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世文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应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共338例(338只眼),分别对其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338例(3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有2例球后出血(0.59%),5例鼻骨骨折(1.48%),29例泪囊穿破(8.58%),46例鼻黏膜穿破(13.61%),13例吻合口阻塞(3.85%),3例术后泪道阻塞并泪囊炎复发(0.89%),无切口不愈合、感染及术后出血不止的发生。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目前仍是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细节、技巧与熟练程度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宝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继发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继发于阑尾切除或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营养过剩、胎儿体重过大、难产的发生率增高、选择时辰出生的增多等,剖宫产手术也越来越广泛,加之对腹壁切口保护意识的淡薄,临床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越来越常见[2,3]。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其来源有几种学说,包括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血行-淋巴播散学说等。目前认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手术操作将游离的内膜碎片种植至切口形成医源性内膜异位症。本文就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及预防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有效的方法。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以传统开腹切口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近1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技术亦日趋成熟,产生了各种手术方法[1]。然而,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区别,而且对其禁忌证的突破及并发症的预防尚待进一步研究。近年国内部分学者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覆盖内环口的方法治疗小儿疝,既充分展示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亦明显降低了疝的复发率。
作者:祝华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 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和血清M P-Ab法(IgG、IgM )等方法在儿童M P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种M P检测法对231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个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同时取血清做M P-Ab检测(IgG、IgM ),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M P感染患儿88例,M 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49例,阳性率为21.21%,病程为(4.0±2.5)d;Ig G检测出阳性31例,阳性率为13.41%,病程为(8.0±3.5)d;Ig M检测出阳性28例,阳性率12.12%,病程(5.5±2.0)d。结论: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种M 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作者:戴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 HOPHOS 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M SC T扫描资料经重建重组后得到冠、矢状二维图像和相应的三维图像,大限度显示骨折情况。结果:MSCT、MPR、SSD重组技术能全面、立体、直观、准确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劈裂和移位,评估平台塌陷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片的移位方向,从而更准确地显示骨折分型。结论:利用M SC T多平面重组及表面遮盖显示诊断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钧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刊是反映交流医、药、护、卫、管人员的科技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医药卫生教学战线人员教学经验的理想园地,是评定、晋升职称及竞争上岗的有效依据媒体。本刊自2011年1月变更为半月刊后,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管理、全新的编排,为你提供更加完美、优惠的服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检验科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同时还要建立检验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登记表。添置一批新的设备和检验仪器,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消毒。医务人员要及时对检验科的环境进行消毒和对报告单进行消毒处理,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结果: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相关的管理方法,使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大大地得到控制和减少,进而使得检验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结论: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避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邓丽梅;刘征彦;陈小芳;杨游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所患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94例老年妇科患者(都是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所统计的资料分析发现,患有子宫脱垂合并或不合并阴道膨出的患者占老年妇科疾病的49.65%,占第1名;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0.4%,占第2名;良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9.72%,占第3名。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整个围手术期病情都很稳定。结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年龄较大,但是对于老年妇科患者,只要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大部分老年妇科患者都能够康复,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何运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本组20例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强化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缩短了病程。
作者:彭加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检测粪便隐血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对130例门诊患者和50例确诊为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3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3.8%,持续检出率为100%,双联试剂法一次检出率为100%;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免疫法首次检出率62.0%,持续检出率为96.0%,双联试剂法的一次检出率为100%。结论:双联试剂法避免了免疫法、化学法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可有效地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吕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CT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特有影像表现及CT 特有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26.7岁。2例位于胰腺头部,1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腺尾部,肿瘤长径3.2~16.3cm ,平均8.8cm ,4例均有完整包膜;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囊性成分为主,1例囊实性成分相仿。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具有一定的X线影像特异征象,仔细分析,这些征象能改进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振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9-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浅表溃疡患者35例,给予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安尔舒创面修复生物胶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足浅表溃疡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高莉;黄婧;刘小英;漆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ICD-10标准的59例住院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29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所有患者经2周清洗期,治疗剂量分别为30~60mg/d 和10~15mg/d ,共治疗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于治疗0、1、2、4、8周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8周治疗,度洛西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9.3%和96.6%,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80.0%和9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抗抑郁药治疗老年抑郁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陈新英;左津淮;王从辉;安旭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产前出血指的是怀孕28周后,产前出现阴道流血症状,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害母婴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7例产前出血的患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作者:莫兆君;陈厚宏;巫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 T扫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13年6月诊治的时龄相仿的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分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两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在显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征象如肺透明度降低、磨玻璃样影、颗粒状影,含气支气管影;“白肺”及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有效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姚铁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小脑梗死的C 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确诊的96例小脑梗死C 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 T检查96例,确诊70例,M RI检查26例,确诊26例。小脑半球梗死46例,小脑半球伴蚓部梗死21例,小脑半球伴脑干梗死12例,小脑扁桃体梗死9例,扁桃体伴蚓部梗死8例。内科保守治疗89例,外科治疗7例。治愈56例,好转32例,死亡8例。结论:小脑梗死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与共济失调,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头部CT常为重要检查手段,以发病后48~72h检查或复查较佳,后颅窝薄层扫描更利于观察,有条件者应尽早做M RI检查。只有及早检出病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颈妊娠的临床特征,总结宫颈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5例因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其中1例伴下腹痛,另2例因停经后腹胀、腹痛就诊,6例有宫腔操作史,所有患者均B超提示诊断。单纯药物甲氨碟呤(MTX)治疗1例,单纯超声引导下刮宫1例,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例,UAE(3例患者同时行MTX动脉内灌注)后刮宫4例,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充分认识宫颈妊娠的临床体征,有利于早期诊治,宫颈妊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U EA是宫颈妊娠的较为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王凤;周德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伴健康教育在高中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为高中生预防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三所高中,每所高中选取8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班。实验组采取同伴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中生对结核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对结核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值得在高中生间推广。
作者:杨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