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杨双燕
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刺激破坏了机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使细胞产生氧化应激。为了应对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机体内细胞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相对复杂的机制来应对氧化应激。Keap1‐Nrf2信号通路被激活,核转录因子N rf2入核并激活多种抗氧化基因转录,从而减轻了ROS和亲电性物质所引起的细胞损伤,维持机体内的氧化—抗氧化的生理平衡。本文就氧化应激反应、Keap1‐Nrf2通路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陈光海;刘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为术前护理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研究,设计统一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格,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对我院妇科门诊或住院的无痛人流术患者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利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前焦虑的相关因素。结果:一共调查了9个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因素。结论:年龄<35岁、婚姻状况为未婚、了解相关知识、既往人流术史、初次妊娠、既往无生育史人群较容易出现术前焦虑,其中婚姻状况为未婚、既往人流术史、既往无生育史,当出现这些因素,患者术前焦虑的危险性提高2.09~3.77倍,这可以协助医护人员快速判断无痛人流术患者是否会有术前焦虑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丘燕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与高血压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4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合并T2DM的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血压合并T2DM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T2DM的因素包括:BMI、高血压病程、胆固醇、甘油三酯、甜食、家族史、业余锻炼(P<0.05,OR=5.119)。结论:BMI、高血压病程、胆固醇、甘油三酯、甜食、家族史及业余锻炼为影响T2DM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应在实际过程中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防止二者并发情况的发生。
作者:闫红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术前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70例符合入选择期接受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40min给予咪达唑仑,再用丙泊酚麻醉诱导。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疼痛级别和MMSE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小于对照组,且其术后VAS和MMSE评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能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影响术后认知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小玲;徐金秀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15年1—12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设计基本资料问卷以及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数据搜集。结果: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36.37±3.55)分,各维度评分分别为:普通饮食(8.92±2.38)分、特殊饮食(7.83±2.26)分、规律运动(9.66±1.61)分、血糖监测(2.15±1.12)分、足部护理(3.36±1.25)分、医嘱用药(4.86±1.28)分,仅6.5%的糖尿病患者处于良好自我管理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高、月收入较高以及糖尿病病程长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医务人员应当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作者:乔庆月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居民主要死亡情况,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平区2012-2014年居民的死亡资料进行ICD‐10编码、分类、汇总和统计。结果:2012-2014年和平区户籍死亡总人口数为9571人,位于死因顺位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和平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伤害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今后疾控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
作者:李文玲;孙伟;李凤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第八师结核病流行特征,明确防治工作重点,为科学制定和实施本地结核病控制策略。方法:对2011—2014年第八师结核病控制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转诊到位率由33.3%下降到27.6%,追踪到位率由81.0%上升到92.2%,总体到位率由87.3%上升到94.4%;可疑结核病人查痰率由68.3%上升到80.2%。4年来第八师共登记新发涂阳肺结核468例,平均治愈率为94.9%。结论:2011—2014年第八师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明显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涂阳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或转成耐药病人而导致死亡、药物反应及不规范治疗导致治疗失败使治愈率下降。
作者:谢恬;刘成刚;叶永青;唐玉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氯氮平、氟哌啶醇和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0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氯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和氯丙嗪组,各35例,对比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三组患者的糖、脂代谢及体质量影响。结果:治疗后,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较为显著,氟哌啶醇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不够显著。治疗180d后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患者血脂变化较为显著,氟哌啶醇组变化不够明显。治疗180d后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患者体质量较基线显著提升,而氟哌啶醇组增加幅度不明显。三组之间差异对比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氟哌啶醇,氯氮平、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较大。
作者:温占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脑动脉介入栓塞术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均予以药物止痛。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及预防颅内压上升等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1、3、5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1、3、5d的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中,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缓患者的头痛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准确率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切片诊断确诊为早期异位妊娠患者1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对照组患者确诊前仅经腹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确诊前仅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超声图像进行比较得出诊断,并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外检出的团块、宫外检出的胚芽、宫外原始心管搏动以及宫内假孕囊的检出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检查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超声声像图所能显示的异位妊娠证据更加直观,具有更多优势,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朝霞;吴才标;周运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适化护理对缓解急诊胸痛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负性情绪及疼痛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01);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Z=1.09,P=0.035)。结论:舒适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急诊胸痛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疼痛状况。
作者:卜菜英;任春菊;黄春燕;林小菊;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为了减少新生儿出生时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和探讨在孕前及孕期实施保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300例于2014年2月-2015年12月经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护理人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产妇怀孕期间的保健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等资料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法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孕前保健咨询、孕前BM I、孕前有害物质接触史以及妊娠期营养状况等情况。结论:通过研究孕产妇自身状况以及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各因素,有利于发现造成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危险因素,促进临床实施孕前及孕期保健以及宣传的推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珍珍;赵晓燕;王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无牙颌患者的修复方式除了传统的全口义齿之外,目前种植修复的方式以其在舒适性、美观性及咀嚼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患者的认可。经典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因其时间长、需要患者佩戴过渡义齿,增加患者复诊次数及痛苦等缺点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而 A ll‐o n‐4种植即刻修复技术则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缺牙期并实现了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临床效果,但远期效果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本文对All‐on‐4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方法、种植体的存留率、并发症、优点及不足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瘘管搔刮联合碘仿置入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根端牙龈瘘管(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root end gingival fistula ,PRGF)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PRGF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病灶刮匙瘘管刮除后,将碘仿粉剂置入搔刮过的瘘管口内,观察PRGF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术后3个月、12个月的疗效分布有无差异。结果:60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瘘管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及12个月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96.67%,差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PRGF患者采用瘘管搔刮联合碘仿置入治疗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郑广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年加剧和晚期患者的增多,晚期病人及家庭对舒缓疗护需求的激增与舒缓疗护服务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上海市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突破点推进舒缓疗护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旨在通过PEST 分析方法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舒缓疗护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赵影;张小方;唐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与盲刮的效果比较。方法: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将其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盲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盲刮,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序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我科室2014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序贯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 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反酸、嗳气、腹痛、腹胀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治疗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和 HP根除率,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洪高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6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38例,予以保守治疗,采用手法复位+塑性小夹板外固定,B组38例,予以手术治疗,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相比,B组患者的放射学指标和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 A 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考虑到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和实际治疗需求,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万先亮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对尘肺患者生命质量及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尘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科治疗,观察组采用WLL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肺功能(FEV1%、FEV1/FVC%及MVV%)、6MWT 及 mMRC分级]、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和P(A‐a)O2]、全身营养状况指标(BMI、AMC、Alb)、经济负担状况指标(患者就诊次数、直接经济费用、间接经济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M VV%、FEV1%、6MWT、PaO2、PaCO2、pH、全身营养状况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 分级及经济负担状况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P(A‐a)O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LL 能有效改善尘肺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及呼吸功能以提高生命质量,使尘肺患者直接受益,且能相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步东;朱烽;刘春云;陈谦;芦琴;肖新发;任明远;曾丽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疗效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43例接受腹腔镜经腹膜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签字选择的术式分TAPP组23例和TEP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中转率及未修补率等临床指标。结果:43例患者腹腔镜下均成功完成手术,4例未行修补术,TEP组患者中有2例中转TAPP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TAPP组手术时间短于TE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段。两种腹腔镜手术方式(TAPP和 TEP)疗效相当但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经验,选择术式。
作者:李学元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