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7月来自普外科的2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行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0例,患者出院4周后随访无腰背部不适;对照组切口感染4例,早期肠梗阻2例,患者出院4周后随访腰背部不适感遗留26例。余各项化验指标,观察组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依据药敏结果,行全程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李云涛;兰梅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掌指关节是由近节指骨基底、掌骨头、掌板、侧副韧带及关节囊所组成的双轴关节。简单的脱位通常患指处于过度背伸状态是可以复位的,此类脱位为半脱位,即近节指骨基底部与掌骨头仍保持连接,掌板仍支撑掌侧或背侧掌骨头,通过简单的屈曲关节就可以完成复位。复杂性脱位为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示指多见,小指及拇指次之,其他指罕见,大多数此类脱位由掌板嵌入造成。2013年4月我科收治1例嵌顿性示指掌指关节脱位,并发掌骨头骨折,籽骨也出现在关节腔内,经及时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昌胜;徐明勇;徐众华;王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1],以6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见。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多数学者主张对于不稳定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本文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粉碎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宪军;赵启;孟利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于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医疗环境日益复杂,临床麻醉本科生的实习应改变过去单纯由带教老师传授麻醉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应从如何有效地培养实习生临床技能经验和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
作者:徐光红;方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种方法输注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治疗组给予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开始给予葡萄糖,后进行氨基酸静脉滴注,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组治愈139例,对照组治疗125例。结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用输注氨基酸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的缩短。同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等。
作者:毛小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小脑梗死的C 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确诊的96例小脑梗死C 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 T检查96例,确诊70例,M RI检查26例,确诊26例。小脑半球梗死46例,小脑半球伴蚓部梗死21例,小脑半球伴脑干梗死12例,小脑扁桃体梗死9例,扁桃体伴蚓部梗死8例。内科保守治疗89例,外科治疗7例。治愈56例,好转32例,死亡8例。结论:小脑梗死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与共济失调,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头部CT常为重要检查手段,以发病后48~72h检查或复查较佳,后颅窝薄层扫描更利于观察,有条件者应尽早做M RI检查。只有及早检出病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应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共338例(338只眼),分别对其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338例(3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有2例球后出血(0.59%),5例鼻骨骨折(1.48%),29例泪囊穿破(8.58%),46例鼻黏膜穿破(13.61%),13例吻合口阻塞(3.85%),3例术后泪道阻塞并泪囊炎复发(0.89%),无切口不愈合、感染及术后出血不止的发生。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目前仍是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细节、技巧与熟练程度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宝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产后孕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132例临产后6h内时行剖宫产的产妇为A组,以99例临产6h后行剖宫产的产妇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婴儿情况。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临产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机对新生儿、婴儿的健康影响极大,医护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手术时机,以降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惠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付费电子处方在基层医院门诊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预付费功能的电子处方工作流程,总结预付费电子处方的应用特点。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自动化管理工作。结论:预付费电子处方在基层医院中可以减少患者就医步骤、降低配方差错率,在控制及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适宜推广应用,但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需在工作中进一步总结改善。
作者:修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病因,寻求如何避免低血糖症的对策。方法:对2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无典型表现,病因较复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延误诊治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应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做好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工作。
作者:杨仁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 HOPHOS 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10例药物流产妇女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流产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810例中流产失败70例(8.64%),药物流产失败组实施剖宫产为32.86%、后倾屈位子宫40.00%、孕囊直径≥2.5cm占36.00%、孕产次≥3次占27.14%、停经≥42d占44.29%,高于药物流产成功组的17.70%、14.39%、13.92%、12.97%、15.68%( P<0.05),是引起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两组年龄≥35岁分别为17.14%、14.05%,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药物流产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失败,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实施药物流产时要掌握适应证,药流后要做好随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作者:颜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 T扫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8年5月-2013年6月诊治的时龄相仿的肺透明膜病患儿40例,分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两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在显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征象如肺透明度降低、磨玻璃样影、颗粒状影,含气支气管影;“白肺”及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有效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姚铁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要求医学生和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药理学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不断地进行具体改革措施和效果的探讨及总结,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慰华;刘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D)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8例盆腔脏器脱垂(POP)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回顾性分析术后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0ml;平均住院时间12d,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POP-Q评分为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手术有效率达100%。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改良盆底重建术作为一种新术式,能更好地修补缺陷、实现结构重建和组织替代,其复发率低、短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承莉;俞小元;侯岩峰;程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 PA )对癫痫患儿体重及神经肽Y (N PY )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次诊断癫痫后V PA单药治疗的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NPY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另选择健康儿童2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3、6个月BMI及血清NPY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两者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A能够使癫痫患儿血清NPY水平升高,导致患儿体重增加。
作者:何晓英;付华;刘永刚;李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M SC T扫描资料经重建重组后得到冠、矢状二维图像和相应的三维图像,大限度显示骨折情况。结果:MSCT、MPR、SSD重组技术能全面、立体、直观、准确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劈裂和移位,评估平台塌陷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和骨折片的移位方向,从而更准确地显示骨折分型。结论:利用M SC T多平面重组及表面遮盖显示诊断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钧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比较了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和Pomeroy法术后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2400例和Pomeroy法1500例,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银夹法和Pomeroy法的失败率均低于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月经失调、盘腔淤血症、神经官能症,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银夹法手术创伤小、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孕成功率高,更容易被广大育龄群众接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女性绝育术。
作者:刁文强;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本组20例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强化眼部护理、基础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生活质量,缩短了病程。
作者:彭加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等,临床死亡率较高,且具有起病急、治疗困难等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效果满意,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潜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