕裂组10例,正常组、变性组、撕裂组T2值平均值分别为(17.81±1.75)ms、(23.14±2.25)ms、(31.17±5.54)ms,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ROC曲线,正常与变性半月板曲线下面积为0.959,当T2 map值=20.5时,为半月板正常与变性的佳诊断阈值.其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4.7%.变性与撕裂曲线下面积为0.92,当T2 map值=25.5时,为半月板变性与损伤的佳诊断阈值,敏感度为89.3%,特异性为91.2%.结论:T2 mapping序列可以很好的用于半月板损伤的观察,T2值测量有助于半月板损伤的分级与定量分析.
作者:符大勇;周建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依从性及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路径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按照常规护理,护理路径组按照护理路径执行.评价两组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率为98.33%,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0.00%;护理路径组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6.66%,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00%;护理路径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对医疗行为依从性、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余峥;林淑珍;周晓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为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产科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39例在剖宫产过程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另外4例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术中产后出血2例、宫底黏膜下肌瘤1例、盆腔黏连无法进腹1例.同时选取同期入住本院明确诊断为妊娠无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的异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实验对象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术后24h阴道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丽;蒋玲;张敏君;梅苏珍;张美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人群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可行性,依据群众对AED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方法:在三个社区开展心源性猝死抢救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并采用AED模型训练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分析其对于AED设备的需求.结果:在讲解后认为自己可以熟练操作AED的达到70.5%,小部分(26.3%)没把握,不会者仅3.2%.87.6%的群众表示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愿意家庭购买AED.结论: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居民均能学会AED的使用.在家庭中配备AED,在未来将为相关生产企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作者:严慧深;卜平;熊彦;杨靖;王可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住院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 (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敏;李萍;刘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运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脑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而观察组则运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的Pb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brO2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不同时间段的MDA、SOD以及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丙泊白酚静脉麻醉运用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能够使术中脑氧代谢降低,发挥脑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潘丽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微信信息平台应用于延续护理中,对直肠癌行永久性造口术术后造口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应用电话和邮件随访、病友联谊会等进行延续护理;观察组增加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和信息管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造口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59,P=0.039);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性、生活信念6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地融合微信信息平台进行直肠癌行造口术后患者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造口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随访采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胸腰椎骨折在我院借助CT导航技术行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患者11例.依据Richter分类法评估螺钉在椎弓根的穿透程度.结果:11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术效果,结果显示螺钉植入椎弓根位置准确,所有患者均无螺钉穿透皮质现象,患者的胸腰椎疾患术后得到良好改善,无神经血管受损的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航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椎弓根内固定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培峰;苗胜;王海虎;夏绍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接收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资料,将其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固定医治,实验组行闭合复位(PFNA)医治,对比2组手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优,且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行闭合复位PFNA医治可取得满意手术效果,且并发症少.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观察复杂性肾结石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邓敏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HD合并OSAHS的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CHD指南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于入院第1天、3个月后分别检测NT-proBNP、VEGF、vWF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LAD、LVEDD、LVEF、FS变化,多导联睡眠系统记录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睡眠过程清醒时间、清醒次数、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所占百分比(TST SaO2 <90%)等睡眠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VEGF、vWF、NT-proBNP、LAD、LVEDD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LVEF、F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AHI、TST SaO2 <90%、睡眠过程清醒时间、清醒次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及睡眠质量.
作者:张世袍;杨阳;陈建平;乐兴丁;刘仁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角调音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6例.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日聆听角调音乐,疗程6周,开始及结束时予以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为55.16±5.71,SAS评分为54.12±4.80,实验组SDS评分为48.55±4.90,SAS评分为47.75±5.02,2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进角调音乐有助于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病情.
