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永红
髓样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亚型,根据2012年6月出版的第4版《W 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对髓样癌的描述,其主要分为三个亚类:(1)髓样癌;(2)不典型髓样癌;(3)伴有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本科现收治1例以囊性包块为临床特征的不典型髓样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巨江;廖洪叶;郑良楷;翁一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 HOPHOS 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 T扫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13年6月诊治的时龄相仿的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分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两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在显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征象如肺透明度降低、磨玻璃样影、颗粒状影,含气支气管影;“白肺”及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有效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姚铁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D)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8例盆腔脏器脱垂(POP)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回顾性分析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0ml;平均住院时间12d,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POP-Q评分为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改良盆底重建术作为一种新术式,能更好地修补缺陷、实现结构重建和组织替代,其复发率低、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承莉;俞小元;侯岩峰;程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种方法输注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治疗组给予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开始给予葡萄糖,后进行氨基酸静脉滴注,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组治愈139例,对照组治疗125例。结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用输注氨基酸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的缩短。同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等。
作者:毛小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 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和血清M P-Ab法(IgG、IgM )等方法在儿童M P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种M P检测法对231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个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同时取血清做M P-Ab检测(IgG、IgM ),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M P感染患儿88例,M 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49例,阳性率为21.21%,病程为(4.0±2.5)d;Ig G检测出阳性31例,阳性率为13.41%,病程为(8.0±3.5)d;Ig M检测出阳性28例,阳性率12.12%,病程(5.5±2.0)d。结论: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种M 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作者:戴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系统中的一大类疾病,此类疾病的特征多是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或者凋亡。众所周知,甲醛(Formaldehyde ,FA )是一种有毒物质,具有挥发性,近年对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甲醛的暴露可以直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比如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等各个方面。同时,人类机体本身也可以产生甲醛。很多研究表明,内源性甲醛在体内的异常聚集与学习、记忆功能的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笔者推测内源性甲醛慢性损伤很有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就内源性甲醛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爱华(综述);邹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 T在泌尿系肿瘤检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肿瘤患者45例,采用多层螺旋C T进行检查,采取平扫+三期增强扫描的方式对肾脏进行扫描,同时在三期增强扫描后分别进行图形重建,层厚为2mm ,层间距1mm ,进而重组尿路成像以及肾动脉成像、肾静脉成像等。结果:通过CT扫描和图像重组,全面掌握尿路成像以及肾动脉成像、肾静脉成像资料,图像诊断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均符合。其中,肾癌12例,肾盂癌9例,输尿管癌1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膀胱癌8例。结论:在泌尿系肿瘤的检查及诊断中,通过CT扫描检查可以了解静脉、动脉以及尿路的三维图像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提高了诊断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飞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我院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1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造瘘,经瘘道送入取石篮套取碾碎结石,再将结石碎粒推送入肠腔。首次未能碾碎结石或结石多者保留胆道外引流导管,隔5~7d重复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均1~2次操作后将肝外胆管内结石清除,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其中8例患者肝内小胆管仍有小结石残留。结论: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效解除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
作者:彭寿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霍娟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微电脑中低频综合治疗仪和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微电脑中低频综合治疗仪治疗75例,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75例。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两独立样本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50例患者中,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67%。经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两两比较,实验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为0.003(<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周后,均对两组患者的血液常规进行抽血检测,发现血细胞均无显著性变化,与正常血液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电脑中低频综合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服用康妇消炎栓的有效率。同时,在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中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补液干预、体位干预、内关穴按揉干预、应对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产妇舒适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陆宏伟;樊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要求医学生和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药理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不断地进行具体改革措施和效果的探讨及总结,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慰华;刘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χ2=13.3, 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及疱疹消失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干扰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 PA )对癫痫患儿体重及神经肽Y (N PY )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次诊断癫痫后V PA单药治疗的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NPY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另选择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3、6个月BMI及血清NPY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两者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A能够使癫痫患儿血清NPY水平升高,导致患儿体重增加。
作者:何晓英;付华;刘永刚;李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伴健康教育在高中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为高中生预防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三所高中,每所高中选取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班。实验组采取同伴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值得在高中生间推广。
作者: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所患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94例老年妇科患者(都是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所统计的资料分析发现,患有子宫脱垂合并或不合并阴道膨出的患者占老年妇科疾病的49.65%,占第1名;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0.4%,占第2名;良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9.72%,占第3名。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整个围手术期病情都很稳定。结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年龄较大,但是对于老年妇科患者,只要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大部分老年妇科患者都能够康复,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何运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0例患者中,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组有效率92.5%,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布地奈德混悬液,P=0.031。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外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有效率。同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患者无不适或者过敏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9-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浅表溃疡患者35例,给予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高莉;黄婧;刘小英;漆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检测粪便隐血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对130例门诊患者和50例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3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3.8%,持续检出率为100%,双联试剂法一次检出率为100%;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免疫法首次检出率62.0%,持续检出率为96.0%,双联试剂法的一次检出率为100%。结论:双联试剂法避免了免疫法、化学法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可有效地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吕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