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检小组织在自动脱水机中运行方式的改进

黄宗涌

关键词:活检小组织, 自动脱水机, 运行方式, 病理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活检小组织在自动脱水机中运行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方法:采用我院闲置的自动脱水机,做好脱水前处理后,将中性缓冲甲醛液、95%乙醇Ⅰ、95%乙醇Ⅱ、95%乙醇Ⅲ、无水乙醇Ⅰ、无水乙醇Ⅱ、无水乙醇Ⅲ、二甲苯Ⅰ、二甲苯Ⅱ、石蜡Ⅰ、石蜡Ⅱ、石蜡Ⅲ依次放入第1~12缸中进行脱水处理,将脱水全过程时间设定为135min ,处理完成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采用此方法对活检小组织进行自动脱水处理,明显提高了组织块脱水质量,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检小组织细胞形态、结构等非常清晰。结论:活检小组织脱水运行方式的改变为临床病理组织脱水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提高活检小组织脱水质量,在确保临床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为患者临床诊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非降门静脉压药物的应用进展探究

    肝硬化是肝病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由于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而在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形成了窦性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这就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发生后容易使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发生出血。因此,对于起病急、症状重的出血情况,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救治的关键。本文对非降门静脉压药物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方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率和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7.44%、92.31%,均高于常规组的79.49%和71.7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余爱红;郑燕飞;戴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液气胸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气胸及胸腔积液患者62例。其中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组29例(包括气胸患者4例),穿刺置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引流袋;胸导管组33例,常规置入直径1cm的硅橡胶管,末端接水封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的治疗成功率相当(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的并发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胸导管组( 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液气胸和传统胸管比较,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创伤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董文;左继岩;张松;陈兴军;李海军;方小芳;徐成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烧伤整形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6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本文中,60例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的SCL‐90评分并无明显差异;自费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医保、工伤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高中及以上学历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患者。结论:烧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性别、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应为烧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和指导,以帮助其正确认识现状,早日顺利康复。

    作者:罗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9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随机分组,实验组52例选择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42例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的阳性率。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中,原始的心管搏动、附件异常包块、盆腔积液、胚芽、子宫内的假孕囊和宫外孕囊诊断的准确率比经腹部超声诊断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的准确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方法,符合率高,可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可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100例肛肠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配合侧卧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配合截石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评价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0%,对照组为68.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侧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效果更好,患者舒适度更高,护理满意度也更高。

    作者:庞舜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 )是蛋氨酸脱甲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当血浆HCY浓度高于10μmol/L时,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 HCY )。通过众多实验资料可知,临床上许多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与HCY相关,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HCY已被公认为脑卒中的独立高危因素。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H HCY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势必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随之升高。本文从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定义及与脑卒中的关系、发病机制、危害性、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脑卒中合并H HCY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强化对 H HCY的发病机制、危害及相关治疗的再认识,以期促进并提高合并 H HCY脑卒中的防治水平。

    作者:董潇;马春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A 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8例使用激素治疗,9例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果:17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均累及肾脏。两组治疗前、后相比,(P+C )组血尿、蛋白尿、血肌酐下降水平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ANCA检测等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能增强疗效。

    作者:蒋建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ER-2/neu、E-钙黏蛋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H ER‐2、E‐cad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水平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H ER‐2/neu ,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H ER‐2表达水平与性别、大小、多灶性、年龄、组织学类型、是否浸润包膜外差别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高的疾病临床分期有相关( P<0.05)。E‐cad表达水平与性别、组织分型、大小、是否多灶性无相关,而低表达或阴性表达与年龄、甲状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有相关。结论:检测H ER‐2、E‐cad表达水平与多项高危临床病理特征指标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相关因素之一,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郭文若;陈一峰;陈思潮;黄幼玉;陈志山;黄惠珍;陈良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镜联合在胆道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胆道结石是医院常见病,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等,其发病率高,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胆道结石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镜或三镜联合使用,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本文将对多镜联合在胆道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董宝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 CT 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 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采用平扫与动态增强的方法对各阶段的C T 表现特征进行扫描。结果:所有患者中肝脓肿病变部位发生于左叶17例,右叶35例,同时发生于肝左、右两叶的8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32例病灶片状或楔形状的一过性强化,门静脉期出现团块状强化16例,出现晕征13例,出现蜂窝征或者网格征31例。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 T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诊断具有特征性,可以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曼;宗德洲;赖长权;宗吉龙;徐家英;王波;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35例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35例和血必净组35例,常规组进行抗感染、抗病毒、镇静、退热、降颅内压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血必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血必净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福亮;潘万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镇静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镇静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外伤围手术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安定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及不同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的镇静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毕、术后24h、48h的TNF‐α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相同时点的IL‐10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影响术后对患者意识水平的判断,能减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作者:张玉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1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为14.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慢性胃炎病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获得的满意度较高,可推广。

    作者: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按国家标准GB 3358.1~3-1993《统计学术》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 ;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家族型乳腺癌家属早期筛查认知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家族型乳腺癌家属早期筛查认知情况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07-2012年收集的家族中有乳腺癌的200例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分期家属早期乳腺癌认识情况影响因素。结果:200例被调查对象终共197例调查问卷合格,问卷合格率为98.5%;文教卫生人员和干部其问卷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工人、农民、无业人群( P<0.05);大专及本科、高中及中专、初中及以下,三者问卷评分优良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优良率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型乳腺癌家属女性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相关认知情况较差,和文化程度、职业、地区有密切关系。

    作者:曹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所治疗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取3HESG/9HEG的12个月化疗方案,对照组采取2HRZE/4HR的6个月化疗方案,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肺结核病情症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3HESG/9HEG的12个月化疗方案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治疗,与使用2HRZE/4HR的6个月化疗方案相比,治疗效果更有优势。

    作者:宋立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拟宣肺汤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宣肺汤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小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宣肺汤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宣肺汤联合拔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都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自拟宣肺汤联合拔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李高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重症肝炎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重症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48例作为重症肝炎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Hcy以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重症肝炎组血清 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两组除了CREA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计算重症肝炎组除了CREA之外各项生化指标的检出异常率,各项生化指标检出异常率均在70%以上,其中 Hcy、ALT、TBIL、AST检出异常率达100.00%;重症肝炎患者 Hcy变化与 TBIL、AST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CHE、CHO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与高 Hcy血症有重要的联系,可将Hcy作为重症肝炎诊断以及疾病判断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范雄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分娩方式,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其中90例产妇实行阴道试产,60例产妇顺利试产成功,成功率为66.67%。试产中采取胎头吸引助产5例,臀位牵引术2例,低位产钳助产3例。60例阴道试产成功的产妇产后生命体征稳定,经检查均没有出现子宫破裂。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情况下应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从而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卢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