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梅;刘征彦;陈小芳;杨游萍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限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观察两组每月治疗效果及疗程结束后所有生化指标及肝脏B超。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脂下降和肝B超改善率有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控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安全性好,且在降血脂方面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文茹;吕霞;庞春梅;聂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 PA )对癫痫患儿体重及神经肽Y (N PY )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次诊断癫痫后V PA单药治疗的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NPY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另选择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3、6个月BMI及血清NPY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两者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A能够使癫痫患儿血清NPY水平升高,导致患儿体重增加。
作者:何晓英;付华;刘永刚;李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 ,GN )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早期一般通过合理饮食及口服药物,抑制尿酸的产生及促进尿酸的排泄。而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肾损害的患者可以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
作者:刘宵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23岁,服PTU时间1年半,出现发热、乏力、肾损害,cANCA阳性,PR3阳性,立即停用PTU ,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症状缓解。结论:PTU可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应及时发现并停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马红;游国平;林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小脑梗死的C 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确诊的96例小脑梗死C 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 T检查96例,确诊70例,M RI检查26例,确诊26例。小脑半球梗死46例,小脑半球伴蚓部梗死21例,小脑半球伴脑干梗死12例,小脑扁桃体梗死9例,扁桃体伴蚓部梗死8例。内科保守治疗89例,外科治疗7例。治愈56例,好转32例,死亡8例。结论:小脑梗死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与共济失调,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头部CT常为重要检查手段,以发病后48~72h检查或复查较佳,后颅窝薄层扫描更利于观察,有条件者应尽早做M RI检查。只有及早检出病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海西州德令哈地区托幼机构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方法:对海西州德令哈地区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进行健康体检,采用EFX-1儿童发展评价系统测试仪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结果:我州德令哈地区七所托幼机构应检儿童1777人,实检数1355人,体检率76.3%。结论:引导幼儿及其家长提高对孩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加强体格锻炼,防病治病,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蓉英;何爱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产前出血指的是怀孕28周后,产前出现阴道流血症状,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害母婴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7例产前出血的患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正确的处理方法及预防。
作者:莫兆君;陈厚宏;巫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诊治的26例经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分别采用丹那唑及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经过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米非司酮组患者子宫肌瘤缩小程度大于丹那唑组。结论: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在解决患者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也应该知道,药物治疗并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根治方法。只是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而言,药物治疗可减轻这些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预后,甚至可以避免手术。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所患妇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94例老年妇科患者(都是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所统计的资料分析发现,患有子宫脱垂合并或不合并阴道膨出的患者占老年妇科疾病的49.65%,占第1名;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20.4%,占第2名;良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9.72%,占第3名。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整个围手术期病情都很稳定。结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年龄较大,但是对于老年妇科患者,只要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大部分老年妇科患者都能够康复,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何运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CT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特有影像表现及CT 特有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26.7岁。2例位于胰腺头部,1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腺尾部,肿瘤长径3.2~16.3cm ,平均8.8cm ,4例均有完整包膜;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囊性成分为主,1例囊实性成分相仿。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具有一定的X线影像特异征象,仔细分析,这些征象能改进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振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 T在泌尿系肿瘤检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肿瘤患者45例,采用多层螺旋C T进行检查,采取平扫+三期增强扫描的方式对肾脏进行扫描,同时在三期增强扫描后分别进行图形重建,层厚为2mm ,层间距1mm ,进而重组尿路成像以及肾动脉成像、肾静脉成像等。结果:通过CT扫描和图像重组,全面掌握尿路成像以及肾动脉成像、肾静脉成像资料,图像诊断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均符合。其中,肾癌12例,肾盂癌9例,输尿管癌1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膀胱癌8例。结论:在泌尿系肿瘤的检查及诊断中,通过CT扫描检查可以了解静脉、动脉以及尿路的三维图像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提高了诊断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飞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刊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 -1·天-1应改为ng·kg -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 kg -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的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 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同人体其他检测值一样以升(L )为基础单位中的含量,不用血或dl。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空,如5 min ,10 s ,20 h ,40 d等。数字后的秒、分、时、天,一般用符号(s、min、h、d)表示。转速用r/min(转/每分)表示,不再用rpm。“分子量”已改为“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 r),如“分子量为580KD”应改为“相对分子质量580000或580×103”。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产后孕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132例临产后6h内时行剖宫产的产妇为A组,以99例临产6h后行剖宫产的产妇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婴儿情况。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影响极大,医护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以降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英文检索词方式检索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方面的论著,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ARDS患者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数ARDS患者死亡组BALF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ARDS的发病过程,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失衡导致了ARDS的发生与进展;部分细胞因子对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玉叶;高占成;陈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病因,寻求如何避免低血糖症的对策。方法:对2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无典型表现,病因较复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延误诊治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应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做好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工作。
作者:杨仁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ICD-10标准的59例住院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29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所有患者经2周清洗期,治疗剂量分别为30~60mg/d 和10~15mg/d ,共治疗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于治疗0、1、2、4、8周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8周治疗,度洛西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9.3%和96.6%,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80.0%和9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抗抑郁药治疗老年抑郁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陈新英;左津淮;王从辉;安旭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刊是反映交流医、药、护、卫、管人员的科技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医药卫生教学战线人员教学经验的理想园地,是评定、晋升职称及竞争上岗的有效依据媒体。本刊自2011年1月变更为半月刊后,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管理、全新的编排,为你提供更加完美、优惠的服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比较了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和Pomeroy法术后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2400例和Pomeroy法1500例,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银夹法和Pomeroy法的失败率均低于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月经失调、盘腔淤血症、神经官能症,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银夹法手术创伤小、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孕成功率高,更容易被广大育龄群众接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女性绝育术。
作者:刁文强;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论是在心理不良情绪、宫颈软化程度、人工流产术不良反应及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能释放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手术宫颈软化,降低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痊愈率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秀贤;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