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8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诊治

苏春梅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分娩, 个性化治疗方案, 临床诊治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CDM )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入院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编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对该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他们的母婴结局。并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将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母婴情况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的患者并发高血压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羊水过多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早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并发产后出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后的新生儿与对照组相比,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呼吸困难、窒息及巨大儿等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的例数均明显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合并症发生概率高,并且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增加胎儿的发病率,对于该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疆昌吉地区哈萨克族冠心病人群指长比分析

    目的:通过直接测量的方法,对新疆地区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哈族人群的指长比进行分析,并探讨哈萨克族指长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新疆昌吉地区50名通过冠脉造影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哈萨克族人群,同时选择50例排除冠心病的哈萨克族健康人群,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左右双手第2~5指长度,并对指长比进行分析。结果:新疆昌吉地区哈萨克族人群指长比均呈现2D∶3D<2D∶4D<3D∶4D<2D∶5D<4D∶5D<3D∶5D的趋势,冠心病组左手2D∶4D及3D∶4D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手2D∶4D和3D∶4D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冠心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柴文慧;张元;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前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产前出血指的是怀孕28周后,产前出现阴道流血症状,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害母婴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7例产前出血的患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作者:莫兆君;陈厚宏;巫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肝胆道介入造瘘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我院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1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造瘘,经瘘道送入取石篮套取碾碎结石,再将结石碎粒推送入肠腔。首次未能碾碎结石或结石多者保留胆道外引流导管,隔5~7d重复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均1~2次操作后将肝外胆管内结石清除,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其中8例患者肝内小胆管仍有小结石残留。结论: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效解除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

    作者:彭寿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致作者读者

    本刊是反映交流医、药、护、卫、管人员的科技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医药卫生教学战线人员教学经验的理想园地,是评定、晋升职称及竞争上岗的有效依据媒体。本刊自2011年1月变更为半月刊后,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管理、全新的编排,为你提供更加完美、优惠的服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和分析检验科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同时还要建立检验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登记表。添置一批新的设备和检验仪器,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消毒。医务人员要及时对检验科的环境进行消毒和对报告单进行消毒处理,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结果: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相关的管理方法,使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大大地得到控制和减少,进而使得检验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结论: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避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邓丽梅;刘征彦;陈小芳;杨游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版权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限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限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观察两组每月治疗效果及疗程结束后所有生化指标及肝脏B超。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脂下降和肝B超改善率有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控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安全性好,且在降血脂方面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文茹;吕霞;庞春梅;聂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源性甲醛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系统中的一大类疾病,此类疾病的特征多是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或者凋亡。众所周知,甲醛(Formaldehyde ,FA )是一种有毒物质,具有挥发性,近年对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甲醛的暴露可以直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比如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等各个方面。同时,人类机体本身也可以产生甲醛。很多研究表明,内源性甲醛在体内的异常聚集与学习、记忆功能的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笔者推测内源性甲醛慢性损伤很有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就内源性甲醛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爱华(综述);邹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7月来自普外科的2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行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0例,患者出院4周后随访无腰背部不适;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早期肠梗阻2例,患者出院4周后随访腰背部不适感遗留26例。余各项化验指标,观察组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依据药敏结果,行全程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李云涛;兰梅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 CT 扫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 T扫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13年6月诊治的时龄相仿的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分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两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在显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征象如肺透明度降低、磨玻璃样影、颗粒状影,含气支气管影;“白肺”及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有效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姚铁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景曲面断层与传统X线摄影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 HOPHOS 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检测粪便隐血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对130例门诊患者和50例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3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3.8%,持续检出率为100%,双联试剂法一次检出率为100%;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免疫法首次检出率62.0%,持续检出率为96.0%,双联试剂法的一次检出率为100%。结论:双联试剂法避免了免疫法、化学法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可有效地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吕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新进展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有效的方法。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以传统开腹切口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近1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技术亦日趋成熟,产生了各种手术方法[1]。然而,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区别,而且对其禁忌证的突破及并发症的预防尚待进一步研究。近年国内部分学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疝,既充分展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亦明显降低了疝的复发率。

    作者:祝华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妇科手术294例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所患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94例老年妇科患者(都是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所统计的资料分析发现,患有子宫脱垂合并或不合并阴道膨出的患者占老年妇科疾病的49.65%,占第1名;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0.4%,占第2名;良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9.72%,占第3名。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整个围手术期病情都很稳定。结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年龄较大,但是对于老年妇科患者,只要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大部分老年妇科患者都能够康复,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何运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治疗方式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微电脑中低频综合治疗仪和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微电脑中低频综合治疗仪治疗75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75例。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50例患者中,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67%。经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两两比较,实验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为0.003(<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周后,均对两组患者的血液常规进行抽血检测,发现血细胞均无显著性变化,与正常血液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电脑中低频综合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服用康妇消炎栓的有效率。同时,在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卵管结扎术银夹法240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比较了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和Pomeroy法术后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2400例和Pomeroy法1500例,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银夹法和Pomeroy法的失败率均低于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月经失调、盘腔淤血症、神经官能症,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银夹法手术创伤小、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孕成功率高,更容易被广大育龄群众接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女性绝育术。

    作者:刁文强;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霍娟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病率的关系

    目的:分析临产后孕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132例临产后6h内时行剖宫产的产妇为A组,以99例临产6h后行剖宫产的产妇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婴儿情况。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影响极大,医护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以降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门急诊药房预付费电子处方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预付费电子处方在基层医院门诊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预付费功能的电子处方工作流程,总结预付费电子处方的应用特点。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自动化管理工作。结论:预付费电子处方在基层医院中可以减少患者就医步骤、降低配方差错率,在控制及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适宜推广应用,但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需在工作中进一步总结改善。

    作者:修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