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新医改下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陈红琴

关键词:新医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工作, 问题, 对策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深化,政府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疗改革精神,并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和经济上的帮助.但体制的不完善,也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在工作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6年9月开始实施日间手术精细化流程管理,分别在管理前、后各选取75例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并对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效率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后,首台手术等待时间与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均明显缩短,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管理前组患者对比,管理后组患者对卫生消毒、护理记录、护理配合、手术环境、器械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6.00%,与管理后组的9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流程管理能提高日间手术护理工作效率,也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王颖;黄秋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冠心病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尿清蛋白肌酐比值评估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冠心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检测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临床意义,并分析该比值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1月收住我院的冠心病患者112例,检测所有患者尿清蛋白、肌酐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和FT4)水平,计算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依据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0mg/g)、低水平组(10~30mg/g)、中水平组(30~300mg/g)和高水平组(>300mg/g),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关系.结果:112例患者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与TSH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r=0.017,P>0.05),但与FT3呈负相关(r=-0.294,P<0.05),与FT4正相关(r=0.174,P<0.05).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低水平组(P<0.05).结论:对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10mg/g的冠心病患者应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功能紊乱.

    作者:张利红;田楠;李亚莉;浮桠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究体温保护在胸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胸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体温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62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在围术期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体温保护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后(T1)、进入胸腔后(T2)、胸腔冲洗后(T3)及手术结束后(T4)各时间点的直肠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3时间点直肠温差异明显.两组干预后患者的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体温保护干预在胸外科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手术过程患者的体温情况,避免体温散失对患者的肺功能及身体机能造成影响,临床应用效果突出.

    作者:孔丽芸;付金凤;杨娟;钟帅琳;张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延续护理结合微信信息平台对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微信信息平台应用于延续护理中,对直肠癌行永久性造口术术后造口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应用电话和邮件随访、病友联谊会等进行延续护理;观察组增加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和信息管理.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造口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59,P=0.039);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独立性、生活信念6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地融合微信信息平台进行直肠癌行造口术后患者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造口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节化管理措施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措施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化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虞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2组,即治疗组(盐酸贝那普利)48例和对照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4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的SBP及D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可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具有理想的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用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盆底肌肉锻炼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盆底肌功能康复评分、子宫脱垂康复评分、尿失禁康复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功能康复评分、子宫脱垂康复评分、尿失禁康复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康复、子宫脱垂康复、尿失禁康复、性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了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修复外踝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修复外踝韧带损伤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骨科收治的外踝韧带损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修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提高(P均<0.05);治疗后优良率为93.33%(28/30).结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可有效的提高AOFAS踝-后足评分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周小钢;袁锟;王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28例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感染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2016年1月-2017年1月)3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作者:文小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MIS 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住天津医院的78例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Ⅲ、Ⅳ期晚期ONF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常规THA术与MIS THA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基础情况、ONFH改善情况、治疗前后VAS评分、Harris总评分及股骨头坏死体积变化、随访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 (P<0.05);(2)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NFH改善情况各维度(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X线片评价)评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股骨头坏死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5)经1年随访,对照组患者术前X线检查结果:双侧髋关节关节间隙轻度狭窄,骨赘增生,股骨头内可见大量囊性改变,术后X线检查结果:双髋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较好.观察组患者术前X线检查结果:右侧股骨头坏死,术后X线检查结果:髋关节活动良好,下肢负重行走,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与常规THA术比较,MIS THA术可更为有效改善晚期ONFH患者的预后状况及髋关节功能,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余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由体位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手术率等效果,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137例产妇为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及行走等自己觉得舒适的体位分娩.选取同期142例产妇为对照组,分娩过程中采用常规体位.观察两组产妇生产过程中各产程时间、产程异常情况、分娩方式、产妇疼痛及其他各项指标评分(如VAS、VRS、LAS等)、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同时对观察组25例(A组)和对照组27例(B组)持续枕后位、枕横位产妇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短,明显减少产程中异常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明显减轻分娩恐惧感,提高疼痛耐受度,也降低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P<0.05).A组异常产程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阴道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同时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叶莲芳;眭健健;李春莺;李文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IL-23与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大量研究证实,某些肠道基础疾病如炎性肠病(IBD)、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IL-23是一种IL-12家族中异二聚体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发生有密切联系,它主要由活化的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现在普遍认为IL-23是介导炎性肠病发生的重要细胞因子,它有望成为治疗炎性肠病的新靶点.新研究表明,IL-23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有关,本文将IL-23与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小聪;陈小伍;朱达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教协同背景下校院合作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研究与实践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为推行小班化教学,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南通大学医学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校院合作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从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临床教学、注重临床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多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南通大学医学院校院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

    作者:薛琴;李敏;樊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医治不同方案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7例)行甲状腺片医治,治疗组(37例)行甲状腺激素医治,对比2组医治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医治后,对照组FT3 (3.83±0.46) pmol/L、FT4(15.35±1.23) pmol/L,比治疗组的(4.13±0.52) pmol/L、(16.39±1.28) pmol/L低,且TSH(0.52±0.17)mIU/L比治疗组的(0.41±0.23)mIU/L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03%)较治疗组(8.11%)高(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激素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龄(高危)妊娠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高龄(高危)妊娠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高龄(高危)孕妇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52例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子痫及子痫前期病发时孕周、分娩时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对比治疗前后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4h尿蛋白量,统计比较两组子痫及子痫前期发生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子痫及子痫前期病发时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痫及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娩时孕周多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PTT、24h尿蛋白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TT多于对照组,24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剖腹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死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失血、血小板减少、胸腹水、肝肾功能异常、羊水过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高危)孕妇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增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24h尿蛋白量,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昌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无创助娩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助娩术的应用价值,逐渐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份正常阴道分娩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助娩术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手法分娩,对比2组产妇分娩情况(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会阴疼痛、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和费用、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程度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助娩术更符合分娩的自然生理过程,可以大限度维护会阴的完整性,降低产后会阴伤口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产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归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氯胺酮在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疗效

    目的:分析氯胺酮剖宫产全麻对孕妇生命体征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评估氯胺酮剖宫产全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4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K组和B组,每组20例,K组行氯胺酮全身麻醉,B组行布比卡因腰麻.比较两组孕妇新生儿娩出时间;观察在麻醉前、切皮时、取出胎儿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手术时间和两组新生儿取出后1min、5min、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切皮时MAP与取出胎儿时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在其他检测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娩出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安全的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全麻.

    作者:关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住院的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SF-36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 (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敏;李萍;刘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HD合并OSAHS的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CHD指南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于入院第1天、3个月后分别检测NT-proBNP、VEGF、vWF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LAD、LVEDD、LVEF、FS变化,多导联睡眠系统记录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睡眠过程清醒时间、清醒次数、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所占百分比(TST SaO2 <90%)等睡眠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VEGF、vWF、NT-proBNP、LAD、LVEDD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LVEF、F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AHI、TST SaO2 <90%、睡眠过程清醒时间、清醒次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及睡眠质量.

    作者:张世袍;杨阳;陈建平;乐兴丁;刘仁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医学专业人群使用AED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人群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可行性,依据群众对AED设备的需求进行分析.方法:在三个社区开展心源性猝死抢救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并采用AED模型训练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对培训效果的反馈,分析其对于AED设备的需求.结果:在讲解后认为自己可以熟练操作AED的达到70.5%,小部分(26.3%)没把握,不会者仅3.2%.87.6%的群众表示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愿意家庭购买AED.结论: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居民均能学会AED的使用.在家庭中配备AED,在未来将为相关生产企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作者:严慧深;卜平;熊彦;杨靖;王可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