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红
目的: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贯穿于肌内注射法的教学中,同时重点结合运用PBL教学法,设计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案例。望与护理教学同仁的们共享,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瞿世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在“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下,开展人性化护理,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和康复上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科专科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医患之间的关系均明显改善,患者服从管理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满意度提高,但治疗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少护理意外及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患者暴力倾向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 HOPHOS 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小儿致病菌的现状,并对细菌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和院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回顾性查阅病历,收集2012年3月-2013年2月间小儿肺炎痰培养阳性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儿肺炎痰培养分离致病菌282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220株(78.0%),革兰氏阳性菌61株(21.6%),真菌1株(0.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8株(31.2%)、大肠埃希菌79株(28.0%)为主要致病菌,两者均有较明显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仅为79%、8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69%、74%,主要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率高为85%~96%,而对常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敏感率为38%~59%,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例为(43/88、41/79),ESBLs阳性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均有>80%的耐药率。院感和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小、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抗生素≥14d。结论:我院小儿肺炎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致病菌对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β-内酰胺酶抑制、亚胺培南等高级抗生素敏感率不理想,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必须严格限制使用具有高潜在耐药性的一类抗菌药物。
作者:卢灵莉;董艳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继发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继发于阑尾切除或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营养过剩、胎儿体重过大、难产的发生率增高、选择时辰出生的增多等,剖宫产手术也越来越广泛,加之对腹壁切口保护意识的淡薄,临床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越来越常见[2,3]。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其来源有几种学说,包括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目前认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手术操作将游离的内膜碎片种植至切口形成医源性内膜异位症。本文就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及预防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将循证医学(EBM )教学法引入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入选6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分批进入心内科实习1个月,按EB M的要求组织临床教学查房,针对具体的病例先由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检索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后给予指导和评价。实习结束后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实习效果。结果:96.6%的学生认为该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将EBM教学法引入临床实习带教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建华;李华波;陈世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 PA )对癫痫患儿体重及神经肽Y (N PY )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次诊断癫痫后V PA单药治疗的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NPY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另选择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3、6个月BMI及血清NPY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两者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A能够使癫痫患儿血清NPY水平升高,导致患儿体重增加。
作者:何晓英;付华;刘永刚;李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我院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1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造瘘,经瘘道送入取石篮套取碾碎结石,再将结石碎粒推送入肠腔。首次未能碾碎结石或结石多者保留胆道外引流导管,隔5~7d重复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均1~2次操作后将肝外胆管内结石清除,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其中8例患者肝内小胆管仍有小结石残留。结论: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效解除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
作者:彭寿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ICD-10标准的59例住院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29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所有患者经2周清洗期,治疗剂量分别为30~60mg/d 和10~15mg/d ,共治疗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于治疗0、1、2、4、8周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8周治疗,度洛西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9.3%和96.6%,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80.0%和9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抗抑郁药治疗老年抑郁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陈新英;左津淮;王从辉;安旭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 T扫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13年6月诊治的时龄相仿的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分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两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在显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征象如肺透明度降低、磨玻璃样影、颗粒状影,含气支气管影;“白肺”及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有效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姚铁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心房纤颤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洋地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出现心动过缓、干咳、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相似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在心房颤治疗中胺碘酮的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
作者:苏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病因,寻求如何避免低血糖症的对策。方法:对2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无典型表现,病因较复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延误诊治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应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做好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工作。
作者:杨仁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伴健康教育在高中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为高中生预防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三所高中,每所高中选取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班。实验组采取同伴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值得在高中生间推广。
作者: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中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补液干预、体位干预、内关穴按揉干预、应对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产妇舒适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陆宏伟;樊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CDM )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入院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编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对该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他们的母婴结局。并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将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母婴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羊水过多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早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产后出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后的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呼吸困难、窒息及巨大儿等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的例数均明显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合并症发生概率高,并且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增加胎儿的发病率,对于该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苏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种方法输注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治疗组给予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开始给予葡萄糖,后进行氨基酸静脉滴注,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组治愈139例,对照组治疗125例。结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用输注氨基酸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的缩短。同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等。
作者:毛小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检验科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同时还要建立检验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登记表。添置一批新的设备和检验仪器,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消毒。医务人员要及时对检验科的环境进行消毒和对报告单进行消毒处理,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结果: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相关的管理方法,使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大大地得到控制和减少,进而使得检验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结论: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避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邓丽梅;刘征彦;陈小芳;杨游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等,临床死亡率较高,且具有起病急、治疗困难等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效果满意,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有效的方法。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以传统开腹切口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近1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技术亦日趋成熟,产生了各种手术方法[1]。然而,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区别,而且对其禁忌证的突破及并发症的预防尚待进一步研究。近年国内部分学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疝,既充分展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亦明显降低了疝的复发率。
作者:祝华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9-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浅表溃疡患者35例,给予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高莉;黄婧;刘小英;漆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