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宏伟;樊俭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本组20例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强化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缩短了病程。
作者:彭加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髓样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亚型,根据2012年6月出版的第4版《W 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对髓样癌的描述,其主要分为三个亚类:(1)髓样癌;(2)不典型髓样癌;(3)伴有髓样特征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本科现收治1例以囊性包块为临床特征的不典型髓样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巨江;廖洪叶;郑良楷;翁一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英文检索词方式检索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方面的论著,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ARDS患者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数ARDS患者死亡组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ARDS的发病过程,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失衡导致了ARDS的发生与进展;部分细胞因子对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玉叶;高占成;陈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付费电子处方在基层医院门诊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预付费功能的电子处方工作流程,总结预付费电子处方的应用特点。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自动化管理工作。结论:预付费电子处方在基层医院中可以减少患者就医步骤、降低配方差错率,在控制及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适宜推广应用,但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需在工作中进一步总结改善。
作者:修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颈妊娠的临床特征,总结宫颈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5例因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其中1例伴下腹痛,另2例因停经后腹胀、腹痛就诊,6例有宫腔操作史,所有患者均B超提示诊断。单纯药物甲氨碟呤(MTX)治疗1例,单纯超声引导下刮宫1例,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例,UAE(3例患者同时行MTX动脉内灌注)后刮宫4例,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充分认识宫颈妊娠的临床体征,有利于早期诊治,宫颈妊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U EA是宫颈妊娠的较为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王凤;周德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种方法输注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治疗组给予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开始给予葡萄糖,后进行氨基酸静脉滴注,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组治愈139例,对照组治疗125例。结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用输注氨基酸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的缩短。同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等。
作者:毛小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汉阳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 )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汉阳区结防所门诊登记2008-2012年肺结核登记的资料。结果:2008-2012年汉阳区结防门诊登记PTB-DM患者166例,占同期登记肺结核患者总数的比例5年平均9.1%。男性PTB-DM 占肺结核登记人数中男性患者的构成比11.1%,女性构成比5.2%(P<0.01)。PTB-DM患者以中老年为主,45岁后两病并发率大幅上升。在PTB-DM患者中,痰涂片阳性者82例(49.4%)、痰涂片阴性84例(50.6%)、出现空洞72例(43.4%)。PTB-DM患者的涂阳率和空洞率均高于无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P<0.01)。结论:PTB-DM 发生率较高,以中老年发病为主,涂阳率和空洞率均较高,给结核病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加强这一人群的防治工作。
作者:周利;张建群;周美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系统中的一大类疾病,此类疾病的特征多是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或者凋亡。众所周知,甲醛(Formaldehyde ,FA )是一种有毒物质,具有挥发性,近年对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甲醛的暴露可以直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比如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等各个方面。同时,人类机体本身也可以产生甲醛。很多研究表明,内源性甲醛在体内的异常聚集与学习、记忆功能的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笔者推测内源性甲醛慢性损伤很有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就内源性甲醛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爱华(综述);邹伟(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7月来自普外科的2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行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0例,患者出院4周后随访无腰背部不适;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早期肠梗阻2例,患者出院4周后随访腰背部不适感遗留26例。余各项化验指标,观察组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依据药敏结果,行全程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李云涛;兰梅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霍娟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应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共338例(338只眼),分别对其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338例(3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有2例球后出血(0.59%),5例鼻骨骨折(1.48%),29例泪囊穿破(8.58%),46例鼻黏膜穿破(13.61%),13例吻合口阻塞(3.85%),3例术后泪道阻塞并泪囊炎复发(0.89%),无切口不愈合、感染及术后出血不止的发生。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目前仍是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细节、技巧与熟练程度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宝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限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观察两组每月治疗效果及疗程结束后所有生化指标及肝脏B超。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脂下降和肝B超改善率有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控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安全性好,且在降血脂方面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文茹;吕霞;庞春梅;聂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 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和血清M P-Ab法(IgG、IgM )等方法在儿童M P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种M P检测法对231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个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同时取血清做M P-Ab检测(IgG、IgM ),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M P感染患儿88例,M 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49例,阳性率为21.21%,病程为(4.0±2.5)d;Ig G检测出阳性31例,阳性率为13.41%,病程为(8.0±3.5)d;Ig M检测出阳性28例,阳性率12.12%,病程(5.5±2.0)d。结论: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种M 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作者:戴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回顾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透析的安全性,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将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中、后期发生失血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失血措施。结果:规范血液透析的各个环节后可降低失血的发生率,保障透析患者安全。结论:通过强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失血,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沈卫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产前出血指的是怀孕28周后,产前出现阴道流血症状,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害母婴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7例产前出血的患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作者:莫兆君;陈厚宏;巫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我院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1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造瘘,经瘘道送入取石篮套取碾碎结石,再将结石碎粒推送入肠腔。首次未能碾碎结石或结石多者保留胆道外引流导管,隔5~7d重复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均1~2次操作后将肝外胆管内结石清除,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其中8例患者肝内小胆管仍有小结石残留。结论: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效解除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
作者:彭寿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9-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浅表溃疡患者35例,给予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高莉;黄婧;刘小英;漆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贯穿于肌内注射法的教学中,同时重点结合运用PBL教学法,设计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案例。望与护理教学同仁的们共享,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瞿世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产后孕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132例临产后6h内时行剖宫产的产妇为A组,以99例临产6h后行剖宫产的产妇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婴儿情况。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影响极大,医护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以降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