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黄海华

关键词: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常规检验
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别院进行常规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常规采集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正常与溶血标本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未溶血组TBIL、ALT、AST、ALB、DBIL、GT、TC、TP、LDH、CK、ALP水平显著低于溶血组(P<0.05),GLU显著高于溶血组(P<0.05),2组TG、BUN、Ca、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多项生化指标检验均存在干扰,临床进行检验时应避免出现标本溶血现象,以便提高检验准确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米力农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后优质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后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诊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均给予米力农治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后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GeneXpert 检测在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GeneXpert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及肺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已经确诊及治疗的80例肺结核病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对其进行痰涂片法、罗氏固体培养法、比例法药敏和GeneXpert检测,观察其特异性以及敏感度。结果:GeneXpert检测与罗氏固体培养金标准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比例法药敏与GeneXpert检测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GeneXpert检测能够快速有效对早期结核病进行诊断,同时可以为利福平耐药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GE 64排螺旋 CT 血管重建技术诊断小肠粪石症1例

    粪石症是指食入某些植物纤维、毛发或矿物质后不能被消化,在胃酸作用下,凝结成团块状异物而引发的病症,其成分复杂、密度不均,在蠕动下进入肠道形成粪石,可引起梗阻,诊断困难。

    作者:李振;栾海;柴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DR 患者玻璃体中增生和炎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中的增生和炎症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44例PDR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孔源性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无糖尿病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标准三切口巩膜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取玻璃体标本,样品回收6个月内完成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VEGF、SDF‐1、PEDF、MCP‐1、sIgA、IL‐17A、IL‐4、IL‐6、IL‐8及IL‐10,回顾性收集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EGF、SDF‐1、PEDF、sIgA、IL‐17A、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P‐1、IL‐4及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EGF浓度增高14倍,且SDF‐1、PEDF、MCP‐1、sIgA、IL‐17A及 IL‐6均增高约2倍。相关分析表明,VEGF与IL‐17A、IL‐6、IL‐8分别具有相关性( P<0.05);PEDF与IL‐17A、IL‐8分别具有相关性(P<0.05);MCP‐1与IL‐4、IL‐6、IL‐8分别具有相关性(P<0.05);sIgA与IL‐17A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 VEGF、SDF‐1、PEDF、sIgA、IL‐17A、IL‐6及IL‐8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12月接收的9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随机分为中药组46例和西药组44例,中药组采用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柳氮磺吡啶口服、地塞米松+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而主要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时间、不良反应例数均短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荞麦片口服联合复方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轻、中度UC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临床症状控制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轻中度UC的理想方法。

    作者:花明;尹志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脑利钠肽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脑利钠肽(BNP)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及心内科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并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于入院12h内顺利完成急诊PCI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PCI术前BNP浓度为(586.4±153.7)ng/ml ,PCI术后24h BNP浓度为(390.4±126.3)ng/ml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根据PCI浓度分为三组,A组17例,B组66例,C组25例,三组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PIC 术后半年三组病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C组的 LVEF显著低于B组与 A 组( P<0.05),B组LVEF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的LVEDV、LVESV显著高于A组(P<0.05),对三组病例随访1年,A组死亡1例(5.9%),B组6例(9.1%),C组9例(36.0%);C组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B组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检测血浆BNP的浓度水平与梗死严重程度、心脏功能、左室重塑等情况有关,有利于对患者的再灌注恢复情况作出判断,对介入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作者:谢文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电话随访对提高 PCI 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行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由经系统培训的专科护士实施电话随访,于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个月随访1次。对照组由病区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1年时各电话随访1次。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CI术后患者实施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一种经济、便捷、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模式。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统一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澳泰乐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间的总有效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且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杨正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胸腔镜下肋骨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行肋骨接骨板固定术(VATS组)与保守治疗(保守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3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VATS组58例,保守组55例。比较两组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天数、住IC U时间、带呼吸机时间、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死亡率等情况,随访2个月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VA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天数、住IC U时间、带呼吸机时间、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死亡率和随访2个月肺功能情况均优于保守组。结论:VATS下肋骨接骨板固定术具有早期明确诊断,提早发现严重创伤,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张超;郎保平;余向东;张典;张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大鼠胚鼠皮层神经元培养与鉴定

