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方
父亲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曾做过他半年的学生.记得那时在语文课上,父亲喜欢带领同学们诵读课文.父亲读课文时总是声情并茂,十分投入,一天课上下来,嗓子都有些哑.退休后,为了养生,父亲曾练过一阵子太极,还去学跳了几天舞,不过,都没有坚持下去.父亲终选择了读书作为自己的养生方法.
作者:方研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看似普通,但只要有针对性地吃,就可以获得与吃保健食品相仿的效果.
作者:蒋家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们都知道,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可诱发剧烈胆绞痛,那么,患者在做了胆囊切除术后,还需要控制饮食吗?此时能不能进食油脂和蛋白类食品呢?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中医处方里,红枣是一味常见的药食同源方药,且它的补血功效也一直受到女性朋友的青睐,在<神农本草经>巾,也被列为上品的药材.
作者:勃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生到中年至六七十岁,身体各项指标是否健康,是否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滞度、高血糖或冠心病,能否活到90多,甚至120岁,其实关键在于自己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人不能把长寿的愿望寄托在医牛身上,更不能以为医学发达.
作者:陆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年10月18日凌晨.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在故乡上虞突然去世,享年85岁.谢晋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
作者:张田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角膜炎和结膜炎都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它们的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都会表现为眼部不适、流泪、眼内分泌物增加以及充血,因此,很容易混淆.
作者:李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曾和一位医生聊天,谈及关于现代都市人失眠的话题.他说得相当轻松.他说,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连做医生的都经常失眠.失眠当然是不好的,但是,有时生活、工作所迫,打乱了生活的规律,也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对此要有平常心,不要把失眠当成一种负担,因为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和压力,基于此,自己要学会减压,并在其中寻找快乐.日本喜剧泰斗、著名作家昭广的成长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作者:章睿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到老年,生活圈日渐缩小,听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人也日益减少,致使孤独感常与老年人相伴.特别是住在具有闭塞特点的现代高楼里,更加重了老年人孤独的心理状态.孤独是不良心理表现之一,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消极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既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增加患病的可能.美国一位学者说,孤独对健康的危害,同吸烟、高血压、肥胖一样大.鉴于此,人们必须摆脱孤独,走出孤独.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孤独感呢?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宽容,就是做人宽厚有气量的意思.古今中外的长寿老人,大多足性格开朗,脾气温和,为人处世豁达宽容的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情足错综复杂的,并非事事尽如人意.
作者:林禾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法国同家工生与医学研究所一项新的综合研究发现,减肥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每晚多睡1~2小时的方法,无须一定要采厢对有些人来说是感到痛苦的锻炼方法.
作者:张田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文怀沙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百家经典、诗词歌赋无不精通.今年98岁的他,银髯飘拂,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幽默诙谐.
作者:程勤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露安娜是我在德国留学时娶的媳妇.去年春节前,她跟我回乌鲁木齐拜见我的父母.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因为父母对我的跨国婚姻一直持反对态度,总以为自已不懂外语,和洋媳妇的语言沟通有障碍,再说,彼此的文化风俗习惯又不同,怎么和睦相处呢?我这次携妻回家能否得到父母的欢心,心里实在没底!
作者:郭长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美国近出版的<快乐研究杂志>中,刊登了一篇文章,并且做出一个结论:48岁以后,男性逐渐变得比女性快乐.这项研究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历经数10年研究才得出的结论.研究人员发现.男性20多岁时不快乐,而女性此时为快乐.这段时期是男性愿意保持单身状态的时期.但是,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感会渐渐超过女性,到了48岁,男性的总体幸福感超过女性.
作者:流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语文成绩还不错,但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受此影响,他在班里的名次一直在中下游徘徊.每次家长会,我和他爸都争着吵着不想去,因为每当看见别的家长在老师的表扬声里头仰得高高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于是,我一狠心,省吃俭用买回台电脑,张罗着换笔,也好多挣几个稿费,给儿子请家教.
作者:铃带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在医生看来,眼睛更是健康的窗口.因为,很多疾病会在眼底有所表现,它是人体惟一能够直接看到血管的地方,通过这扇窗户,医生可以洞悉您是否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贫血、肾病、风湿病等多种全身疾患.
作者:恒源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