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方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

田英

关键词:经方, 中医急症, 临床应用, 肠结, 蛔厥, 肠痈, 下焦蓄血证, 胁痛
摘要:本文通过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大柴胡汤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桃核承气汤治疗肾绞痛等5则急腹症验案,体会到经方应用时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证对应、慎重加减、早用经方,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在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PBL教学用于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校2014级康复治疗学系20名在校生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分析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结果 PBL教学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抽象问题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重点难点知识掌握度等教学效果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同时,PBL教学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也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在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

    作者:潘火英;易院珍;陈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李鲤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

    李鲤教授通过多年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创立了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三步疗法”,第一步:和中化痰以滋化源,使元神得养;第二步:化痰淤疏通经络,使元神得濡;第三步:补脑髓增进智能,元神功能得复.同时李鲤教授比较重视该病的护理,并运用中医理论对该病进行辨证施护.文章就李鲤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常学辉;刘瑞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阑尾炎术后服用宽肠理气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宽肠理气汤加减在阑尾炎术后服用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阑尾炎术后惠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74例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值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87例.连续治疗1周后,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和伤口感染率及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37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和护理及宽肠理气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 4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伤口感染,患者发生率为0.53%,3例肠梗阻,患者发生率为1.60%;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14%,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发生率为3.7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宽肠理气汤加减能够显著降低阑尾炎等肠病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阑尾炎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永福;肖明根;易薇;袁冬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调理脾胃治未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结合现代的不良生活方式及社会压力的存在,人类的亚健康状态越来越严重.传统的保健养生重视脾胃的调理,本研究通过调理脾胃理论基础探讨治未病的依据.改善人类的亚健康状态.方法 通过查阅各种中医理论基础文献查找与脾胃调理治未病有关的理论依据;联合中医方面的专家教授共同探讨脾胃调理治未病的机制;深入临床实践,将脾胃调理治未病理论依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总结其效果.结果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丰富了脾胃调理治未病的理论依据,将脾胃调理治未病的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及教学工作.结论 现代疾病谱的发生结合人类脾胃等脏器的重要机能可见脾胃调理治未病势在必行,为临床工作中治未病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作者:杨洪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骨刺软化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骨刺软化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门诊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采用骨剌软化汤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骨刘软化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喜凤;胡建庚;郭永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3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心理干预和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4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较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下降均很显著(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观察组3,具有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结论 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碧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思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是一种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导致的慢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治疗效果差,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西医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疗法,效果有限.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具有明显优势,通过针刺、艾灸、贴敷等方法可以起到调气活血、扶正祛邪的功效,以达治疗目的.目前中医外治法防治CHB,不仅需要循证医学的支持,也要加强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尹丽;刘光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已成为当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临床技能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传统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理念,丰富了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了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医学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宇峰;徐娜;滕飞;王楠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杨氏3A+“椎五针”埋线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杨氏3A+疗法“椎五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颈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A+疗法“椎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9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71.4%;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杨氏3A+疗法“椎五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高敬辉;杨才德;缪晓兰;王双平;金芝萍;包金莲;芦红;祁文;陆天宝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浅谈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和思想在老年病诊治中的应用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对中医“中和”思想的研究造诣极深,创立了中医“中和”学派,并将“中和”思想推广应用于临床各科,丰富了学派学术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提出了“扶正祛邪益中和;存正抑邪助中和;护正防邪固中和”的临床思路,临床中善于“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审中和”,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紧张性头痛患者86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辩证取穴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剌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较理想,能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在手术室骨折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手术室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骨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组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室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中的手术适应性评分、疼痛敏感性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患儿手术治疗中运用中医护理对于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惠儿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外科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的运用

    目的 观察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在中医外科常见病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60名,分为2组,每组30人,一组采用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一组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组采取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经对比研究发现,采用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具教学方式的学生,其学习效果问卷调查表的分值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具教学方式的学生(P<0.05).结论 确立了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优势,为中医外科常见病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作者:张丽芬;贾建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百癣夏塔热片、复方珍珠暗疮片;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珍珠暗疮片;2组均口服多西环素片、外用阿达帕林凝胶;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于6周治疗周期后观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4.36%,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复方珍珠暗疮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体高;相勇;陈罗娣;罗艳;肖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健康素养现状,探讨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关系,为开展本科护生健康促进工作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5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水平相当,其中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偏低;不同性别、家庭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对本科护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9,P<0.05).结论 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作者:张雪雁;李军;尹淑英;刘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研读《黄帝内经》浅谈多梦

    多梦是人在睡眠时感觉乱梦纷纭并伴有头晕疲倦的一种状态.近年来,失眠多梦患者日益增多,睡眠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研读《黄帝内经》,发现中医在对多梦的认识及治疗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可.现就中医对多梦的认识作一综述,以期更好的运用中医方法缓解多梦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小菊;王海娟;高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上海某社区人群膝骨关节炎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目的 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社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体质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所辖社区228名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质分布.结果 228例患者中有13种不同体质出现,其中单一体质类型者130例,兼夹两种或以上体质类型者98例.其中,女性以血瘀、气虚相关体质为多,男性以气虚、痰湿相关体质为多.且随患者年龄增长,虚证及虚实夹杂的体质逐步增多.结论 社区膝骨关节炎临床以气虚、血瘀、阳虚、痰湿为主要类型,治疗过程需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辨证论治,因人施治.

    作者:郭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论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之疗效简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雷公藤及其提取物作为治疗SLE重要药物的报道逐渐增多且效果明显.故文章对雷公藤治疗SLE的现状分析做以简述并加以展望,以期待雷公藤能更好的造福于SLE患者.

    作者:高敏;韩迎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人应用中医食养的原则解析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尤其“以食养生”的理念在老年人群健康调理和预防保健方面独树一帜,可见一斑.相传彭祖长寿八百,堪称食养典范.中国早在2000年便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形势严峻不容小觑,引经据典发挥中医食养独特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助“健康中国2020”一臂之力.

    作者:冉俐;衡明莉;王泓午;赵铁牛;陆征丽;徐芳;步怀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30例

    目的 观察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尔奇碳酸钙D3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86.67%,对照组为76.67%,2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骨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与平均缓解时间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祛浊通络方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贾洪伟;祖立斌;张颖;张英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