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玲;马麟;易智彪
张运克教授,系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河南省免疫学会中医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学术技术带头人,从医2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善辨证治疗疑难杂症,临证时,张教授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小脑萎缩,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作者:陈英哲;张运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中医学是我国的国粹,中医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中医人才,而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中医临床人才,直接关系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前景.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中医高级人方的主要途径,开展二十余年以来其培养模式已渐趋成形,但仍有诸多方面亟待完善.本文就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刘英;陈坤杰;姜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健康素养现状,探讨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关系,为开展本科护生健康促进工作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5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水平相当,其中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偏低;不同性别、家庭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对本科护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9,P<0.05).结论 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作者:张雪雁;李军;尹淑英;刘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对中医“中和”思想的研究造诣极深,创立了中医“中和”学派,并将“中和”思想推广应用于临床各科,丰富了学派学术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提出了“扶正祛邪益中和;存正抑邪助中和;护正防邪固中和”的临床思路,临床中善于“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审中和”,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脊柱源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组30人,在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础上行小针刀软组织松解.对照组30人,给予常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43.3%)和总有效率(90%)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30%)和总有效率(66.6%),P<0.05.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优良率(40%)和总有效率(86.6%)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26.8%)和总有效率(63.3%),P<0.05.结论 小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脊柱功能紊乱或局部软组织变性导致相关脊柱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满意.
作者:何正保;陈南萍;马久力;尹传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花红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盆腔炎病患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二联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二联抗生素联合口服花红胶囊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2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2组症状改善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2组在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红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超宇;秦立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紧张性头痛患者86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辩证取穴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剌辨证取穴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较理想,能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病历、病案的联系与区别,使读者能够正确的认识病历、病案的重要性.方法 结合原国家卫生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历史文献进行分析.结论 病历是医疗活动中的阶段性记录,具有动态性、可修改性、开放性,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监控及法律证据中的价值更明显;病案是医疗活动结束后的完整、系统的归档记录,具有终结性、确定性、封闭性,在医疗教学、科研、统计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更突出.
作者:黄小东;葛金玲;王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汤配合熏蒸推拿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并经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治疗组(n=39)应用自拟中药汤配合熏蒸推拿法治疗,对照组(n=39)应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晨僵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7%,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是(3.05±0.45)分,晨僵时间是(30.12±10.42) min;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9.49%,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是(5.82±1.24)分,晨僵时间是(43.52±16.59) min;2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均能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自拟中药汤配合熏蒸推拿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关节疼痛,并缩短其晨僵时间,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社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体质分布.方法 随机抽取所辖社区228名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质分布.结果 228例患者中有13种不同体质出现,其中单一体质类型者130例,兼夹两种或以上体质类型者98例.其中,女性以血瘀、气虚相关体质为多,男性以气虚、痰湿相关体质为多.且随患者年龄增长,虚证及虚实夹杂的体质逐步增多.结论 社区膝骨关节炎临床以气虚、血瘀、阳虚、痰湿为主要类型,治疗过程需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辨证论治,因人施治.
作者:郭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白木香叶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白木香叶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乙腈-0.3%磷酸缓冲盐梯度洗脱,固定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在10份检测样品中,标示出13个共有峰,构成白木香叶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所得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可作为白木香叶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周海玲;马麟;易智彪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脑卒中后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比率为50%~75%.目前临床上西医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但尚无统一有效的标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因此本文从中药、针刺、艾灸、推拿四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出目前中医药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色优势奠定了基础.
作者:段锦绣;薛武更;叶财德;贾鸿雁;方静;范新六;吴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6例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配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小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在中医外科常见病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60名,分为2组,每组30人,一组采用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一组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组采取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经对比研究发现,采用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具教学方式的学生,其学习效果问卷调查表的分值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具教学方式的学生(P<0.05).结论 确立了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具相结合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优势,为中医外科常见病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作者:张丽芬;贾建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臃肿的药理学教学给高职院校医学生和教师带来许多现实问题,为了改革药理学教学现状,营造简约、高效、轻松的药理学课堂教学,简约教学应运而生.简约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药理学简约教学的五要素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过程简化厚实、教学方法简便有效、教学评价简明真诚.
作者:宋佳玉;刘金宝;孙明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补肾疏肝活血调周法治疗卵巢功能减退(DOS)的疗效.方法 48例卵巢功能减退的患者,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补肾疏肝活血调周中药,每日2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月经及临床症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FSH、LH和E2水平.结果 治疗后月经和症状明显改善,血清FSH、FSH/LH和E2水平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疏肝活血调周法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月经失调、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指标.
作者:张雯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结构、情志护理等.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LVEF、VEGF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LVEF、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LVEF、VEGF水平有显著恢复.
作者:丁彬霞;胡素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结果 2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肾祛浊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尔奇碳酸钙D3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86.67%,对照组为76.67%,2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骨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与平均缓解时间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祛浊通络方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贾洪伟;祖立斌;张颖;张英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连梅颗粒对2型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高脂饲料喂养的雄性SPF级ZDF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连梅颗粒组、吡格列酮组3组,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SPF级ZL大鼠为空白组,每组各10只.连梅颗粒组按照5.1 g/(kg·d)灌胃,吡格列酮组按照1.07 m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同体积10 mL·kg-1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以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血清胰岛素(INS)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ZL大鼠比较,模型组ZDF大鼠糖尿病状态明显,血清FBG、INS、HbA1C、TC、TG、LDL-C、HDL-C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梅颗粒组血清FBG、INS、HbA1C、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INS接近吡格列酮组.结论 连梅颗粒可以有效改善ZDF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米佳;王秀阁;陈曦;王国强;朱浩宇;朴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