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yclin D1与P27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意义

张蓓

关键词:口腔鳞癌, cyclin, D1, p27,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Cyclin D1与P27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经病理证实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并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与正常黏膜的Cyclin D1与P27的表达差异.结果:Cyclin D1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yclin D1过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因素,Cyclin D1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P27等途径促进肿瘤生成.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 980例2011年1月-2012年6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 160例2010年1-12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干预,以对比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在经过规范化护理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外来流动人员计划内免疫接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计划外免疫接种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一、二类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保障接种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并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增进彼此的信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附3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例前列腺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护理,分析术后大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康复指导,预防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继发性出血较常见.只有重视每个环节的护理,才能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使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钱明兰;殷德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护理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12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均心率控制及屏气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准备,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成功率95%.结果:5例心率控制不佳,1例呼吸配合不佳影响图像效果,114例获得满意的图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冠脉CTA可为临床提供丰富可靠的诊断信息,精心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改善影像的质量,能显著提高数字减影的成功率.

    作者:沈文;张灵敏;刘金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

    目的:析多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患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口饲胃管喂养,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口服,0.3ml/(kg·次),q8h,同时予以非营养性吸吮.结果:疗组的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治疗组喂养耐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立酮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早产儿喂养耐受时间.

    作者:张福敏;龙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膜囊冲洗改良方法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解决传统洗眼壶常温冲洗液结膜囊冲洗中的缺陷,从而减少手术前护理操作的副作用,减轻手术后眼部反应,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8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0例采用生理盐水与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结膜囊;对照组400例应用生理盐水和洗眼壶常温冲洗结膜囊,观察2组患者结膜囊冲洗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泪脂覆盖、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及泪脂覆盖、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在白内障手术结膜囊冲洗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便,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水速、水量、冲洗的力度,且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刺激小、更舒适、结膜反应轻、泪脂冲洗充分、患者术后反应轻、相关并发症少,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也是适宜当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丘培愈;谢德权;谭繁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7例心脏病病人剖宫产的麻醉体会

    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共施行剖宫产手术1 020例,其中合并心脏病者7例,现将这7例心脏病病人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英;马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使用七叶皂苷钠合并七叶莲片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减少静滴七叶皂苷钠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例使用七叶皂苷钠合并七叶莲片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结论:对使用七叶皂苷钠患者采取合理预防措施,是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少华;黄少治;许亚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PE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成像,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2组:A组:心电门控扫描,手动控制降低管电流;B组:常规胸部强化扫描,管电流采用实时自动曝光剂量调节自动曝光.比较2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辐射计量分别为(4.75±1.21)mSv、(14.61±1.16)mSv;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质量评分的总分分别为101、85分,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诊断PE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石惠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体温综合护理策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模式联合术中复合保温措施这一体温综合护理策略对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四组,A组: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复合保温组;B组: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常温护理组;C组:非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复合保温组;D组:非术前心理干预+术中常温护理组,记录各组各时间点的T 、HR、MAP、SpO2及寒战程度,比较并分析四组患者术中体温、寒战程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A、B、C、D组之间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T、HR、MAP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的心理干预对术中体温没影响(P=0.36>0.05),使用复合保温措施能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预防低体温事件的发生(P<0.05).术前心理干预与复合保温措施均对围手术期患者的HR、MAP产生明显影响,心理干预联合复合保温措施对HR产生协同作用(P=0.0095<0.05),能明显稳定患者围手术期的HR变化.术前心理干预模式对寒战程度影响较大,运用术前心理干预模式的组别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寒战程度(P<0.05),复合保温措施对围手术期寒战发生程度影响较小(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模式联合术中复合保温措施这一体温综合护理策略可使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术中病情保持稳定,对HR、MAP的影响较少,减轻术中寒战程度,减少因体温变化而对患者产生机体刺激.

