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临床分析

杨仁斌

关键词:老年人, 糖尿病, 低血糖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病因,寻求如何避免低血糖症的对策。方法:对2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无典型表现,病因较复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延误诊治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应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做好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工作。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小脑梗死 CT 诊断新见解

    目的:提高小脑梗死的C 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确诊的96例小脑梗死C 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 T检查96例,确诊70例,M RI检查26例,确诊26例。小脑半球梗死46例,小脑半球伴蚓部梗死21例,小脑半球伴脑干梗死12例,小脑扁桃体梗死9例,扁桃体伴蚓部梗死8例。内科保守治疗89例,外科治疗7例。治愈56例,好转32例,死亡8例。结论:小脑梗死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与共济失调,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头部CT常为重要检查手段,以发病后48~72h检查或复查较佳,后颅窝薄层扫描更利于观察,有条件者应尽早做M RI检查。只有及早检出病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兴山县梅毒预防知识知晓调查

    目的:了解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预防宣传效果,为梅毒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调查方案,在全县随机抽取城镇、农村居民,中学生及农民工,用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平均知晓率为45.86%,其中城镇居民为80.67%,农村为52.00%,学生为32.75%,农民工为28.25%;中青年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较高;获得预防知识的途径以媒体、大众宣传、医疗咨询为主。结论: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重点应关注学生及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梅毒及其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水平,降低梅毒发病率。

    作者:王芹;张运喜;王大军;龚海燕;崔雪峰;张丽;郑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创伤性自体小关节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我院成功进行创伤自体小关节移植手术,拟文探讨手(足)小关节组织缺损情况下的创伤性自体小关节移植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4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4例急性手外伤多指损伤合并关节损伤缺损患者行创伤自体小关节移植手术,方法:常规手外伤清创后,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移植修补缺损关节面,采用克氏针固定法对小关节移植区进行固定。回顾性总结分析24例患者临床资料及远期疗效。结果:24例患者病例跟踪调查6个月以上,其中采用创伤性自体小关节移植患者(观察组)治愈10例,明显好转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8%,术后观察无死亡或并发症。并且与传统带血管蒂游离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对比,在存活率、性别、年龄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恢复优良率较高且简单易行。结论:创伤自体小关节移植手术应用于急性手外伤多指损伤合并关节损伤缺损患者能够在足部供区的组织代价也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的手部小关节修复,因此可以为患者所接受[1~3]。

    作者:朱英;李志斌;张敏;闫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因素临床分析(附810例报告)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10例药物流产妇女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流产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810例中流产失败70例(8.64%),药物流产失败组实施剖宫产为32.86%、后倾屈位子宫40.00%、孕囊直径≥2.5cm占36.00%、孕产次≥3次占27.14%、停经≥42d占44.29%,高于药物流产成功组的17.70%、14.39%、13.92%、12.97%、15.68%( P<0.05),是引起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两组年龄≥35岁分别为17.14%、14.05%,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药物流产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失败,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实施药物流产时要掌握适应证,药流后要做好随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作者:颜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论是在心理不良情绪、宫颈软化程度、人工流产术不良反应及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能释放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手术宫颈软化,降低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痊愈率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秀贤;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药理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要求医学生和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药理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不断地进行具体改革措施和效果的探讨及总结,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慰华;刘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致作者读者

    本刊是反映交流医、药、护、卫、管人员的科技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医药卫生教学战线人员教学经验的理想园地,是评定、晋升职称及竞争上岗的有效依据媒体。本刊自2011年1月变更为半月刊后,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管理、全新的编排,为你提供更加完美、优惠的服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霍娟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病率的关系

    目的:分析临产后孕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132例临产后6h内时行剖宫产的产妇为A组,以99例临产6h后行剖宫产的产妇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婴儿情况。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影响极大,医护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以降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回顾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透析的安全性,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将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中、后期发生失血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失血措施。结果:规范血液透析的各个环节后可降低失血的发生率,保障透析患者安全。结论:通过强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失血,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沈卫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1例报告

    掌指关节是由近节指骨基底、掌骨头、掌板、侧副韧带及关节囊所组成的双轴关节。简单的脱位通常患指处于过度背伸状态是可以复位的,此类脱位为半脱位,即近节指骨基底部与掌骨头仍保持连接,掌板仍支撑掌侧或背侧掌骨头,通过简单的屈曲关节就可以完成复位。复杂性脱位为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示指多见,小指及拇指次之,其他指罕见,大多数此类脱位由掌板嵌入造成。2013年4月我科收治1例嵌顿性示指掌指关节脱位,并发掌骨头骨折,籽骨也出现在关节腔内,经及时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昌胜;徐明勇;徐众华;王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囊性包块为临床特征的不典型髓样癌1例报道

    髓样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亚型,根据2012年6月出版的第4版《W 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对髓样癌的描述,其主要分为三个亚类:(1)髓样癌;(2)不典型髓样癌;(3)伴有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本科现收治1例以囊性包块为临床特征的不典型髓样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巨江;廖洪叶;郑良楷;翁一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53例健康青年男性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参加征兵体检青年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对653例在2011-2013年征兵入伍各项检查合格的男性青年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388例占总人数59.42%,异常心电图265例占总人数40.58%,其中窦性心律失常232例(占87.55%),左室高电压26例(占9.81%),其他7例(占2.64)。结论:正常男性青年心电图以窦性心律失常常见,其次是左室高电压,而心外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黄世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在“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下,开展人性化护理,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和康复上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专科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医患之间的关系均明显改善,患者服从管理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满意度提高,但治疗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少护理意外及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患者暴力倾向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粉碎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7例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1],以6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见。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多数学者主张对于不稳定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本文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粉碎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宪军;赵启;孟利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高中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伴健康教育在高中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为高中生预防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三所高中,每所高中选取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班。实验组采取同伴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值得在高中生间推广。

    作者: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分析与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对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的运用,分析我市在2008-2012年的5种常见传染病资料,找出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并提出相关的传染病控制建议与措施。结果:分析调查的5种传染病,总发病率为0.149%,发病率高的是痢疾(0.076%),第二位肺结核(0.027%),第三位病毒性肝炎(0.021%),第四位性病(0.016%),第五位流行性出血热(0.008%)。其中流行性出血热和痢疾属于季节性传染病,其他则存在区域性,而且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结论:今后对肺结核与痢疾的防控重点是降低老年肺结核发病率与儿童痢疾发病率,而控制其余3种传染病的关键是降低男性青壮年发病率。

    作者:廖敏芳;杜丽明;光韵诗;陈智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把100例老年胃溃疡致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用奥美拉唑40mg 静推,2次/24h ,对照组用奥美拉唑40mg静推,1次/24h。结果:实验组输血率20%,出血停止平均时间(35.45±13.04)h ,较对照组的输血率30%和出血停止平均时间(41.45±14.25)h要小( P<0.05),实验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2%,胃溃疡愈合的总有效率为94%,比对照组的84%、88%要高( 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尿常规、血常规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使用奥美拉唑40mg静推,2次/24h治疗胃溃疡出血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副作用少等特点,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