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评价

吴明洋;吕宏伟;杨会;赵卓;张江霞

关键词: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耐药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2014年9月-2015年8月对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进行药学干预,观察并评价药学干预效果。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花费金额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率与耐药率显著降低,各器官系统不良反应均被有效预防。结论:药学干预在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妇产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同时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致作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应用阴道镜直视下活检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疑似 CIN 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及终病理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阴道镜下直视活检检出率为50.00%,主要表现为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及镶嵌状。终病理诊断检出率为5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9.47%。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可行性,可用于临床首选检查方案。

    作者:李银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5月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全麻,观察组产妇予以腰麻。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4h、8h、12h、24h、48h 后的镇痛 VAS 评分和产妇满意程度 V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和腰麻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中均有效,但是腰麻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继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VSD 在煤矿爆炸冲击伤所致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煤矿爆炸冲击伤所致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16例开放性爆炸冲击伤经清创处理骨折内固定后,均应用 VSD 对敞开的创面覆盖处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8个月~5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1例因创面的愈合而影响患肢功能;2例创面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后经局部用药邮票植皮,创面恢复良好;无骨折不愈合或骨髓炎发生。结论:VSD 在煤矿爆炸冲击伤中的应用,有效地减少创面骨折部位的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修复,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光明;杨磊;千东升;张志伟;李科;王肖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生育结局与卵巢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生育结局与卵巢功能。方法:随机将1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三组,每组50例。A 组行甲氨蝶呤治疗;B 组行输卵管切除术;C 组行保守手术。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与 A、C 两组相比,B 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增加(P <0.05);C 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A 组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能够明显影响患者卵巢功能,保守手术妊娠率较高,有生育要求者可选择该术式。

    作者:赵昱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运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15名高职高专护理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人)和实验组(64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教”模式,实验结束后进行课程考试,并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P <0.05),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模式较容易接受,各项基本能力和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结论: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医学生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教”模式,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相关基本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者:陈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农村地区235例儿童急性中毒特征分析及救治措施

    目的::分析当地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征,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提高救治能力。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35例资料完整的儿童急性中毒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急性中毒患儿年龄以1~3岁多(56.2%);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86.8%),原因主要为误服误饮;毒物种类以农药鼠药常见,占36.2%,其次为医用药品,占25.5%;通过针对性救治和护理,痊愈88例,好转122例,未愈17例,其他8例,救治成功率为89.36%。结论:明确应对重点及应对策略,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与演练,实施急救护理,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救治能力,减少中毒发生。

    作者:彭葵花;雷丽虹;史细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兰索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6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益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益康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交替使用进行治疗,各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为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0d 后观察组复发率为8%,明显较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贾永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7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近端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8.33%,对照组仅为2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在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建议对其实施全胃切除术,同时联合代胃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远期生存率的提高。

    作者:朱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共识,而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以期助力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探讨。

    作者:李怀斌;吴锋;缪化春;赵健;黄锐;熊克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 CT 与 MRI 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 CT 与 MRI 影像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PCNSL 患者的 CT 和 MRI 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单发18例,多发3例,共显示26个病灶。病灶多位于脑深部白质、基底节区、胼胝体及丘脑等近中线部位。CT 平扫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 平扫 T1 WI 多呈等或略低信号、T2 WI 等或略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ADC 图呈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大多数呈明显均匀强化,占位征象明显,灶周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PCNSL 的 CT、MRI 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CT、MRI 检查,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早期明确诊断 PCNSL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欧阳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入院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由家属自行送患者进院,观察组由急诊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并送患者入院,对比两组患者发病到救治所用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到救治所用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均大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入院前的死亡率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院前急救流程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清;李润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45例儿童急性期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期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哮喘患儿9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丁胺醇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期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石卫琴;李庆之;周贤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胃肠营养支持方式对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在不同胃肠营养支持方式下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为预防卒中后相关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行胃肠营养支持治疗的1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鼻肠管组与鼻胃管组各80例,分析不同胃肠营养支持方式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病原菌分布。结果:鼻肠管组患者发生肺炎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少于鼻胃管组;发生感染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鼻肠管营养支持方式可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陈晓红;彭根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改变,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尿酮症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 <0.05)。结论: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饮食、运动、血糖等各方面自我管理水平,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终有效地阻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玲;曹鑫;唐榕英;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浆 PT、APTT 和 Fg 水平对剖宫产术后 DIC 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检测孕妇剖宫产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探讨其对剖宫产术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4例剖宫产术后发生产科 DIC 的孕妇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30例剖宫产术后未发生 DIC 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前的 PT、APTT和 Fg 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 PT 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 APTT 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 Fg 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PT、APTT 为正常水平,Fg 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以及产科 DIC 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会相应增加,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 DIC 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柳;肖永生;孟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生理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可明显改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