    作者:廖碧珊;林晓燕;赵莉;薛明敏;邹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随机分为腺肌瘤剔除组和子宫次全切除组各58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腺肌瘤剔除组患者低于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痛经缓解方面,腺肌瘤剔除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74.14%,子宫次全切除组总有效率100.00%,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水平高于腺肌瘤剔除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实践过程中,与腺肌瘤剔除术相比较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目的:评价持续声门下吸引(CASS)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1日-2012年6月1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需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MV)的18岁以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入ICU前已建立人工气道或MV时间不足48h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CASS组(A组)和不行声门下吸引组(B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VAP发生时间及例数,CASS组声门下7d内引流量,以及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共96例患者入选,A组51例,B组45例.A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0),两组患者MV 7d内VAP发生率具有更显著的差异(P=0.007),MV 7d后VAP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856).A组患者VAP发生时间较B组延迟(P=0.000).两组患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777).CASS组内VAP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发生VAP者(P=0.040),发生VAP患者声门下7d内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未发生VAP者(P=0.000).结论:有效的CASS可降低MV患者VAP发生率,尤其是早发VAP发生率.CASS可使MV患者VAP发生时间延迟,对MV患者病死率无显著改善.

    作者:郑慧;刘克喜;王言理;陈晓兵;骆继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退行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退行性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同期施行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同期行退行性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4)岁.退行性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42例,冠心病合并退行性瓣膜病2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瓣膜置换58例,其中双瓣膜置换5例,合并三尖瓣成形术15例,合并带瓣人工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1例,合并室壁瘤切除术1例,合并左房血栓清除术2例;合并单瓣膜成形术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15例,双支16例,多支32例.结果:本组早期病死3例(4.8%),共出现并发症8例(12.7%);患者中2例死于重症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低心排综合征2例,再次开胸止血3例,呼吸衰竭2例,室颤1例,脑栓塞2例均治愈.手术后随访43例,随访时间1~ 6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患者退行性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施行手术效果满意,具有安全可行性.

    作者:李建明;武广华;马黎明;陈忠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使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的26例,占76.5%;有效6例,占17.6%;无效2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6例,占47.0%;有效7例,占20.6%;无效11例,占32.4%,总有效率为67.6%.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奥美拉唑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徐裕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疾病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的传染性疾病变成了当今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大威胁.糖尿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是糖尿病患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患者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尿蛋白明显升高,肾功能严重受损,已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患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受到巨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近三成的患者死于尿毒症.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及慢病发病率的增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窦健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下肢静脉血栓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OMNI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结果:36例患者均检查出下肢静脉血栓,3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浅静脉血栓,3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结论:超声可直观反映静脉血管病变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急腹症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找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腹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2.00%和4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家属主观支持分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情绪保护因素,患者家属工作压力大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抑郁情绪危险因素,患者家属文化程度高、急腹症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患者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SF-36量表总分高和患者疾病预后好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保护因素,而患者患病对工作影响大和患者家属有睡眠问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结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作者:李良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饮食控制疗法治疗4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间门诊收治的4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其饮食控制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未采取饮食控制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分娩前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饮食控制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饮食控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保证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疗效分析

    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婴儿不可替代的佳食品,母乳喂养是婴儿科学、安全的喂养方式[1].初产妇产后体质虚弱、疼痛、泌乳延迟、被动体位等因素造成哺乳困难[2],加之初次哺乳乳房疼痛、乳腺肿块、乳腺炎、急躁、缺乏母乳喂养信心等使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产妇分娩后初2~3d,乳房发生急剧变化,乳房增大,皮肤紧张,表面静脉扩张、充血,易形成硬结并使产妇感到疼痛,特别是在初哺乳时,产妇会感觉乳房不适、疼痛.产后乳房按摩可促进产妇泌乳,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用按摩的手法有效疏通乳腺管,能有效缓解乳胀,还可预防乳腺炎等乳房疾病[3].目前传统的方法主要是热敷乳房帮助婴儿吸吮排空乳汁,减轻产妇的痛苦,但这种方法不能很快疏通乳腺管,消除乳块.乳汁过多者可引起急性乳腺炎,乳汁分泌缓慢者易导致乳汁分泌减少甚至无乳.通过按摩可疏通乳腺排空乳汁,减轻产妇乳房胀痛,同时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刘淑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2例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22例,采用皮片打薄回植或反取皮回植后配合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创面全部治愈,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满意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术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志强;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皮瓣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护理

    目的:总结分析深度烧伤创面行皮瓣修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患者采用术前做好术区和病室准备、姿势练习、消除患者顾虑和紧张心理;术后给予细致护理,根据皮瓣修复的部位确定卧位姿势,以保证皮瓣及其蒂部不致受压或牵拉;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皮瓣温度、颜色、弹性和肿胀程度.结果:166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一期创面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而出院,肢体功能回复良好.结论: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皮瓣移植修复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率,较早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作者:莫春燕;朱珍兰;陈坤仪;曾薪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