    目的:体外建立一种高纯度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孕15~18d SD大鼠胚鼠为研究对象,分离胚鼠大脑皮层,采用胰酶消化方法与机械吹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细胞悬液,以适当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板;细胞培养过程中,以含10% FBS的高糖DM EM/F12培养液接种细胞,24h后全量换液换为含2% B27的Neurobasal‐A培养液,抑制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以代替阿糖胞苷继续维持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定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神经元细胞分散均匀,紧密贴壁,生长状态良好,神经细胞周围突起相互连接形成神经网络,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元纯度为(93.7±5.5)%。结论:此实验方法体外可获得较高纯度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

    作者:杨云凤;吴碧华;辜建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乙肝五项与乙肝 HBV-DNA 荧光定量检测及肝脏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乙肝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及肝脏纤维化指标与乙肝五项结果的一致性,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放射免疫法对46例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HBV‐DNA、肝脏纤维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的模式下,HBV‐DNA的阳性率为90%,在HBsAg(+)HBeAb(+)HBcAb (+)的模式下,HBV‐DNA的阳性率为60%。在HBsAg(+)HBeAg(+)HBcAb(+)和 HBsAg(+)HBeAb(+)HB‐cAb(+)两种模式下,HBV‐DNA阳性率、肝脏纤维化指标、肝功能、血小板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HBV‐DNA含量、肝脏纤维化指标与乙肝五项的结果密切关联,联合检测乙肝HBV‐DNA荧光定量检测及肝脏纤维化指标能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肝纤维化程度及发生肝硬化的趋势,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胡大山;李红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多切口引流联合肛痈汤治疗马蹄型肛痈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多切口引流联合肛痈汤在马蹄型肛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龙岩市新罗区妇幼保健院中医肛肠科收治的90例马蹄型肛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仅单纯进行多切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肛痈汤,连服10d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5d、治疗后10d疼痛评分、发热评分均显著下降( P均<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5d、治疗后10d的疼痛评分、发热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脓腔收缩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多切口引流联合肛痈汤治疗马蹄型肛痈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拥军;石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葛炎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运用移动信息服务提高单纯性肥胖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移动信息服务(Mobile Message Service ,MMS)提高单纯性肥胖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中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MMS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中遵医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MMS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能较好地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并自觉采取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雪梅;孙任苓;蒲继红;毛华;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辅助治疗 Fournier 综合征

    目的:探讨Fourni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6例Fourni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行单纯清创引流,7例清创后辅助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结果:9例单纯清创引流,2例入院2d内死亡,7例痊愈,7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4.8±6.5)d;7例清创后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例入院第2天死亡,6例痊愈,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8±5.3)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urnier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早期清创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有条件者清创后辅助负压封闭引流能显著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日。

    作者:刘杰;王伟;李刚;覃庆平;周毅;杨剑文;卢启海;姚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放疗患者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进行观察,均经根治性放疗,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经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Ⅱ度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观察组Ⅱ度急性胃肠道反应的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风险,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晓薛;黄幼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福州市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540例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为加强乙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已经全程接种计划乙肝疫苗,并且2013-2014年在我院接受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的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540例8个月~12岁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7.41%。其中8个月~3岁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占89.61%,7~9岁次之,4~6岁低。HBsAb浓度>100mIU/ml占总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43.7%。结论:监测乙肝表面抗体,对没有抗体的儿童或者抗体浓度比较低的儿童加强免疫乙肝疫苗,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儿童,也有效预防我国乙肝病毒感染。

    作者:朱爱兰;魏建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引流管脱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术后引流管脱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收住我院的患者96例为试验组,住院期间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留置腹腔或胸腔引流管,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妥善固定、密切观察引流液、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加强引流标识以及心理护理等。同期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引流管脱落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引流管脱落2例(2.1%),而对照组发生引流管脱落10例(9.1%),试验组引流管脱落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引流管脱落发生率。

    作者:梁雪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实时超声引导在危重症患者床旁颈内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用于危重症患者床旁颈内静脉置管术可行性。方法:手术室外需要颈内静脉置管的危重症患者63例,随机分入实时超声引导组(U组,n=33)、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A组,n=30)。比较两种方法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的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组总成功率和一次成功率均高于体表解剖定位组(P<0.05),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均少于体表解剖定位组(P<0.01),误穿动脉发生率低于体表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实时超声引导重症患者床旁颈内静脉置管优于体表解剖定位法,安全可行。

    作者:薛刚;孔明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 HD)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12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4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按照HD开始时间依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的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血糖水平、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运动联合家庭跟进式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敏;潘树红;周燕;李铁舒;胡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