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救治体会

徐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摘要: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等,临床死亡率较高,且具有起病急、治疗困难等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效果满意,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PBL教学法在《肌内注射法》中的教学设计

    目的: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贯穿于肌内注射法的教学中,同时重点结合运用PBL教学法,设计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案例。望与护理教学同仁的们共享,取长补短,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瞿世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卵管结扎术银夹法240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比较了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和Pomeroy法术后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输卵管绝育术银夹法2400例和Pomeroy法1500例,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果:银夹法和Pomeroy法的失败率均低于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月经失调、盘腔淤血症、神经官能症,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银夹法手术创伤小、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孕成功率高,更容易被广大育龄群众接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女性绝育术。

    作者:刁文强;袁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多维度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中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补液干预、体位干预、内关穴按揉干预、应对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产妇舒适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陆宏伟;樊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应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共338例(338只眼),分别对其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338例(3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中有2例球后出血(0.59%),5例鼻骨骨折(1.48%),29例泪囊穿破(8.58%),46例鼻黏膜穿破(13.61%),13例吻合口阻塞(3.85%),3例术后泪道阻塞并泪囊炎复发(0.89%),无切口不愈合、感染及术后出血不止的发生。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目前仍是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细节、技巧与熟练程度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宝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丙基硫氧嘧啶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23岁,服PTU时间1年半,出现发热、乏力、肾损害,cANCA阳性,PR3阳性,立即停用PTU ,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症状缓解。结论:PTU可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应及时发现并停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马红;游国平;林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脑梗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疗效确切,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霍娟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病因,寻求如何避免低血糖症的对策。方法:对2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一部分无典型表现,病因较复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延误诊治易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损害。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复杂诊断困难,应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做好糖尿病的卫生宣教工作。

    作者:杨仁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癌及乙肝患者近5年空腹高血糖发病状况对照研究

    目的:以乙肝患者为对照,对近5年来肝细胞肝癌(HCC )空腹高血糖发病状况作对照研究。方法:HCC的男性患者468例(①HCC组,其DM先于 HCC确诊者25.9%),对照人群1046例分为慢乙肝/肝硬化(②CHB/LC)组、③脂肪肝组和B超提示肝“正常”图像组(④肝“正常”组)。以常规方法进行 HBV标志物、抗-HCV、空腹血糖、身体质量指数(BM I)、血压检测等。结果:HCC组中:HBV阳性者空腹血糖受损阶段(IFG )和糖尿病(DM )发病率17.2%和17.0%;HBV阴性者抗-HCV均为阴性,其IFG和DM分别为15.4%和17.9%,两者间IFG和DM 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C的DM发病率与 HBV相关性 r=-0.007。各组中:IFG发生率在各组间均相似,(P>0.05);DM发病率在①~④组分别为17.3%、16.7%、26.2%和9.1%,①组与②组、③组和④组相比 P>0.05、P=0.008和P=0.001。BM I均值:①组、②组和④组在23.0~23.7kg/m2之间,显著低于③组(30.3kg/m2);血压均值:①和②组相似,显著低于③组和④组(P<0.005)。在各组内未显示有明显的IFG高发年龄段(P>0.05);DM在各组高发年龄段:①组、③组和④组均为60~69岁(26.4%、35.1%和12.2%);②组为50~59岁(22.5%)。结论:HCC患者发生DM与 HBV感染无关,与慢乙肝、肝硬化密切相关。乙肝伴脂肪肝者发生DM的风险较高,超重或肥胖为主要因素;HCC和CHB/LC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可能加速了IFG阶段发展为DM 的过程。

    作者:倪正平;陆玲玲;袁佳平;薛学峰;尹燕慈;黄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ICD-10标准的59例住院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29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0例),所有患者经2周清洗期,治疗剂量分别为30~60mg/d 和10~15mg/d ,共治疗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于治疗0、1、2、4、8周时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8周治疗,度洛西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9.3%和96.6%,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为80.0%和9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抗抑郁药治疗老年抑郁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相当,治疗过程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陈新英;左津淮;王从辉;安旭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景曲面断层与传统X线摄影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优缺点,以期提高口腔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登士柏普通牙片机进行口腔内摄影72例,利用ORT HOPHOS 3C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机进行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72例,分析对比影像质量。结果:口腔内摄影显示牙齿数目少,并且被检者不易配合摄影;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影像质量高,被检者体位舒适,易配合完成摄影。结论:口腔摄影以采用口腔曲面全景体层摄影为宜。

    作者: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把100例老年胃溃疡致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用奥美拉唑40mg 静推,2次/24h ,对照组用奥美拉唑40mg静推,1次/24h。结果:实验组输血率20%,出血停止平均时间(35.45±13.04)h ,较对照组的输血率30%和出血停止平均时间(41.45±14.25)h要小( P<0.05),实验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2%,胃溃疡愈合的总有效率为94%,比对照组的84%、88%要高( 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尿常规、血常规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使用奥美拉唑40mg静推,2次/24h治疗胃溃疡出血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副作用少等特点,可以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切开复位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1例报告

    掌指关节是由近节指骨基底、掌骨头、掌板、侧副韧带及关节囊所组成的双轴关节。简单的脱位通常患指处于过度背伸状态是可以复位的,此类脱位为半脱位,即近节指骨基底部与掌骨头仍保持连接,掌板仍支撑掌侧或背侧掌骨头,通过简单的屈曲关节就可以完成复位。复杂性脱位为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示指多见,小指及拇指次之,其他指罕见,大多数此类脱位由掌板嵌入造成。2013年4月我科收治1例嵌顿性示指掌指关节脱位,并发掌骨头骨折,籽骨也出现在关节腔内,经及时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昌胜;徐明勇;徐众华;王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救治体会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通常是指在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情况下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急性肺水肿[1],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等,临床死亡率较高,且具有起病急、治疗困难等特征,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效果满意,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论是在心理不良情绪、宫颈软化程度、人工流产术不良反应及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能释放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手术宫颈软化,降低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痊愈率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秀贤;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脑梗死 CT 诊断新见解

    目的:提高小脑梗死的C 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确诊的96例小脑梗死C 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 T检查96例,确诊70例,M RI检查26例,确诊26例。小脑半球梗死46例,小脑半球伴蚓部梗死21例,小脑半球伴脑干梗死12例,小脑扁桃体梗死9例,扁桃体伴蚓部梗死8例。内科保守治疗89例,外科治疗7例。治愈56例,好转32例,死亡8例。结论:小脑梗死主要原因是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与共济失调,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头部CT常为重要检查手段,以发病后48~72h检查或复查较佳,后颅窝薄层扫描更利于观察,有条件者应尽早做M RI检查。只有及早检出病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吴升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种方法输注氨基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2种方法输注氨基酸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治疗组给予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开始给予葡萄糖,后进行氨基酸静脉滴注,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组治愈139例,对照组治疗125例。结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用输注氨基酸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的缩短。同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等。

    作者:毛小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较重,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粉碎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7例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6%[1],以6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见。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多数学者主张对于不稳定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本文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粉碎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宪军;赵启;孟利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