作者:王湖萍;温丽贞;陈日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可必特(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46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行常规的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可必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PaO2、PaCO2有显著改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可必特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管径增宽结合HD-FlowTM(方向性能量多普勒)检测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声像及应用分析,提高超声对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及血栓不完全性阻塞的诊断.方法:回顾95例深静脉急性血栓,血栓病灶计117处,通过对血栓处管径与健肢对应静脉比较以及与其伴行动脉比较,结合HD-FlowTM管腔内显示血流信息以及CD-FI(彩色多普勒)与HD-FlowTM模式在血栓不完全性阻塞中血流信号比较,确定血栓部位、性质、范围、检出率及分布.结果: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占19.79%(95/480),主干(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栓占22.11%(21/95);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占50.53%(48/95);多部位血栓占15.79%(15/95);血栓处静脉管径与健肢对应管径之比四分位数:75%大于1.3~1.33,50%大于1.35~1.52,25%大于1.50~1.74;血栓处静脉管径与伴行动脉管径之比四分位数:75%大于1.53~1.67,50%大于1.70~1.78,25%大于1.88~2.0.血栓患肢静脉与健肢对应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栓不完全性阻塞HD-FlowTM显示血流信号较CDFI灵敏(P<0.01).结论:管径增宽结合超灵敏的HD-FlowTM模式,检测急诊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及血栓不完全性阻塞,诊断准确,临床实用性强.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在对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症状患者共52例,利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检查,并且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从而判定64排螺旋CT对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度以及这种技术应用的临床价值.结果:本文52例患者发生病变的有297段,经64层螺旋CT检查,其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8.42%、80.65%、92.19%,特异性分别为98.58%、99.09%、97.85%,准确率分别为94.0%、96.8%、96.4%.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良好,其中Kappa约为0.44.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对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时具有灵敏度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伤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潘启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苏打溶液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前备皮毛发软化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于术前1d用温度为45~50℃、浓度为5%的小苏打溶液作为毛发软化剂,对照组于术前1d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备皮.比较评价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率均为0%;实验组备皮所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备皮后有皮肤损伤者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备皮过程中的疼痛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备皮满意度、实验组护士对备皮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度为45~50℃、浓度为5%的小苏打溶液作为皮肤毛发软化剂方法可行,其在保护皮肤完整性、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使用一次性备皮包备皮,同时,此方法方便省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丁磊;丁彩云;黄冬梅;王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毒蛇咬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被毒蛇咬伤患者80例(毒蛇咬伤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采集血浆样本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n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凝血、纤溶指标及血小板(PLT)计数和血栓弹力图(TEG)的检测,并进行相关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毒蛇咬伤患者PT、APTT、TT、D-D、FD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FIB、PLT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EG表现为病理性低凝图像.结论:毒蛇咬伤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常出现病理性低凝状态及异常纤溶亢进,凝血指标、PLT水平和TEG存在相关性,三者同时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临床可根据这些指标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防止DIC的进一步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赖东莲;郭笑如;傅吉春;黄晓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DFI检查与DSA诊断,并以DSA诊断的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CDF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DFI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段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准确率和DSA诊断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81.67%、93.33%、70.00%.结论:CDFI与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诊断效果较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徐英达;王明玉;杨茹;孙永安;李在坡;何明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手术率等效果,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137例产妇为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及行走等自己觉得舒适的体位分娩.选取同期142例产妇为对照组,分娩过程中采用常规体位.观察两组产妇生产过程中各产程时间、产程异常情况、分娩方式、产妇疼痛及其他各项指标评分(如VAS、VRS、LAS等)、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同时对观察组25例(A组)和对照组27例(B组)持续枕后位、枕横位产妇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短,明显减少产程中异常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明显减轻分娩恐惧感,提高疼痛耐受度,也降低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P<0.05).A组异常产程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阴道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同时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叶莲芳;眭健健;李春莺;李文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痛经评分、CA125指标改善情况、子宫活动度、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痛经评分、CA125指标改善情况、子宫活动度、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参照组,且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痛经评分、CA125指标改善情况、子宫活动度、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好、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信赖.
作者:洪巧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