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丽;刘光伟
目的 探讨宽肠理气汤加减在阑尾炎术后服用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阑尾炎术后惠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74例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值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87例.连续治疗1周后,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和伤口感染率及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37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和护理及宽肠理气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 4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伤口感染,患者发生率为0.53%,3例肠梗阻,患者发生率为1.60%;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14%,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发生率为3.7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宽肠理气汤加减能够显著降低阑尾炎等肠病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阑尾炎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永福;肖明根;易薇;袁冬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本文通过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大柴胡汤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桃核承气汤治疗肾绞痛等5则急腹症验案,体会到经方应用时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证对应、慎重加减、早用经方,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田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白木香叶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白木香叶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乙腈-0.3%磷酸缓冲盐梯度洗脱,固定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在10份检测样品中,标示出13个共有峰,构成白木香叶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所得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可作为白木香叶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周海玲;马麟;易智彪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化瘀补肾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无排卵型功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中医分期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采用化瘀补肾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22例(75.86%),好转5例(17 24%),无效2例(6.90%),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补肾法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奕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用于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校2014级康复治疗学系20名在校生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比较分析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结果 PBL教学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抽象问题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重点难点知识掌握度等教学效果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同时,PBL教学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也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在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
作者:潘火英;易院珍;陈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对中医“中和”思想的研究造诣极深,创立了中医“中和”学派,并将“中和”思想推广应用于临床各科,丰富了学派学术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提出了“扶正祛邪益中和;存正抑邪助中和;护正防邪固中和”的临床思路,临床中善于“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审中和”,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紧张性头痛患者86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辩证取穴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剌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较理想,能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臃肿的药理学教学给高职院校医学生和教师带来许多现实问题,为了改革药理学教学现状,营造简约、高效、轻松的药理学课堂教学,简约教学应运而生.简约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药理学简约教学的五要素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过程简化厚实、教学方法简便有效、教学评价简明真诚.
作者:宋佳玉;刘金宝;孙明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界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屡见报道,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本文回顾了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与源流,分析了近年来通腑法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磊;李建香;袁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3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心理干预和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4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较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下降均很显著(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观察组3,具有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结论 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碧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妈富隆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推广价值,从而可以给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妈富隆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处理.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的使用六味地黄丸,联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见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广大医学研究人员应当予以关注.
作者:康艳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传统医学认为针灸美容中的美有它本质性的概念.中国古代文献均有相关记载,如《论语》 《淮南子》 《黄帝内经》 《世说新语》等认为美包括身体的美和心灵的美.旨在使心灵与身体相统一.本论文通过分析整理中国古代对“美”的认识、针灸美容的理论基础以及针灸美容在临床和生活中的应用,阐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医学思想及哲学观念推动着针灸在美容学上的发展,使针灸美容成为中医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晓方;李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结果 2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值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利水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疗效,值得雅广.
作者:张显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尔奇碳酸钙D3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86.67%,对照组为76.67%,2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骨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与平均缓解时间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祛浊通络方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贾洪伟;祖立斌;张颖;张英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加穴位按摩治疗急慢性鼻炎及治疗过程中使用自制熏洗用具的应用研究.方法 根据对60例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药熏洗加迎香穴等穴位按摩治疗,治疗者均使用特制的熏洗用具,对照组给予中西药口服加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使用熏洗用具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20例急性鼻炎患者治疗时间短1周,长2周,平均时间约1.5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治愈率95%,10例慢性鼻炎患者治疗时间短4周,长10周,平均时间约7周,治愈率80%.30例患者均使用中药熏洗用具,患者满意度100%.结论 中药熏洗加迎香穴等穴按摩治疗急、慢性鼻炎,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因慢性病带了的精神痛苦和压力,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中药熏洗过程中使用特制熏洗用具,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够舒适完成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罗继珍;郭莲凤;林惠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对照组49例.实验组采用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及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体表温度及周径.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体表温度、肢体周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万桃红;邓雄伟;蒋舒芳;胡和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痹”、“肾虚腰痛”、“骨痿”等范畴,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多从“肾主骨”理论入手,本文从“脏腑病机”理论出发,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除与肾密切相关外,常涉及脾、肝、肺、胆等脏腑,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以补肾为主,常需兼顾其它脏腑,更好的诠释中医整体观,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丹;杨芳;商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健康素养现状,探讨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关系,为开展本科护生健康促进工作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5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水平相当,其中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偏低;不同性别、家庭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对本科护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9,P<0.05).结论 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作者:张雪雁;李军;尹淑英;刘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中职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技能(辨证论治)的运用能力.方法 分析我校2个年度技能竞赛(辨证论治)的成绩,计量资料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中的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q检验.结果 2014年度参赛的人数为287人,得分为(39.68±27.31);2015年度参赛的人数为338人,得分为(29.46±18.8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度的得分高于2015年度得分.其中,2015年度中医(针灸推拿方向,初中起点三年制)组参赛人数为125人,得分为(18.25±13.15),与其他2组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反映了不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两年度的成绩对比,差异主要来源于2015年度中医(针灸推拿方向,初中起点三年制)得分较低所致.提示在教学实践中要准确定位中职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认知水平,才能整体提高学生中医辨证论治的运用能力.
作者:秦生发;罗艺徽;吉思;黄萍;李春;吴双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